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方

作品数:68 被引量:88H指数:5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6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0篇肿瘤
  • 17篇颈部
  • 14篇头颈
  • 13篇头颈部
  • 11篇手术
  • 11篇外科
  • 9篇颈部肿瘤
  • 8篇血管
  • 8篇血管瘤
  • 8篇原发癌
  • 8篇头颈部多原发...
  • 8篇多原发
  • 8篇多原发癌
  • 7篇头颈部肿瘤
  • 7篇病例
  • 6篇颌骨
  • 6篇外科手术
  • 6篇外科治疗
  • 6篇病例报告
  • 5篇恶性

机构

  • 67篇福建医科大学
  • 3篇南京军区福州...
  • 3篇中南大学
  • 3篇淮安市第二人...
  • 1篇福建省立医院
  • 1篇泉州医学高等...

作者

  • 67篇黄方
  • 18篇黄建强
  • 6篇朱从月
  • 4篇王宏梗
  • 3篇吴春林
  • 3篇林群
  • 3篇陈东生
  • 2篇许志辉
  • 2篇杨劲松
  • 2篇吴瑞珊
  • 2篇洪育明
  • 2篇邹玉华
  • 2篇朱金枝
  • 2篇胡娟娟
  • 2篇黄斯诚
  • 1篇朱家稷
  • 1篇邱恩惠
  • 1篇黄昌群
  • 1篇黄文瀚
  • 1篇陈艳丽

传媒

  • 12篇山东大学耳鼻...
  • 9篇中国眼耳鼻喉...
  • 6篇罕少疾病杂志
  • 5篇山东医大基础...
  • 3篇福建医药杂志
  • 3篇癌症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临床耳鼻咽喉...
  • 2篇山东大学学报...
  • 2篇山东大学基础...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医史杂志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新疆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4篇2002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口腔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63例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分析口腔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方法。方法对2013年12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63例口腔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男35例、平均(52.03±16.97)岁,女28例、平均(45.67±19.18)岁;所有患者均存在2个及以上间隙的感染,合并糖尿病16例、妊娠2例;行气管切开术6例;17例表现为蜂窝织炎,抗感染治愈出院;46例脓肿形成,通过穿刺抽脓及脓肿切开引流等治疗,其中43例治愈、2例好转、1例自动出院。结论口腔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需尽早使用广谱抗生素联合治疗,保持呼吸道畅通,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脓肿形成后应及早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对于合并糖尿病和妊娠更应高度重视。
黄方周小平
关键词:口腔颌面颈部筋膜间隙细菌培养外科治疗
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伴颈部恶性神经鞘瘤一家系被引量:2
2000年
黄方
关键词: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恶性神经鞘瘤
颌颈型舌下腺囊肿12例报告
1998年
舌下腺囊肿是一种舌下腺导管因各种原因引起机械性梗阻所致的粘液囊肿,本病多见于青少年,局部肿块多位于口底粘膜下,并向上突向口腔侧,少数囊肿可穿越口底而表现为颌下或颈部肿块,故易造成误诊。1984~1997年我们共收治舌下腺囊肿62例,其中颌颈型12例,...
黄建强黄方
关键词:舌下腺囊肿
颌骨中央性血管瘤的治疗体会
2000年
黄方
关键词:颌骨中央性血管瘤外科手术疗效
头颈部少见良性肿瘤——附8例分析
2001年
目的研究头颈部罕少见良性肿瘤的发病及诊疗特点。方法对1985~2000年收治的六种8例经病理证实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行手术切除或激光治疗而愈,无局部复发或恶变。结论手术切除为本组良性肿瘤首选的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应进行长期、定期随访,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为确诊依据。
黄方
关键词:良性肿瘤头颈部外科治疗
下咽部异位扁桃体1例被引量:2
2005年
黄建强黄方
关键词:下咽部
成人支气管异物误诊一例被引量:3
2011年
患者女,59岁。误吸义齿后阵咳35d,加剧伴咳血丝痰1d于2009年6月26日步行人院。患者35d前在当地乡村私人诊所镶金属义齿时不慎脱落误吸致阵发性咳嗽,当时以为金属义齿已吞入胃内,未特殊处理。5d后就诊于当地镇医院,仍考虑金属义齿在胃内,行X线腹部摄片检查未见异常,认为异物已随大便排出,未行其他检查。其后出现间断阵发性咳嗽,但无呼吸困难及影响生活,未继续诊疗。
黄建强黄方邹玉华朱家稷
关键词:支气管异物阵发性咳嗽误诊成人摄片检查私人诊所
38例开放性喉气管创伤临床治疗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开放性喉气管创伤的病因与治疗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12年就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38例开放性喉气管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疗经过。其中1例于急诊科抢救无效死亡,37例先在急诊科急救后住院并采取不同治疗方法,术前或术中均行气管切开术。术后32例定期随访行影像学检查。结果除1例因颈总动脉破裂大出血抢救无效于急诊科死亡之外,其余37例均救治成功。行伤口清创缝合、咽喉成形术者20例(20/37,54.1%),咽喉成形术+扩张子放置术者8例(8/37,21.6%),另9例(9/37,24.3%)分别行镍钛记忆合金支架置入术2例、喉气管裂开+橡胶手套喉模置人喉气管成形术3例、喉气管裂开+直管硅胶管置入喉气管成形术1例、喉气管裂开咽喉成形术+食管气管瘘修补术3例。术后随访0.5-3年,成功拔管、呼吸通畅且吞咽正常者35例(35/37,94.6%),23例发音基本正常(23/37,62.2%),12例发音嘶哑(12/37,32.4%),2例因喉气管三度狭窄无法拔管转诊外院(2/37,5.4%)。结论救治开放性喉气管创伤患者时,须防止休克、出血、窒息,在保证呼吸道通畅及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尽早行咽喉气管成形修复术,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
黄建强黄方卢文乾胡娟娟邱恩惠
关键词:呼吸道疗效扩张术
头颈部多原发癌6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头颈部多原发癌(MPC)的发病情况、临床特征及治疗预后。方法对2014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收治的68例MPC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同期收治的8758例患者中有恶性肿瘤648例,其中有68例多原发癌,占比为0.78%。自2014年至2017年多原发癌年占比依次为:0.72%、0.72%、0.77%、0.86%。多原发癌组中男61例、女7例,其男女比例较单原发癌组高(χ~2=8.18,P=0.004)。二重癌62例、三重癌6例。同时性M PC 35例、异时性M PC 33例。44例患者既往有吸烟/饮酒史,男性吸烟饮酒事件明显高于女性(χ~2=6.40,P=0.006)。下咽癌的多原发癌发病率(23.81%)最高,其次为口腔癌(14.71%)、喉癌(9.33%)。口腔癌、下咽癌和喉癌最常见的第二原发癌均为食管癌。有45例(66.18%)第二癌与首发癌间隔时间小于5年。22例患者曾行放化疗,有放化疗史的多原发癌患者中异时性更多见(χ~2=18.64,P<0.001)。结论发生M PC概率最高的头颈部肿瘤依次为下咽癌、口腔癌、喉癌。头颈部MPC并发食管癌等上消化道肿瘤的可能性大,故对头颈部肿瘤患者,建议将电子胃镜检查列为常规的术前检查及术后定期的随访检查手段;应加强首发癌治疗后长期,尤其前5年的密切随访。放疗过程中要加强对靶器官外的组织器官的放射防护。
黄方魏桂芳黄斯诚黄湘秦
关键词:多原发癌头颈部恶性肿瘤发病风险
两种麻醉维持方式对合并高血压病患者鼻内窥镜手术出血量的影响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观察两种麻醉维持方式对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行鼻内窥镜手术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择Ⅰ或Ⅱ期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35~54岁,ASA Ⅰ或Ⅱ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A 组为全凭静脉麻醉组;B 组为静-吸复合麻醉组。两组麻醉诱导方法相同,气管插管后,A 组麻醉维持以丙泊酚及瑞芬太尼持续泵注至手术结束前5 min 停药;B 组麻醉维持以吸入七氟醚,手术结束前5 min 停药。手术期间维持 BIS 值在40~60。麻醉诱导插管后至手术开始通过调节麻醉深度并辅以硝酸甘油及艾司洛尔适当降低 BP 并进行高容量血液稀释。记录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分别在手术开始前30 min(T0)、手术开始后30 min(T1)、90 min (T2)及手术结束后30 min(T3)采血测动脉血气、静脉血乳酸浓度、凝血功能。结果 A 组手术出血量(175±32)ml 明显少于 B 组(212±41)ml (P 〈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开始前15 min,两组 MAP 逐渐下降、HR 逐渐减慢,未见反跳性心率增快现象。两组患者各时点动脉血 pH、PaCO 2、静脉血乳酸浓度、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有助于减少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鼻内窥镜手术中出血量。
王宏梗林群陈东生黄方洪育明黄建强
关键词:鼻内窥镜手术出血量静脉麻醉吸入麻醉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