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方财
- 作品数:21 被引量:78H指数:6
-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汕头市医疗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 50例甘氨双唑钠用于食管癌放疗增敏作用的安全性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甘氨双唑钠应用于食管癌放射治疗的增敏作用的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经评估不能手术且无法耐受化疗有病理确诊的胸段食管鳞癌患者50例,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三维适形放疗方法,总量为60Gy,2Gy/次,5次/周;观察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总量为60Gy,2Gy/次,5次/周,同期采用甘氨双唑钠增敏:甘氨双唑钠800mg/m2,3次/周,周一、周三及周五给药。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结果:所有患者中无Ⅱ级以上的肝肾毒性。观察组与对照组Ⅲ级放射性食管炎分别为有12%(3/25)、8%(2/25),未发现Ⅲ级以上的放射性食管炎及Ⅰ级以上的急性放射性肺炎。同期骨髓毒性最高为Ⅱ级,红系、粒系、巨系Ⅱ级毒性分别为24%(6/25)、20%(5/25),16%(4/25)、12%(3/25),4%(1/25)、4%(1/2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结束评价显效(CR+PR)80%(20/25)、52%(13/25),稳定20%(5/25)、48%(12/25);治疗后3个月评价显效(CR+PR)72%(18/25)、48%(12/25),稳定16%(4/25)、24%(6/25),进展12%(3/25)、28%(7/2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经评估不能手术且无法耐受化疗的胸段食管鳞癌患者采用放射治疗加甘氨双唑钠增敏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林柏翰黄利生伍方财郑明章
- 关键词:三维适形同期放疗
- 血清NY-ESO-1自身抗体和MMP1联合检测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诊断价值
- 目的探讨血清MMP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和NY-ESO-1(New York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1)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在食管鳞状细胞癌...
- 林逸伟伍方财陈柳伊许镒洧
-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1食管鳞状细胞癌诊断标志物
- IGFBP1在鼻咽癌诊断及预后中的价值
- 2023年
- 目的探索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在鼻咽癌(NPC)诊断及预后中的作用,寻找可用于鼻咽癌诊断的分子标志物。方法回顾性分析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150例NPC患者(就诊时间2014年4月至2015年5月)以及同期143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的临床基线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训练队列112例鼻咽癌患者和109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IGFBP1浓度,并在验证队列中(38例鼻咽癌患者,34例正常对照者)进行验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血清IGFBP1诊断鼻咽癌的价值。结果在训练队列和验证队列中,相比正常对照组,鼻咽癌患者血清IGFBP1的表达水平更高(均P<0.05)。在训练队列中,ROC曲线下面积为0.768(95%CI:0.706~0.830),诊断特异度和灵敏度分别为90.83%和48.21%。在验证队列中,ROC曲线下面积为0.798(95%CI:0.697~0.899),诊断特异度和灵敏度分别为97.06%和31.58%。两个队列的阳性病例预测值均>80%,阴性预测值>50%。两个队列的血清IGFBP1诊断临界值都是1077 ng/ml。结论IGFBP1有作为鼻咽癌诊断分子标志物的应用价值。
- 罗芸黄彬亮黄旭纯许镒洧伍方财
-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质1鼻咽肿瘤
- 全乳腺放疗三种照射技术对比研究
- 目的:评价不同全乳放射治疗技术的剂量学优缺点。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过的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10例进行研究。用常规切线、野中野调强、多野调强三种技术设计全乳放疗计划并进行剂量学对比。放疗计划设计目标是全乳PTV平均剂量达50...
- 伍方财陈志坚李东升张武哲李德锐
- 文献传递
- 广东潮汕地区恶性肿瘤与ABO血型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探讨ABO血型与广东潮汕地区恶性肿瘤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卡方检验分析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45890例恶性肿瘤患者和汕头市中心血站42465例健康献血者中ABO血型分布差异。结果在各种主要类型恶性肿瘤中,食管癌和头颈部癌的ABO血型分布与正常人群分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16,P<0.05;χ^(2)=74.36,P<0.05)。B型人群为食管癌和头颈部癌高风险人群(OR=1.09,95%CI=1.03~1.15,P<0.05;OR=1.46,95%CI=1.34~1.60,P<0.05);A型和O型人群是头颈部癌低风险人群(OR=0.87,95%CI=0.79~0.96,P<0.05;OR=0.83,95%CI=0.76~0.90,P<0.05)。结论潮汕地区汉族人食管癌和头颈部癌患者ABO血型分布与正常人群可能存在差异,提示不同血型可能与食管癌和头颈部癌的发生存在关联。
- 黄彬亮谢钊敏王丹吴婉丽王和炎许镒洧伍方财
- 关键词:ABO血型恶性肿瘤
- 临床肿瘤靶区位移对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调强适形放疗的剂量学影响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临床肿瘤靶区(CTV)位移对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调强适形放疗(IMRT)计划的剂量学影响。方法:对10个病例的CTV分别均匀外扩0.5和0.7 cm生成两套计划靶区PTV0.5和PTV0.7,并设计相应IMRT计划,比较两者剂量学差异,以及低估CTV位移值后靶区剂量变化。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结果,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基于PTV0.5设计的IMRT计划较基于PTV0.7者有更均匀的靶区剂量覆盖和更低的心脏、左肺等危及器官放射暴露以及总MU数(P<0.05)。以PTV0.5设计的IMRT计划,在PTV0.7的剂量覆盖明显降低(P<0.01)。结论:CTV位移较小的IMRT计划在剂量学上更有优势,但若低估CTV位移可导致靶区剂量覆盖明显下降。CTV在三维方向上的位移以及对其估值均对靶区和危及器官的放射暴露影响显著,个体化精确定量和最小化CTV位移可能改善其剂量学。
- 马长春李东升伍方财黄宝添张武哲
- 关键词:改良根治术调强适形放疗放疗剂量
- 调强放疗在颈段或胸上段食管癌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评价调强放疗(IMRT)治疗颈段、胸上段食管癌的疗效,并观察其急性毒性反应。方法选择完成IMRT治疗的局部晚期的颈段或胸上段食管鳞癌患者80例,其中59例同期接受了化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急性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放疗结束即时评价: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无缓解率分别为18.8%、67.5%、13.8%。中位随访19.4个月(4.6—51.3个月),疾病进展死亡30例。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1.O%、62.5%、55.6%;1、2、3年局控率分别为75.4%、68.6%、64.8%;1、2、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65.6%、54.4%、46.5%。局部未控或复发为主要失败原因。3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1.3%,未出现3级及以上的放射性食管炎。结论IMRT治疗颈段、胸上段食管癌耐受性好,局部控制情况仍有待改善。
- 庄婷婷黄利生郭和锋伍方财郑明章林柏翰李东升陈志坚
- 关键词:食管癌调强放疗疗效
- 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预后探讨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分析总结放射治疗同期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预后。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8月-2013年9月接受治疗的43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体接受放射治疗并每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进行同期化疗。根据患者治疗后宫颈局部病变组织病情改善情况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探讨放疗并每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后,患者肿瘤最大直径变化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5年,本组研究中放疗并每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生存率为86%(37/43),与现有文献中,采取放疗并每周顺铂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症患者的生存率73%相比,放疗并每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生存率较高。结论:放射治疗并每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进行同期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能有效改善预后质量,优化治疗效果,显示出较高生存率,适合于临床推广应用。
- 林柏翰伍方财黄利生
- 关键词:紫杉醇脂质体顺铂预后
- 血清MMP1和P53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诊断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P53自身抗体表达水平及其联合检测的诊断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3—9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住院治疗的93例ESCC患者,并以同期90例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两组对象血清MMP1和P53自身抗体的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诊断效能。结果:血清MMP1含量和P53自身抗体滴度在ESCC组分别为(8.076±5.912)ng/mL和0.291±0.492,正常对照组分别为(4.652±3.346)ng/mL和0.055±0.037,ESCC组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均为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MMP1诊断ESCC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00(95%CI为0.624~0.776),当取最佳诊断截断值7.248 ng/mL时,特异度为83.3%,敏感度为52.7%。P53自身抗体诊断ESCC的AUC为0.713(95%CI为0.638~0.788),诊断截断值为0.080,特异度为83.3%,敏感度为49.5%。两者联合检测诊断ESCC的AUC为0.787(95%CI为0.720~0.854),特异度为83.3%,敏感度为66.7%,优于单独使用MMP1或P53自身抗体。在早期ESCC中,MMP1和P53自身抗体联合检测亦能获得较好的诊断效能,AUC为0.760,95%CI为0.663~0.857,特异度为83.3%,敏感度为66.7%。结论:ESCC患者血清MMP1和P53自身抗体水平均升高,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ESCC的早期诊断,可作为ESCC的诊断标志物。
- 黄小燕伍方财柳灿烔黄佳涛许镒洧
-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1食管鳞状细胞癌
- 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三种技术的比较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从剂量学上比较三维适形(3DCRT)、适形调强(IMRT)和容积弧形动态调强(VMAT)3种放疗技术在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的优劣。方法:对10个病例统一标准勾画临床肿瘤靶区(CTV)、危及器官(OAR)、计划靶区(PTV)并做计划,比较3种技术间参数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IMRT和VMAT计划的PTV剂量覆盖均较3DCRT改善(p<0.05),而前两者间的PTV剂量覆盖、热点区域和不均匀指数(HI)均无显著差异(p>0.05)。IMRT和3DCRT的心、左肺平均剂量无显著差异(p>0.05)。VMAT的心脏和左肺放射暴露明显高于其它2种技术(p<0.05)。结论:在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中,IMRT较3DCRT和VMAT有明显剂量学优势。CTV位移界定对胸部靶区和危及器官放射暴露影响显著,需对其进行个体化定量与最小化。
- 马长春张武哲伍方财黄宝添李东升
- 关键词:左侧乳腺癌放疗剂量三维适形放疗适形调强放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