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风

作品数:10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淮南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专利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电气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电池
  • 4篇质子交换
  • 4篇质子交换膜
  • 4篇水合物
  • 3篇热稳定
  • 3篇热稳定性
  • 3篇反应器
  • 3篇分解器
  • 3篇表面处理
  • 2篇电池负极
  • 2篇石墨
  • 2篇石墨烯
  • 2篇偶联剂
  • 2篇燃料
  • 2篇燃料电池
  • 2篇尾气
  • 2篇尾气排放
  • 2篇硝酸
  • 2篇硝酸铁
  • 2篇煤层气

机构

  • 10篇安徽理工大学
  • 2篇巴黎南大学

作者

  • 10篇魏风
  • 9篇鲁伊恒
  • 5篇李寒旭
  • 5篇陈明强
  • 4篇刘伟龙
  • 4篇冯文权
  • 4篇陈颖
  • 2篇吕玉卫

传媒

  • 2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电源技术

年份

  • 2篇2016
  • 3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石墨烯改性的燃料电池负极催化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石墨烯改性的燃料电池负极催化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于燃料电池电催化剂领域,其中石墨烯代替石墨被分散在聚苯胺‐铁‐镍复合催化剂中作为载体。将乙酸镍和乙二胺在乙醇中反应,再与石墨烯混合,并在700℃及氮气中焙...
鲁伊恒马双春魏风刘伟龙冯文权陈颖李寒旭陈明强
文献传递
一种煤层气水合物的制备及能量回收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煤层气水合物冷却分离及能量回收装置,包括煤层气增压泵、冷媒换热器、尾气冷量回收、未反应煤层气冷量回收、水合物反应器、水合物分解器、饱和吸收液冷量回收、吸收液循环泵等。将煤层气加压、经过盐水和液氮多级冷却,从...
鲁伊恒陈颖马双春冯文权魏风
文献传递
一种石墨烯改性的燃料电池负极催化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石墨烯改性的燃料电池负极催化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于燃料电池电催化剂领域,其中石墨烯代替石墨被分散在聚苯胺‐铁‐镍复合催化剂中作为载体。将乙酸镍和乙二胺在乙醇中反应,再与石墨烯混合,并在700℃及氮气中焙...
鲁伊恒马双春魏风刘伟龙冯文权陈颖李寒旭陈明强
文献传递
煤层气水合物分离精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层气水合物分离精制系统,其特征是串联设置各反应单元;在相邻的反应单元之间,以上级反应单元的气体出口与下级反应单元的进气输入端口相连通;煤层气是在第一级反应单元的进气输入端口导入。本实用新型煤层气水合...
鲁伊恒马双春魏风
文献传递
一种煤层气水合物的制备及能量回收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煤层气水合物冷却分离及能量回收装置,包括煤层气增压泵、冷媒换热器、尾气冷量回收、未反应煤层气冷量回收、水合物反应器、水合物分解器、饱和吸收液冷量回收、吸收液循环泵等。将煤层气加压、经过盐水和液氮多级冷却,从...
鲁伊恒陈颖马双春冯文权魏风
文献传递
质子交换膜的热降解行为被引量:4
2012年
采用FTIR与TG-DTG分析法研究了质子交换膜的稳定性和热降解动力学。用Kissinger法、Flynn-Wall法、Starink法和Friedman法对非等温动力学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到了热降解的机理函数和动力学参数。红外分析表明当-CF2-基团在受到H2O2作用时,1 145 cm-1与1 204 cm-1处吸收峰强度分别下降约36%和38%。热重分析显示热降解过程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表观活化能E为145.16 kJ/mol,指前因子A为1.79×1011min-1,其热降解受P1机理控制;第二阶段的表观活化能E为187.19 kJ/mol,指前因子A为3.33×1011min-1,其热降解受3D(三维扩散)机理控制。
魏风鲁伊恒刘伟龙李寒旭陈明强
关键词:质子交换膜红外光谱热降解动力学燃料电池
离子膜与金属颗粒复合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以国产全氟磺酸离子膜为基体,掺杂TiO2颗粒,利用溶胶-凝胶法和交联法制备了用于燃料电池的复合质子交换膜;使用FTIR、XRD和DMA法对其进行了表征,同时用热失重法考察了复合膜的耐温性能,推导出了可能的热降解动力学方程...
魏风
关键词:复合质子交换膜热稳定性表面处理溶胶-凝胶法
文献传递
纳米SiO_2表面处理对质子交换膜热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研究了纳米SiO2在偶联剂修饰后对质子交换膜的热稳定性及热降解动力学的影响。利用热重分析(TG—DTG)在氯气气氛中,升温速率分别为5℃、10℃和20℃的条件下,采用Kissinger、Flynn-Wall—Ozawa、Friedman和Modified Coats—Redfem方法对膜SiO2改性后的非等温动力学数据进行了分析。TG-DTG曲线显示SiO2改性后质子交换膜分解率达到10%和15%时,最低热降解温度分别为392.4℃和429.5℃,比改性前分别提高26.8℃和57.7℃。改性后质子交换膜为一步法分解,分解的温度区间为405℃~550℃,热分解的表观活化能E和指前因子lnA分别为223.110/mol和31.63min-1,分解过程属于一维扩散(D1)机理控制。
鲁伊恒魏风吕玉卫刘伟龙李寒旭陈明强
关键词:纳米SIO2硅烷偶联剂质子交换膜热稳定性
磷钨酸表面处理对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热稳定性的影响
2014年
研究了磷钨酸掺杂改性后质子交换膜的热稳定性及热降解动力学,利用热重分析在氮气气氛下和升温速率分别为5℃、20℃和30℃时,采用Kissinger、Flynn-Wall-Ozawa、Friedman和Starink方法对磷钨酸改性后的非等温动力学数据进行了分析。热失重曲线显示磷钨酸改性后质子交换膜分解率达到5%和10%时,最低热降解温度分别为173.6℃和284.8℃。采用不同方法的计算结果显示,改性后膜分解反应受D2机理控制,表观活化能约为163.74 kJ/mol。改性前后膜的电导率(σ)分别为8.34×10-7S/cm及2.57×10-5S/cm。
鲁伊恒魏风吕玉卫马双春李寒旭陈明强
关键词: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磷钨酸硅烷偶联剂表面处理热稳定性
一种处理煤层气的水合反应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处理煤层气的水合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水合物反应器由水合反应塔、储槽、气液分离器、煤层气进口、水合物出料泵和水合物分解器组成;水合反应塔呈立式设置,在水合反应塔的内部设置有多毛细管气体再分布器和环形液体...
鲁伊恒马双春魏风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