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平
- 作品数:55 被引量:53H指数:4
- 供职机构:红河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红河学院校级课题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 经与注的互文性研究
- 2013年
- 注与经的互文,是主体、文本(经、注)、语境、媒介(语言)之间互动的结果。注对经的阐述的过程是"注生我经"的过程。注释的过程是与经文对话的过程,也是经文证明自身、显现自身的过程。注与经的互文具体体现在:字词的本义、语境义,句、篇章的本义、语境义上。注与经是平等的对话关系、互助关系,体现为注对经的依赖,又是对经的创造。注具有双向性,既指向经文,又指向读者;既是对经的理解,又是对读者的了解。注意味着阅读,每一种注都一定会表明重读历史、重新书写历史的可能性。每一种注意味着经文被重新唤醒,并注入当时的新的生机。
- 黄小平廖爱萍
- 关键词:互文性
- 大学修辞研究
- 2017年
- 大学是研究、传承、融合和创新高深学问的高等教育机构。已有的对大学的研究,主要是对大学的本体和功能的研究,新修辞学理论能从新的角度揭示大学的本质。新修辞学理论既注重本体研究,又注重交际效果研究。大学修辞是大学主体以符号为媒介,实现大学目标的行为和现象。大学修辞是大学主体、社会、媒介之间互动的产物。大学修辞是大学主体做好大学事情、讲好大学故事。大学修辞不仅要关注大学的发展、国家的发展,同时关注世界的发展、人类的发展。大学修辞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表现之一,也是国际传播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大学面临的问题是修辞问题。
- 黄小平
- 关键词:大学形象
- 日常生活审美化语境下的文学语言特征被引量:1
- 2007年
-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指生活的艺术化和艺术的生活化,文学语言是指文学作品中或生活中所使用的艺术性的、审美性的语言,是充满隐喻特质的语言。文学语言的审美追求成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日常生活审美语境下的文学语言表现出文学语言的泛化、日常生活化和图像化的特征。文学语言是人类精神的家园。
- 黄小平
- 关键词:日常生活审美化文学语言
- 新闻类学术论文正文与参考文献的互文性研究
- 2014年
- 新闻类学术论文正文与参考文献的互文形式为:互文标记+互文本。互文类型有:共存关系和派生关系。互文揭示了:互文关系是语篇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从本体上,互文关系是文本与文本之间的关系,形成相互依存、彼此对释、意义共生的条件或环境;从话语理解上,互文关系是主体的对话关系,是交际双方的协商、讨论,从而达到交际的理解、接受;从认识论上,互文关系是人们以关系的方式把握知识、经验的认知方式的存在形式和传播媒介;从方法论上,互文关系作为人们认知经验世界的一种方式方法,是对知识、经验的认识和传播的具体反思后形成的一种思维方法,是一种视角、一种图式、一种模式、一种框架。
- 黄小平
- 关键词:互文性
- 新闻副文本的修辞结构研究——以《人民日报》为例被引量:3
- 2014年
- 修辞结构关系是语篇中具有功能整体性的文本片段之间的连贯关系,它反映着作者的交际意图,对自然语篇的生成和理解都有影响。新闻副文本与正文的修辞结构关系有详述关系、评价关系、背景关系、重述关系、解释关系等,这些关系揭示了副文本与正文之间深层的语义关系,以及作者、读者、正文本、副文本之间的关系,说明了副文本不仅仅是正文的附属,它具有独立的作用,是作者意图的一种实现方式,反映了作者与读者的对话关系。副文本与正文的关系是作者与读者的互动关系、对话关系。副文本将根据作者的意图和读者的互动产生新的变体和发展。
- 黄小平
- 关键词:《人民日报》修辞结构理论
- 当下文学语言的文化解读
- 2011年
- 文学语言是指文本中所使用的、体现文学性与审美性的、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学语言的审美追求成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日常生活审美语境下的文学语言表现出文学语言的边缘性、生活化和互文性的文化特征。文学语言是人类精神的家园。
- 杨永平黄小平
- 关键词:当下文学语言文化
- 文学语言在广告中的运用特征之一——追求语音的音乐美被引量:1
- 2008年
- 文学语言创造了一个审美乌托邦,使主体丧失自我和对象意识。广告充分地利用文学语言在表情、达意上的优势,追求文学语言的音乐美。广告中文学语言的语音美主要表现在:追求文学语言的语音常规美、追求文学语言语音的变异美。
- 黄小平
- 关键词:文学语言广告
- 从“大地”重返“世界”的路上——《江雪》赏析
- 2012年
- 《江雪》是柳宗元的代表作之一。作品塑造了寒江独钓的老翁形象,寄托了诗人清高孤傲的情感思想,隐然见出他高怀绝世的人格风貌;表现了他以儒之浩然,纳佛之空灵,在空灵境界中,顿悟宇宙、人生的真谛与奥秘,豁然贯通于生命之中;体现了他从"大地"重返"世界"的努力。
- 黄小平
- 关键词:《江雪》
- 报纸新闻的互文性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报纸新闻互文类型有互文性、元文本性和副文本性。报纸新闻互文研究既是句子角度的静态研究,更是语篇角度的动态研究。新闻是对客观现实的建构,这种建构就是互文,互文在语篇中具有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互文体现出作者对"不同的互文来源+不同的互文动词+不同的互文形式+不同的互文本"的选择。互文及其成分在新闻语篇中表现出不同的语篇作用,共同建构新闻语篇的客观性、真实性、权威性、公正性,并建立作者的立场、态度。互文把文本(当下文本)引入无限的文本世界,开拓了读者的视野。
- 黄小平
- 关键词:报纸新闻互文性语篇视角
- 多模态话语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构建及认同分析——以四个央视精准扶贫视频广告为例
- 2022年
- 文化是由多模态符号系统建构的,它告诉人们:如何完成日常的社会交际和事物的价值。红河哈尼梯田红米、鲁甸花椒、临沧永德坚果、云南核桃分别是哈尼族、彝族、佤族的劳动成果和智慧结晶,包含着历史、文化内涵。央视精准扶贫视频广告对这四种食物的叙事再现,建构了这四种食物符号的意义体系。这个意义体系构建了社会现实、历史、文化和意识形态意义。这四个视频广告的传播将唤起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记忆,引起共鸣,从而促进民族文化的认同、传承与发展。
- 黄小平庞守贵
- 关键词:多模态民族文化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