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肿瘤
  • 4篇口腔
  • 3篇梅毒
  • 2篇清扫术
  • 2篇颌面
  • 2篇颌面部
  • 2篇颌面部肿瘤
  • 2篇淋巴
  • 2篇面部
  • 2篇面部肿瘤
  • 2篇口腔颌
  • 2篇口腔颌面
  • 2篇口腔颌面部
  • 2篇口腔颌面部肿...
  • 2篇病例
  • 1篇电刀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化
  • 1篇血管化游离
  • 1篇游离组织瓣

机构

  • 8篇大同市第三人...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1篇黄海潞
  • 2篇朱耀国
  • 2篇杨钧
  • 1篇孙栓柱
  • 1篇杨均
  • 1篇宋雁琳
  • 1篇李满敬
  • 1篇刘正武
  • 1篇何悦
  • 1篇余永珍

传媒

  • 2篇河北医药
  • 2篇现代口腔医学...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广西医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08
  • 1篇2006
  • 5篇2000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腮腺肿瘤切除术中高频电刀的应用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观察在保留面神经腮腺肿瘤切除术中电刀的应用。方法:对32例腮腺肿瘤患者应用高频电刀行浅叶切除或区域切除术。术后面神经功能采用H-B系统进行评价。结果:应用电刀切除腮腺肿瘤可造成短时神经失用,但长期观察未见有永久损伤。结论:腮腺肿瘤切除术中应用高频电刀具有副作用小、手术时间短和减少出血的优点。
黄海潞
关键词:腮腺肿瘤高频电刀
两种颈清扫术的临床分析
<正>目的:本文通过我科1982-1993年首诊收治142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除26例确诊颈淋巴结转移行RND外,其余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行RND,另一组行FND,并对两种手术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性别与年龄:男104...
杨钧黄海潞
文献传递
两种颈淋巴清扫术的临床分析
2000年
目的 比较功能性颈清扫术与根治性颈清扫术在临床的应用。方法 本研究中 ,将 10 9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 6 4例行RND ,45例行FND。颈淋巴结的评估通过临床触诊、B超、CT检查。所有病例术后均进行病理检查。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的生存率及转移率未显示统计学差异。术后 3,5年随访生存率分别为RND47/ 6 4(73.4% )、37/ 6 4(5 7.8% ) ;FND33/ 45 (73 .3 % )、2 4/ 45 (5 3 .3 % )。结论 功能性颈清扫术保留了颈部重要组织结构 。
杨钧黄海潞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
血管化游离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探讨应用血管化游离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10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应用血管化游离组织瓣进行肿瘤切除术后软硬组织缺损的一期修复重建,其中应用前臂皮瓣6例,腓骨肌皮瓣2例,股前外侧皮瓣2例。结果术后发生血管危象2例,各1例挽救成功、失败,其余8例组织瓣均无血管危象发生,皮瓣成活率90%(9/10)。所有患者在随访期内肿瘤未见复发。所有病例的重建口腔颌面部外形良好,患者口腔功能几乎不受影响。结论血管化游离组织瓣移植是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组织缺损有效而可靠的方法。
刘正武黄海潞何悦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肿瘤前臂皮瓣腓骨肌皮瓣
周围面神经损伤显微修复的临床观察
2008年
面神经损伤后可直接导致面部表情肌瘫痪。而腮腺区的外伤及手术均可造成面神经的断离及缺损。为避免面瘫发生。对近年来在我科就诊的急性面神经损伤病例进行显微即刻修复和功能重建,取得满意效果。
黄海潞
关键词:面神经损伤显微修复面部表情损伤病例
优生与遗传咨询被引量:1
1993年
本文对山西省大同市病残儿童进行三个方面的调查:一、在大同市十二万人群两年度适龄产儿2545名中,有出生缺陷的58名、畸胎率占22.79‰。二、社会民政部门收养弃婴调查95人,与遗传因素有关的占95.68%。三、计划生育第一胎病残儿体检90至91年两年度128名,与遗传因素有关的占82.01%。提出为提高人口素质进行遗传咨询是优生的必要手段之一。
余永珍黄海潞
关键词:病残
口腔二期梅毒与粘膜病的鉴别诊断被引量:5
2000年
黄海潞朱耀国
关键词:梅毒口腔粘膜病
口腔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 探讨口腔癌术前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评估方法。方法 对 10 9例不同病理类型的口腔癌患者术前进行颈部淋巴结触诊检查、B超及CT检查后行颈清扫术。术后进行病理检查。结果 B超和CT明显优于单纯触诊检查。三者的准确率分别为触诊 64 .2 2 %、B超 80 .73 %、CT 82 .3 5 %。结论 对口腔癌患者进行颈淋巴结转移评估时影像检查以CT为好。
黄海潞杨均
关键词:口腔癌颈部淋巴结转移CT病理诊断
口腔粘膜二期梅毒6例
2000年
黄海潞朱耀国
关键词:梅毒
咽喉部Ⅱ期梅毒4例报告被引量:2
2000年
朱耀国黄海潞宋雁琳孙栓柱
关键词:梅毒病例报告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