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学涛

作品数:20 被引量:75H指数:6
供职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科研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康复
  • 3篇卒中
  • 3篇膝关节
  • 3篇疗效
  • 3篇脑卒中
  • 3篇关节
  • 2篇底板
  • 2篇锻炼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病
  • 2篇偏瘫
  • 2篇评分
  • 2篇器械
  • 2篇膝关节功能
  • 2篇临床疗效
  • 2篇脑血
  • 2篇脑血管
  • 2篇脑血管病
  • 2篇康复治疗
  • 2篇家庭康复

机构

  • 20篇新疆维吾尔自...

作者

  • 20篇于学涛
  • 8篇谢荣
  • 6篇陶静
  • 6篇韩晶
  • 4篇徐海
  • 4篇巴玉兰
  • 3篇王燕
  • 3篇李金贤
  • 2篇杨丽娟
  • 2篇唐玉清
  • 2篇迟杰骏
  • 2篇丁岚
  • 2篇熊国芳
  • 2篇史振国
  • 2篇丁轩
  • 2篇魏雁
  • 1篇张峪涵
  • 1篇张玫
  • 1篇徐奕鹏
  • 1篇李霞

传媒

  • 2篇广西医学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新疆医学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6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康复医学科手部康复训练装置
一种康复医学科手部康复训练装置,涉及训练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球体,球体的外部连接有若干组伸缩组件,若干组伸缩组件的外部共同连接有皮套组件,伸缩组件包括位于球体内部的固定框,固定框的内部连接有移动柱,通过将该装置放置于掌心处...
谢荣关谢睿祺于学涛王洋洋巴玉兰
一次性导尿管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导尿管,包括管体,在管体的圆头插入端侧面设有尿液入口,在所述管体的尿液出口处连有塔形接头,所述接头包括顶层和底层,所述接头通过连接带与下侧内部设有柱状塞体的盖体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与不同孔径的接...
丁岚李金贤阿依古丽·阿不都瓦依提侯甜张玫李霞徐海靳晓萍于学涛唐玉清孟冬梅
文献传递
移动可调式标记尺
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可调式标记尺,包括长尺、可伸缩竖架,所述可伸缩竖架下部为固定部,上部为自由部,固定部与自由部之间通过限位把手进行固定,所述长尺的上部通过铆钉固定在所述竖架的自由部上,所述竖架顶端具有悬挂部,所述竖架底部具...
丁岚丁轩马英峰李金贤于学涛韩晶陶静王燕杨小改陈革莲
文献传递
一种医疗器械用高效清洗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用清洗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用高效清洗装置。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省时省力、清洗效果佳,进而不影响医疗器械的使用,不易在清洗过程中被尖锐的医疗器械伤害的医疗器械用高效清洗装置。...
陶静杨丽娟陈晓洋韩晶于学涛
文献传递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疲劳与缺血性脑卒中血清白细胞介素1β、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疲劳与缺血性脑卒中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于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9例,按照疲劳严重度量表评分分为疲劳组40例与非疲劳组79例。所有研究对象均于清晨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法)测定血清IL-1β、CPR和Hcy水平。结果疲劳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上肢和下肢评分低于非疲劳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疲劳组:t=23.360 9、18.203 6、9.288 6,对照组:t=39.926 6、20.260 3、21.929 6,P<0.05);非疲劳组ADL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上肢和下肢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21 4、6.831 9、16.810 3,P<0.05)。疲劳组血清IL-1β、CPR和Hcy水平高于非疲劳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疲劳组:t=14.561 5、17.029 6、13.059 9,对照组:t=31.631 9、36.998 3、33.670 0,P<0.05);非疲劳组血清IL-1β、CPR和Hcy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66 0、28.774 4、26.135 4,P<0.05)。缺血性脑卒中后疲劳与IL-1β、CPR和Hcy呈线性正相关。结论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疲劳患者IL-1β、CPR和Hcy异常升高,且具有明显相关性。
于学涛徐海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Β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
一种医疗药品器械储存箱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疗药品器械储存箱,包括箱体和盖体,所述箱体的内腔安装有分隔装置,所述分隔装置包括隔板,所述隔板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折板。该医疗药品器械储存箱,通过左右推动折板,通过折板使插柱带动矩形块,可以使矩形块带...
韩晶刘伟于学涛陶静成娜
文献传递
医院-家庭康复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观察医院-家庭康复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观察入选的100例首次发病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53例,对照组47例。两组均在医院进行早期康复治疗。治疗组出院时由康复团队针对患者病情制定详细、个体化的家庭康复治疗方案,并对其家属进行康复技能指导培训,确保出院后患者在家中严格按照方案进行康复训练,并定期到医院复诊、评估及调整方案;对照组出院后常规按医嘱进行家庭自我康复,并规定门诊随访时限。两组于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12个月分别对患者的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进行评定。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基线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出院后6个月治疗组上肢、手、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2个月治疗组上肢、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家庭康复模式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康复治疗延续模式,值得研究探索。
谢荣巴玉兰王燕热迪娜.亚生于学涛阿依努尔.艾尼熊国芳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
一种规则形状固体药物定量装盒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规则形状固体药物定量装盒装置,包括加料仓,散料板,第一导槽,第二导槽,药盒,药盒传送带;加料仓在散料板上方,固体药物经过加料仓均匀吐出并落入到散料板上,随后顺次滑入到第一导槽上,第一导槽具体一定斜向角度...
于学涛陶静韩晶徐海迟杰骏
文献传递
规范化康复治疗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9
2015年
目的观察规范化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平衡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197例,将在康复科接受治疗的患者100例设为治疗组,在中医科接受治疗的患者97例设为对照组。2组均给予传统中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规范化康复治疗,2组均每周治疗6d,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2组患者均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定量表(FMB)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分别评定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后,对照组除FMA评分外,其NIHSS、FMB和MBI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的NIHSS、FMA、FMB和MBI评分分别为(4.61±3.83)分、(49.29±25.40)分、(10.00±3.66)分和(60.75±20.05)分,与组内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康复治疗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平衡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谢荣殷春马璟巴玉兰史振国王燕魏雁于学涛韩晶再努热阿依努尔熊国芳丁轩唐玉清张金龙于江涛
关键词:脑血管病
髋-膝关节空间位置组合综合模式下踝关节背屈锻炼对脑出血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髋-膝关节空间位置组合综合模式下踝关节背屈锻炼对脑出血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出血后偏瘫且步行功能受限患者12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的基础上给予髋-膝关节空间位置组合综合模式下踝关节背屈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能力、步行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下肢痉挛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平衡能力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但步行能力及下肢痉挛评分较前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髋-膝关节空间位置组合综合模式下踝关节背屈锻炼方式对脑出血偏瘫患者进行训练,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增强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步行能力,并能减轻下肢痉挛。
于学涛徐奕鹏
关键词:脑出血偏瘫下肢功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