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甫
- 作品数:149 被引量:350H指数:9
- 供职机构:辽宁医学院人类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应用MRI与3D激光扫描照片分析颅骨与面部解剖标志点的相关性
- 任甫
- 5个miniSTR基因座在西藏藏族人群的遗传多态性及法医学应用研究
- 为了解5个miniSTR(D1S1627,D6S474,D20S1082,D3S4529,D9S1122)基因座在西藏藏族人群的遗传多态性。采用不同荧光染料标记引物并构建该5个miniSTR基因座的复合扩增体系,通过PC...
- 李成志任甫席焕久齐双马庆云朱博张宁
- 饲养层细胞体系及白血病抑制因子对维持小鼠胚胎干细胞未分化状态的作用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建立并筛选最适合的小鼠胚胎干(ES)细胞饲养层培养体系。方法建立7种经过不同处理的鼠胚成纤维细胞作为饲养层培养体系,分别进行小鼠胚胎干细胞的培养,观察7种饲养层培养体系对小鼠ES细胞增殖能力及未分化状态的维持情况。结果小鼠胚胎细胞在3代内均可用于ES细胞的培养。与其他各组比较,第3代培养鼠胚成纤维细胞经丝裂霉素C处理2h后加外源白血病抑制因子(IF,10μg/ml)用作饲养层的克隆形成率和碱性磷酸酶(AKP)染色阳性度最高。结论外源性白血病抑制因子是抑制小鼠ES细胞分化的主要因素。
- 赵政凯刘畅刘福强高巍任甫刘力平
- 关键词:胚胎干细胞饲养层小鼠白血病抑制因子
- 基因水平骨骼性别判定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1年
- 本文归纳总结了近些年来兴起的基因水平骨骼性别判定方法,这些方法较传统的形态观察和骨骼测量等方法更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优点,对于采用传统方法不能判定的骨骼碎片及未成年人的骨骼样品都能作出准确的判定,该方法应用范围广泛,对于人类学、法医学及考古学实践都有重大的意义。
- 王剑任甫席焕久
- 关键词:性别判定基因水平分子杂交技术DNA检验
- 西藏那曲地区藏族人群15个短串联重复序列位点多态性的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利用基因扫描技术调查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藏族人群D8S1179、D21S11、D7S820、CSF1PO、D3S1358、TH01、D13S317、D16S539、D2S1338、D19S433、VWA、TPOX、D18S51、D5S818及FGA共15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基因座多态性分布,获得15个基因座的群体遗传学数据。结果显示:15个STR位点在那曲地区藏族人群中具有遗传多态性,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DP在0.758 8—0.960 4之间,H在0.476 2—0.862 0之间,PIC在0.446 4—0.861 5之间,EPP在0.385 0—0.856 0之间,累积个体鉴别力为0.999 999 999,累积非父排除率为0.999 999 998。15个STR位点适合作为那曲地区藏族人群的遗传标记用于人类学、疾病连锁分析、法医学亲子鉴定和个体识别等领域的研究。
- 李宁苏玉虹席焕久任甫朱宝芹温有峰
- 关键词: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藏族聚合酶链式反应
- 西藏那曲地区藏族群体人类白细胞抗原-E基因多态性分析
- 2007年
- 目的:调查西藏那曲地区藏族人群人类白细胞抗原-E(HLA—E)等位基因的分布情况,为探讨HLA-E基因多态性与疾病的关联奠定基础。方法: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的寡核苷酸探针杂交(PCR-SSO)方法对150名那曲地区藏族正常人HLA-E等位基因进行了检测。结果:共检测到3个HLA-E等位基因:HLA-E^* 0101的频率最高,为40.59%,其次为HLA-E^* 01032和HLA-E^* 01031,分别占36.63%和22.77%。结论:那曲地区藏族人群HLA-E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E^*0101 40.59%、E^*01031 36.63%和E^* 0103222.77%。提供了一套比较完整准确的藏族HLA—E基因频率参数。
- 潘玉玲任甫席焕久乔高锋黄克强温有锋
- 关键词:人类白细胞抗原-E多态性藏族
- 面部三维标志点测量误差的欧几里德距离矩阵分析
- 2013年
- 目的:运用ETDIPS Version 2.0软件与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面部三维标志点坐标进行间接获取,并根据欧几里德距离矩阵分析(EDMA)思想对测量结果进行误差分析,评估此测量方法的测量效率。方法:取健康无五官疾病成人20例,获取其头颅核磁共振(MRI)图像,2位测量人员运用同一ETDIPS version 2.0软件从MRI图像中提取每个样本的面部13个解剖标志点三维坐标,间隔1周重复此测量过程1次。应用EDMA对核磁共振仪、ETDIPS软件以及测量人员(测量人员间以及测量人员内)的测量精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MRI、 ETDIPS及测量人员(测量人员间以及测量人员内)的测量误差最大变异量为0.022mm, Bootstrap 检验P值分别为0.220、 0.855、 0.959、 0.709、 0.699;鼻突点、左鼻翼点是对测量差异影响较大点,此外MRI测量在上唇中点、研究人员测量在右口角点和鼻额点的波动较大。结论:鼻突点、左鼻翼点对三维面部测量差异影响较大。本测量方法中涉及的仪器、软件及测量人员对三维面部的测量误差均在允许范围之内,可以应用于进一步的相关研究中。
- 张光霞任甫
- 关键词:人体测量学
- 用长骨密质骨推断年龄研究进展
- 2000年
- 本文概述了长骨密质骨的年龄变化规律 ,对利用密质骨判定骨骼年龄的磨片法、脱钙骨切片法、显微放射摄影法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 ,并讨论了影响密质骨判定年龄准确性的因素。
- 任甫席焕久
- 关键词:法医年龄
- 基于欧几里德几何距离矩阵的成人梨状孔性别差异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通过对辽宁汉族成人梨状孔空间形状研究,分析梨状孔的性别差异.方法:使用VG Studi0 2.2 MAX软件对206例(男性100例,女性106例)辽宁汉族成人CT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颅骨提取,并在三维颅骨模型上测量梨状孔的三维坐标;使用WinEDMA软件对男、女性梨状孔做形状差异分析;最后使用Geomagic Wrap 12软件对男、女性梨状孔的形状差异做偏差分析.结果:欧几里德几何距离矩阵分析(EDMA)显示,辽宁地区成年男性与女性梨状孔形状有显著差异,其中形状差异矩阵(FDM)比值(女性比男性)中对差异有贡献的比值即小于0.95和大于1.05的部分,小于0.95的占57%,大于1.05的占4%.女性与男性梨状孔高(特征点1到特征点5的距离)比等于0.896,小于1;女性与男性梨状孔最大宽(特征点3到特征点7的距离)比等于1;女性与男性梨状孔颈宽(特征点2到特征点8的距离)比等于1.067,大于1.结论:辽宁汉族成人梨状孔形状有显著的性别差异,男性梨状孔高而窄,女性梨状孔矮而圆.
- 翟桂英任甫
- 关键词:法医人类学梨状孔
- 西藏藏族人群骨发育相关基因ERα和Cbfα1多态性研究
- 张玥任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