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乔玉磊

作品数:18 被引量:71H指数:6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肺癌
  • 5篇肿瘤
  • 4篇胸腔
  • 4篇胸腔镜
  • 4篇切除
  • 4篇细胞
  • 3篇胸腺
  • 3篇手术
  • 3篇切除术
  • 3篇CYFRA2...
  • 2篇食管
  • 2篇手术期处理
  • 2篇重症肌无力
  • 2篇转移灶
  • 2篇微转移
  • 2篇微转移灶
  • 2篇围手术
  • 2篇围手术期
  • 2篇围手术期处理
  • 2篇无力

机构

  • 13篇复旦大学
  • 4篇上海医科大学...
  • 2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浙江省台州市...

作者

  • 18篇乔玉磊
  • 8篇郑如恒
  • 8篇王群
  • 5篇葛棣
  • 4篇曾亮
  • 3篇蒋伟
  • 3篇顾伟光
  • 2篇仇德惠
  • 2篇刘愉
  • 2篇林宗武
  • 2篇陈可靖
  • 2篇范虹
  • 2篇张敦华
  • 2篇徐正浪
  • 2篇时雨
  • 1篇许建芳
  • 1篇丁建勇
  • 1篇奚俊杰
  • 1篇谭黎杰
  • 1篇石美鑫

传媒

  • 6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复旦学报(医...
  • 2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肿瘤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6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胸腔镜切除纵隔良性肿瘤22例
2003年
目的:探讨胸腔镜在纵隔肿瘤治疗上的作用。方法:分析22例采用胸腔镜治疗的纵隔肿瘤特点及手术技巧。结果:22例纵隔肿瘤均顺利施行胸腔镜治疗,无术中转开胸手术及手术死亡者。结论:对于纵隔囊肿、部分纵隔良性肿瘤可施行胸腔镜治疗,胸腔镜治疗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
郑如恒王群葛棣乔玉磊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手术
深低温冷冻保存降低大鼠气管移植物免疫原性的机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大鼠气管移植物经深低温冷冻保存后免疫原性降低的机制。方法Sprgue Dawley大鼠30只,取其气管冷冻保存于-85℃的冰箱。在新鲜和冷冻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共5个观察点上,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来观察冷冻保存后气管黏膜上皮的形态改变,在透射电镜下观察DCs(dendritic cells,树突状细胞)的形态学改变,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分析冷冻保存后各个时间点气管上皮内的MHC-Ⅱ类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随着冷冻保存时间的延长,大鼠气管黏膜上皮细胞脱落增多,MHC-Ⅱ类分子表达下调,同时黏膜上皮内DCs发生形态和功能方面的改变,表现为突起减少、线粒体基质深染及胞质内出现空泡变性等改变。结论大鼠气管冷冻后免疫原性降低可能有多种因素的参与,包括随着冷冻保存时间的延长出现的黏膜上皮脱落、MHC-Ⅱ类分子表达下调以及DCs发生形态和功能上的改变。
丁建勇郑如恒乔玉磊杨煜刘愉王群
关键词:电子显微镜树突状细胞
原发性胸腺癌15例外科治疗分析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分析原发性胸腺癌临床特征和外科治疗。方法 :对 15例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胸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讨论该病的诊断及治疗。结果 :患者年龄 19~ 70岁 ,平均 5 2 .8岁。大多具有临床症状 ,6例有咳嗽咳痰 ,4例有胸闷或胸部隐痛。X线和CT显示前纵隔内肿块影 ,术前能确诊仅 8例 (5 3.3% )。行手术切除 11例 ,术后平均生存时间 2 3.6个月 ,1年生存率为 4 0 .0 % ,3年生存率为 13.3% ,5年生存率为 0 ,有 2例复发 ,8例转移。结论 :原发性胸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 ,术前确诊率较低 ,应早期采用外科手术治疗 ,预后不良。
郑如恒汪灏葛棣乔玉磊
关键词:胸腺癌原发性生存率外科治疗术前
胸腔镜下射频消融治疗肺部恶性肿瘤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射频消融治疗肺部肿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49例肺部恶性肿瘤患者接受了胸腔镜下射频消融治疗,其中I期肺癌4例,Ⅳ期16例,胸膜腔播散肺癌21例,肺多发转移性肿瘤8例;病灶直径0.3~6cm。所有患者术后观察各项围手术期参数,并与同期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参数比较,验证其安全性。随访了解患者术后总体生存率及死亡原因。结果:49例患者均成功接受射频消融,无术中输血,无一例手术死亡。其中1例伴有矽肺的患者术后出现张力性气胸合并肺炎;1例咯血经止血治疗后好转。手术持续时间56~175min,术中出血量40~200mL,术后住院时间7~35d,与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相比,两者围手术期参数之间无明显差异。随访1~35个月,总有效率91.3%。21例单纯胸膜腔转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单独计算,其2年生存率为60%。结论:胸腔镜下射频消融治疗肺部恶性肿瘤安全性良好,可操作性强,短期疗效显著,可适用于部分不能耐受手术或无手术指征的非小细胞肺癌和肺转移性肿瘤患者,尤其是对于手术探查中发现已失去手术机会的患者,是一种可供临床选择和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治疗肺部恶性肿瘤的新方法。
时雨林宗武蒋伟乔玉磊范虹王群
关键词:胸腔镜射频消融治疗肺部恶性肿瘤
肺挫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期诊治
2005年
本文探讨严重肺挫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结果显示,肺挫伤范围大于20%以上的患者易发展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应引起高度重视。早期动态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动脉血气分析(ABG)为早期诊断ARDS为早期诊断ARDS提供直接依据。积极抗休克,妥善处理合并伤,合理使用呼吸机。
杨泽山王斌樑乔玉磊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诊治脉搏血氧饱和度严重肺挫伤抗休克合并伤
血清CyFRA21-1和鳞癌相关抗原测定对肺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1998年
为评价CyFRA21-1对肺癌的诊断价值。采用免疫量度分析法测定肥例肺癌患者和42例肺良性疾病者及30例健康人血清中的CyFRA21-1和鳞癌相关抗原(SCC-Ag)含量。CyFRA21-1和SCC-Ag的临界值分别为3.3μg/L和1.5μg/L。特异性均为92.5%时,对肺癌诊断的敏感性CyFRA21-1为53.91%,SCC-Ag为23.17%,鳞癌分别为63.80%和39.33%。说明CyFRA21-1对NSCLC尤其是鳞癌的诊断有一定意义,其性能明显优于SCC-Ag。
屠春林张敦华曾亮顾伟光乔玉磊
关键词:肺肿瘤鳞癌相关抗原CYFRA21-1
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临床Ⅰ期肺癌被引量:8
2015年
背景与目的:随着胸腔镜手术技术的提高,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日渐成熟。本文旨在研究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用于治疗Ⅰ期肺癌患者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4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收治的临床诊断为Ⅰ期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后接受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8例,女性36例,中位年龄59岁(39~86岁)。分析围术期各项参数。结果:64例患者顺利接受了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位手术时间为120 min(90~240 min),中位出血量为50 mL(10~200 mL)。术后中位胸管引流时间为3 d(2~7 d),术后中位住院时间为5 d(3~23 d)。无围术期手术死亡病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1例中转开胸,1例转为肺叶切除。51例毛玻璃样(ground glass opacity, GGO)病变患者的术后病理显示,浸润性腺癌30例,原位腺癌10例,微浸润腺癌6例,良性病变5例。结论: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对有经验的医师而言,是安全可行的,对临床Ⅰ期肺癌患者同时兼具了诊断和治疗的价值,尤其适用于GGO病变的患者。
乔玉磊林宗武奚俊杰徐松涛蒋伟王群
关键词:肺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
自扩性金属支架在28例食管、贲门癌梗阻病人的应用被引量:8
1999年
食管、贲门癌主要临床症状是进行性吞咽因难,晚期患者则无根治性手术机会,手术治疗者也可因吻合口复发再次进食困难,此外放射治疗可导致食管狭窄。姑息性外科手术(包括食管胃旁路吻合术和结肠代食管术)虽可缓解症状,但其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甚高。非手...
王群谭黎杰徐正浪葛棣乔玉磊仇德惠
关键词:食管肿瘤贲门癌食管梗阻金属支架
非小细胞肺癌病灶中p53、ki-67以及p21的表达和淋巴结微转移灶之间的关系被引量:7
2002年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病灶中p5 3,ki- 6 7,p2 1的表达和淋巴结微转移灶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 39名病理证实为NSCLC的患者 ,取其肺肿瘤组织检测p5 3,ki- 6 7和 p2 1,再取其淋巴结检测细胞角蛋白CK ,以显示是否有淋巴结微转移灶。结果 :p5 3(- )和 (+)患者的CK阳性率分别为 33%和 71% ,Fisher’s精确卡方P =0 .0 4 5 ,ki- 6 7(- ) ,(+)者CK阳性率分别为 39%和 81% ,P =0 .0 2 ,p2 1为 2 8%和 81% ,P =0 .0 0 1。结论 :原发肺癌病灶中 p5 3蛋白 ,ki6 7,p2 1的表达和NSCLC患者淋巴结微转移灶的检出有必然的联系 ,p5 3(+)的患者淋巴结中检出微转移灶的机率要大于 p5 3(- )的患者 ,相同的情况也发生在ki- 6 7和p2 1两个基因上。
郑如恒葛棣乔玉磊
关键词:P53KI-67P21非小细胞肺癌微转移灶
高龄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附18例报告)
2001年
钱升广郑如恒葛棣乔玉磊
关键词:围手术期高龄肺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