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义家波

作品数:7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集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弧菌
  • 4篇饥饿
  • 3篇河流弧菌
  • 3篇病原
  • 3篇病原性
  • 2篇牙鲆
  • 2篇粘附
  • 2篇溶藻弧菌
  • 2篇趋化
  • 2篇趋化作用
  • 2篇存活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网络
  • 1篇大学生网络社...
  • 1篇毒性
  • 1篇学生网络
  • 1篇药物
  • 1篇药物敏感
  • 1篇药物敏感性
  • 1篇粘附作用

机构

  • 7篇集美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7篇义家波
  • 5篇鄢庆枇
  • 5篇邹文政
  • 3篇纪荣兴
  • 1篇王小如
  • 1篇徐晓津
  • 1篇庄峙厦
  • 1篇覃映雪
  • 1篇陈强
  • 1篇黄琦琪
  • 1篇胡雅娟

传媒

  • 2篇水产学报
  • 1篇佳木斯教育学...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海洋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病原性溶藻弧菌的饥饿耐受以及复苏研究
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是海水环境中常见菌,在一定条件下对海水动物有较强的致病性,是近年来鱼、虾、贝等海水养殖动物主要病原菌之一。了解病原菌的流行病学规律对于疾病科学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营...
义家波
关键词:溶藻弧菌饥饿药物敏感性
文献传递
河流弧菌(Vibrio fluvialis)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粘液的趋化和粘附作用被引量:7
2008年
采用生长曲线法测定了河流弧菌在牙鲆表皮、鳃和肠粘液中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河流弧菌在3种粘液中都能生长,生长前期符合Logistic模型,然后进入Gompertz模型,在鳃粘液中的生长量高于肠粘液和表皮粘液。采用毛细管法研究了河流弧菌对牙鲆3种粘液的趋化作用,结果表明,河流弧菌对牙鲆3种粘液具有较强的趋化应答,在粘液总蛋白含量相同的情况下,河流弧菌对牙鲆鳃粘液的趋化应答显著强于对表皮粘液的趋化应答(P<0.05),而对肠粘液的趋化应答极显著低于对鳃粘液和表皮粘液的趋化应答(P<0.01)。采用3H-TdR示踪法进行了河流弧菌对牙鲆3种粘液的粘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河流弧菌对牙鲆表皮粘液和鳃粘液的粘附率较高,而对肠粘液的粘附率较低,特别是孵育30、60和90min时河流弧菌对牙鲆表皮粘液和鳃粘液的粘附率显著高于对肠粘液的粘附率(P<0.05)。这些结果表明,河流弧菌能够在牙鲆粘液,尤其是鳃粘液中生长和定植,有利于其进一步感染、致病。
鄢庆枇邹文政纪荣兴义家波
关键词:河流弧菌牙鲆粘液趋化作用粘附作用
河流弧菌在天然海水与人工海水中的饥饿效应被引量:1
2008年
对数生长期河流弧菌分别悬浮于天然海水和人工海水后于28℃进行饥饿试验。在饥饿初期,两种海水中河流弧菌的总菌数、活菌数、菌落形成单位数都明显上升,但天然海水中的河流弧菌生长时间持续更久、增长幅度也更大;饥饿中、后期,总菌数都保持稳定,而可培养菌数与活菌数逐渐下降,其中可培养菌数下降幅度高于活菌数,人工海水中的河流弧菌下降幅度高于天然海水。河流弧菌对青石斑鱼表皮粘液的粘附量随着饥饿时间延长先上升后下降。与对数生长期相比,饥饿60d的可培养细胞对热和紫外线的耐受性提高。饥饿细胞的间接ELISA最低检测限高于对数生长期细胞。通过SDS-PAGE分析菌体蛋白发现饥饿细胞的蛋白质条带减少。腹腔注射饥饿60d的河流弧菌不会引起小鼠死亡,而对数生长期细胞能够引起小鼠死亡。研究结果表明,河流弧菌能够在温暖的人工海水和天然海水中长时间饥饿存活,但是饥饿细胞的毒力较低。
义家波鄢庆枇邹文政黄琦琪胡雅娟
关键词:河流弧菌饥饿存活粘附毒性
河流弧菌对牙鲆表皮粘液的趋化作用被引量:6
2009年
病原菌对粘液的趋化作用在其对粘液层定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趋化作用是病原菌的毒力机制之一。为了解病原性河流弧菌对牙鲆表皮粘液的趋化作用,本文采用改良的毛细管法研究了细菌浓度、孵育时间、孵育温度、pH、NaCl浓度、碳水化合物等对河流弧菌趋化作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较低浓度下,河流弧菌对牙鲆表皮粘液的趋化量随着菌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在室温下河流弧菌的趋化量随着孵育时间的延长而增加,60 min趋于饱和;孵育温度在4-15℃范围内趋化作用随温度升高而增强,15℃时达最大值;pH为8时细菌的趋化性最强;NaCl浓度超过0.8%,河流弧菌的趋化性随着浓度升高而显著减弱(P〈0.05);8种碳水化合物中甘露醇、乳糖、甘露糖能够极显著地促进河流弧菌对牙鲆表皮粘液的趋化作用(P〈0.01)。以上结果说明,牙鲆表皮粘液对河流弧菌有较强的趋化作用,该趋化作用受环境因子的影响较大;本文所揭示的河流弧菌趋化特性将对养殖牙鲆疾病防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邹文政纪荣兴义家波鄢庆枇
关键词:河流弧菌牙鲆趋化作用
病原性副溶血弧菌在天然海水中的饥饿耐受研究被引量:9
2007年
将副溶血弧菌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用天然海水洗脱,调整菌浓度至107个/cm3左右后置于27℃恒温培养箱进行饥饿试验.结果表明:饥饿初期细菌总数、可培养菌数和活菌数都有较大幅度上升;饥饿中、后期,总菌数与活菌数缓慢下降,而可培养菌数下降速度较快.饥饿前副溶血弧菌呈短杆状,染色均匀;饥饿后许多细胞中央出现染色较浅的区域,细胞形态变为椭圆形.副溶血弧菌对大黄鱼表皮黏液的黏附量随着饥饿时间延长而急剧下降,饥饿7 d后的黏附量接近于空白.用SDS-PAGE分析不同饥饿时期菌体蛋白质的差异,结果表明:饥饿30 d后菌体蛋白条带比饥饿前的蛋白质条带少;饥饿60 d后菌体蛋白质条带比饥饿30 d时的多,但比饥饿前少.研究结果对于揭示副溶血弧菌的流行病学特征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鄢庆枇义家波陈强邹文政庄峙厦王小如
关键词:副溶血弧菌饥饿存活
饥饿病原性溶藻弧菌对抗菌药物的耐受研究
首先采用试验纸片法测定病原性溶藻弧菌对七种常用的养殖用药的耐受性,结果表明溶藻弧菌对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硫酸链霉素、氟哌酸敏感;对红霉素、四环素中度敏感;对痢特灵不敏感.选定高锰酸钾、复方新诺明、氟哌酸、硫酸链霉素等四...
义家波邹文政鄢庆枇覃映雪徐晓津纪荣兴
关键词:溶藻弧菌药物饥饿
浅谈如何做好大学生网络社团思想政治工作被引量:1
2011年
网络社团的出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做好大学生网络社团思政工作是新时期德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义家波
关键词:网络社团思政工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