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护理
  • 3篇血液
  • 3篇血液病
  • 2篇血液病患者
  • 2篇肿瘤
  • 2篇护理干预
  • 2篇健康
  • 2篇健康教育
  • 2篇固定器
  • 2篇关节
  • 2篇干预
  • 2篇病患
  • 1篇低血钙
  • 1篇滴注
  • 1篇点击
  • 1篇点击率
  • 1篇电子计算机断...
  • 1篇电子计算机断...
  • 1篇断层扫描
  • 1篇心理健康

机构

  • 11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护理学杂志...

作者

  • 12篇丁迎春
  • 1篇张小咏
  • 1篇余琪
  • 1篇田思维
  • 1篇胡鹏
  • 1篇刘于
  • 1篇童瑾
  • 1篇赵洁
  • 1篇黄玲
  • 1篇刘红娟
  • 1篇郭三兰
  • 1篇徐蓉
  • 1篇杨柳
  • 1篇罗馨
  • 1篇李敏
  • 1篇张良满
  • 1篇汪晖
  • 1篇高小玲
  • 1篇彭莉
  • 1篇杨宝珍

传媒

  • 9篇护理学杂志
  • 1篇护理研究(上...
  • 1篇2014现代...
  • 1篇首届《中华护...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节固定器的设计及在增强CT中的应用
目的:将设计的关节固定器应用到肿瘤患者的增强CT中,以减少造影剂渗漏,提高患者检查成功率. 方法:将肿瘤CT增强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静脉穿刺前用关节固定器固定好肘关节,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穿刺.比较...
彭莉丁迎春郭先娥黄玲罗馨杨秋月
关键词:肿瘤患者造影剂渗漏
文献传递
PICC电子追溯系统在PICC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PICC电子追溯系统在PICC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行开发PICC电子追溯系统,利用该系统对PICC置管与维护全程进行追踪管理并定期发送短信为患者提供延续性护理。结果实施PICC电子追溯系统管理后,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满意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PICC电子追溯系统的应用使PICC管理更加科学、规范,有利于提高静脉治疗护理质量。
余琪冯丽娟孙杉杉童瑾韩学慧赵洁丁迎春
关键词:PICC延续护理
护理健康教育博客点击情况的调查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了解护理健康教育博客的点击情况,为针对性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将发布的295篇文章的点击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国内男性中年知识分子是本博客浏览的主要人群;人们对日常生活与饮食方面的基本知识关注度较高,对专科疾病防治知识的关注度较低。结论健康教育博客仍应继续针对大家关注的饮食、心理等热点内容不断推出新知识,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服务。同时还应重视为广大慢性病患者或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契合他们的服务方式和内容,针对性地解决其需求,以提高健康教育的实效。
刘于丁迎春
关键词:健康教育点击率数据收集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的护理
2017年
目的总结18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进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8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进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细胞数量为107/U,患者每次均输入5U。结果 18例患者输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后+30d进行追踪观察疗效评价,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8例,无效2例(因Ⅳ度移植物抗宿主病合并肺部感染死亡)。结论细致的病情观察及执行规范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输注,是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的护理重点。
徐丽唐叶丹丁迎春
关键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护理
一体化救治护理干预对颌面损伤患者口腔功能康复的影响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一体化救治护理干预对口腔颌面损伤患者口腔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29例口腔颌面损伤患者按照时间顺序分组,对照组实施口腔颌面损伤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一体化救治护理干预,包括无缝隙护理、个体化口腔护理、功能锻炼,促进创口愈合,以加快口腔功能的恢复。结果观察组口腔功能恢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口腔颌面损伤患者实施一体化救治护理干预,可有效增强患者口腔咬合关系、咀嚼功能,促进其口腔功能的康复。
郭三兰田思维陈琼丁迎春
关键词:颌面损伤口腔功能一体化救治护理干预
血液病患者入层流室后的心理健康与护理干预
目前,我国各大城市已陆续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这项治疗。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必须在空气洁净层流病房(LAFR)单独生活一段时间(约6个星期左右)。患者入LAFR后,由于环境的不适,饮食的不合,疾病压力,预处理副作用及移植后...
高小玲丁迎春宋琼杨宝珍周红英
文献传递
关节固定器的设计及在增强CT扫描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自行设计的关节固定器在肿瘤病人增强CT扫描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将进行CT增强扫描的肿瘤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静脉穿刺前用关节固定器固定好肘关节,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穿刺,观察两组穿刺成功率及渗漏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渗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我科自行设计制作的新型关节固定器在肿瘤病人CT增强扫描中应用,有效避免了造影剂渗漏,提高了穿刺成功率,为高压注射器应用于CT增强扫描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彭莉丁迎春郭先娥黄玲罗馨杨秋月
关键词:肿瘤病人CT增强扫描穿刺成功率
阿米福汀治疗难治性血液病患者的护理被引量:2
2011年
观察39例难治性血液病患者应用阿米福汀治疗的护理效果,结果17例疗效明显,15例有部分疗效,7例无疗效。强调用药前、中、后15 min平卧,15 min滴完,每5分钟测量血压1次,加强用药过程中的观察及护理,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保证阿米福汀应用安全。
陈淑萍张小咏郜琳娜丁迎春
关键词:难治性血液病静脉滴注低血钙嗜睡护理
住院患者对身份识别方式的认知调查被引量:24
2011年
目的了解患者对其身份识别方式的认知,满足患者对身份识别的需求,以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00例住院患者进行身份识别方式的认知调查。结果 15.7%-69.0%患者对佩戴手腕标识带的作用如可保护隐私、不同颜色传达不同信息以及条形码手腕带核对更准确等比较了解。患者认可及希望护士采取的身份识别方式中,位于前3位的是患者告诉自己的姓名、直呼患者的姓名、姓名床号都呼唤;而排在后3位的是采用条形码识别腕带、生物识别技术、无线技术和识读器。结论多数患者对传统的身份识别方式比较认可,但对现代识别方式了解程度不高。护理人员需提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认识,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身份识别的重视和参与程度,以保障患者护理安全。
丁迎春汪晖刘红娟
关键词:住院患者身份识别护理安全护理管理
糖尿病看图对话工具在饮食和运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被引量:49
2011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看图对话工具在糖尿病饮食和运动知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14例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传统组和观察组各107例,传统组进行说教式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运用"健康饮食和运动"的看图对话工具进行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出院前及出院3个月饮食、运动知识笔试成绩显著高于传统组,出院3个月后糖化血红蛋白值显著低于传统组(均P<0.01)。结论使用糖尿病看图对话工具提高了对糖尿病患者饮食、运动健康教育的近期和远期效果,为糖尿病教育增加了新的元素。
胡鹏李敏徐蓉丁迎春
关键词:糖尿病看图对话工具饮食健康教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