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亚琴
- 作品数:38 被引量:162H指数:6
- 供职机构:常州市中心血站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不同时间制备的去白细胞新鲜冰冻血浆质量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研究白细胞滤除对不同时间制备的新鲜冰冻血浆(FFP)凝血因子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无偿献血400ml全血标本60份,每份用无菌接驳机分为4份,其中2份去除白细胞为去白组,另2份不去除白细胞为未去白组,在8h内、8-18h制备FFP,即为8小时冰冻血浆(FP8)、去白8小时冰冻血浆(去白FP8)和FP18、去白FP18,4种血浆分别检测纤维蛋白原(Fib)、8因子(FⅧ)及5因子(FⅤ)含量,并比较合格率。结果:FP8与去白FP8相比,2组的Fib、FⅧ和FⅤ因子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FP18与去白FP18相比,FⅧ、FⅤ因子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h内制备的FFP与8-18h制备的FFP相比,不论是白细胞过滤前、后,前者的Fib、FⅧ和FⅤ因子含量均显著高于后者(P〈0.05)。FP8、去白FP8中FⅧ含量合格率分别为90.00%、8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2,P〉0.05);FP18、去白FP18中FⅧ合格率分别为76.67%、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0,P〈0.05)。结论:8-18h制备的FFP也能达到现行质量标准,符合临床要求,而去白细胞FFP最好在8h内制备。
- 何亚琴张建伟吴敏杨春花
- 关键词:新鲜冰冻血浆白细胞滤除凝血因子
- 现代化血液成分制备应用的探讨被引量:1
- 2012年
- 《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第三部分血液成分制备中明确指出:制备记录应可追溯到起始血液、制备人员、制备方法、制备环境、使用设备和物料(3.9.2)。制备记录宜以电子记录为主,以手工纸面记录为补充(3.9.3)。传统的手工血液成分制备因其人工操作不准确,记录不及时、完整、有效、准确,多人完成成批血液制备追溯性差,已经逐渐被自动化成分制备设备及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所替代,自动化血液成分制备设备以及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血液成分制备过程中的应用和推广,有效的提高了血液制备质量,降低了输血风险,必将是加强血站质量管理的有效手段,也是缩短与国外成分血制备差距的必然趋势。
- 庄华曹伟春何亚琴
- 关键词:成分血手工纸输血风险质量管理
- 采供血机构丙型肝炎筛查方法探讨研究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与核酸检测联合应用在血液筛查中的意义。方法采用2种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剂对2010年6月~12月在常州地区采集的无偿献血标本进行抗-HCV检测,对酶免阴性、单试剂阳性标本做核酸检测,并送卫生部临检中心进行确认。结果24546份血液标本中,2种ELISA试剂检测单阳性标本57例,经核酸筛查均呈阴性,但经卫生部临检中心确认有8例抗-HCV为阳性,17例抗-HCV为不确定。两种ELISA试剂检测均呈阴性的标本,经核酸筛查有39例呈阳性,经确认有2例HCV RNA阳性。
- 何亚琴徐立庄华
- 关键词:丙型肝炎筛查方法试剂检测临检中心血液筛查
- 第3、4代HIV检测试剂在血液筛查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第4代与第3代HIV酶免检测试剂以及核酸检测试剂在血液筛查中的意义。方法用第4代与第3代HIV酶免检测试剂同时对常州市中心血站2010年度43 948份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样本进行HIV病毒初筛检测,2次酶免结果阴性的标本用罗氏COBAS AmpliSreenTMHCV/HBV/HIV测试系统进行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的追踪该献血者。结果第4代和第3代HIV酶免检测试剂检测有反应性的分别为38例和36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P>0.05),其中经市疾病控制中心确诊阳性均为9例;核酸检测出1例HIV阳性,3个月后2种HIV试剂检测、WB确诊检测及核酸检测均为阳性。结论酶免法检测HIV抗体与PCR法核酸检测HIV相比,在血液筛查方面会有漏检。
- 庄华张建伟何亚琴濮云峰
- 关键词:HIV酶免检测无偿献血核酸
- 常州地区开展无偿献血标本PCR检测的探讨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通过对常州地区无偿献血酶免筛查阴性的标本用PCR法检测核酸,探讨增加核酸检测对无偿献血血液筛查的必要性。方法应用罗氏COBAS S201检测系统,采用PCR法对常州地区无偿献血标本经2次酶免检测均为阴性的34 546例,进行HBV DNA,HCV RNA,HIV RNA混样检测,拆分阳性的样本送卫生部临检中心确诊。结果 34 546例酶免阴性标本中,经核酸检测阳性标本40例,经卫生部临检中心确诊33例阳性,其中HBV DNA阳性32例,HCV RNA阳性2例(同时HBV DNA也为阳性),HIV RNA1例,7例HBV DNA、HCV RNA、HIV RNA阴性。结论血站采用2次酶免进行病毒检测,仍有漏检情况,增加核酸检测可提高病毒检出率。
- 庄华何亚琴张建伟杨爱龙濮云峰
- 关键词:ELISAPCR隐匿性感染窗口期
- 核酸检测在筛查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中的应用被引量:15
- 2013年
- 目的探讨核酸检测在献血筛查乙型肝炎病毒中的意义。方法采用2种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剂对2011年1~12月在常州地区采集的无偿献血标本进行HBsAg检测,对酶免阴性、单试剂阳性标本做核酸检测。在核酸筛查阳性标本中,对核酸确认阳性但乙肝"二对半"检测均为阴性及核酸确认阴性的献血者进行追踪随访。结果 2011年共收集血液标本46 216份。核酸检测标本共17 220份,其中HBsAg酶免检测阴性标本17 215份,单试剂阳性标本5份;经核酸筛查HBV阳性26份,确认阳性20份,阳性检出率和确认阳性率分别为15.1/万和11.6/万,HBV ELISA漏检率为8.7/万。对符合条件的13份标本进行追踪检测,4例标本HBsAg阴性转阳性,2例标本HBV DNA追踪检测转阳性而HBsAg始终为阴性。结论血液筛查HBV,应用核酸检测可以提高检出灵敏度、缩短"窗口期",进一步提高血液安全。
- 何亚琴徐立杨爱龙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核酸血液筛查
- 全自动化酶免分析仪的拖带污染及应对措施
- 目的探讨全自动化酶免检测,强阳性标本拖带污染, 造成相连微孔标本的假阳性.方法对常州地区无偿献血者进行全自动加样、全自动酶免分析检测抗-HIV1/2、梅毒螺旋抗体、抗-HCV、HBsAg。结果抗-HIV1/2有1例强阳性...
- 何亚琴丁凤珍张建伟
- 文献传递
- 引进罗氏COBASs201核酸检测系统进行法定血液传染病病毒检测的报告(附18626例结果)被引量:1
- 2010年
- 张力超杨爱龙张建伟何亚琴
- 关键词:血液传染核酸检测病毒检测中心血站
- 费米全自动酶标分析系统常见故障及处理
- 目的探讨费米全自动酶标分析系统常见故障及其处理方法。方法按照费米全自动酶标分析系统操作规程, 进行酶标板的检测分析。结果吸液针、注液针堵塞、天气的潮湿、传输架轨道上障碍物、试剂仓底座有水分、酶标板的尺寸等因素均可以引起全...
- 闵志军张建伟何亚琴朱荐谢卫红
- 文献传递
- 冷沉淀不同制备方法的FⅧ得率比较
- 目的探讨去白全血新鲜冰冻血浆制备冷沉淀改进方法的质量。方法选取8 h内制备的新鲜冰冻血浆(FFP)120份,分成4组,每组30份,用4种不同方法制备冷沉淀,比较冷沉淀中FⅧ得率。结果方法3(新鲜冰冻血浆放置低温解冻箱融化...
- 何亚琴黄成垠曹锁春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