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
-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跗外侧皮瓣转移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分析
- 2017年
- 目的 探讨跗外侧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9年10月-2014年9月,应用跗外侧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11例.根据足的解剖学结构,设计以足背动脉为蒂的跗外侧动脉皮支穿出点为中心的皮瓣,皮瓣的足背外侧皮神经与手指指神经缝合,皮瓣的动脉与手指主要动脉吻合.足外侧供区取大腿外侧全厚皮片植皮修复.观察术后皮瓣成活情况、外形、色泽、感觉以及手指功能和供区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11例皮瓣全部成活,血运良好.供受区均Ⅰ期愈合.9例获随访,随访时间8个月~2年,皮瓣色泽逼真,外形不臃肿,触痛觉恢复,两点辨别觉7~9 mm,指间关节活动良好.足部供区无瘢痕挛缩,功能良好.结论 跗外侧皮瓣具有血管解剖恒定、皮瓣质量好等特点,是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
- 冯铁成范爱民何志张立亮
- 关键词:跗外侧皮瓣手外伤缺损显微外科技术
- 31例手指旋转撕脱离断伤断指的显微外科再植的治疗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手指旋转撕脱离断伤断指的显微外科再植治疗体会,为临床此类疾病的诊治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手指旋转撕脱离断伤断指患者31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的患者均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断指再植手术治疗。术后对手术过程进行评估,判断手术成功率并分析手术失败原因;术后定期随访对其断指再植后的功能情况进行评定。结果 31例患者术后评估成活例数为29例,成活率达到93.55%。患者术后随访资料完整术后40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9个月,按照断指再植相关功能评定标准评估:优18例,良11例,差2例,优良率93.55%。结论显微外科技术行断指再植在手指旋转撕脱离断伤断指患者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可以为临床此类患者创伤患者的治疗方法选择提供依据。
- 范爱民何志张立亮刘方刚
- 关键词:疗效观察
- 肌间沟联合腋路阻滞及尺神经沟神经阻滞用于断指再植手术的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肌间沟联合腋路阻滞及尺神经沟神经阻滞在断指再植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至2013年1037例实施断指再植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I组、II组、III组,其中I组仅行肌间沟神经阻滞,II组仅行腋路尺神经阻滞,III组联合使用肌间沟和腋路阻滞及尺神经沟神经阻滞。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情况、麻醉效果、镇痛维持时间、术后疼痛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III组患者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明显低于I组、II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III组患者镇痛维持时间明显大于I组、II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III组患者麻醉优良率为100%,I组和II组分别为89.9%,94.5%,由此可见III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I组和II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III组患者疼痛值在48h内均明显低于其它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肌间沟联合腋路阻滞及尺神经沟神经阻滞用于断指再植手术具有较好的阻滞及麻醉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范爱民张立亮何志冯铁成刘方刚
- 关键词:肌间沟尺神经沟断指再植手术
- 微型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
- 手部软组织缺损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常伴有血管神经、骨、关节、肌腱的外露,处理不当会严重影响手的功能及外形。微型皮瓣是指面积在2cm×4cm以下、蒂为微小血管神经或仅为微小静脉的一类皮瓣,用于修复手指或手部小的血管神经或小的...
- 曹师锋刘方刚范爱民何志
- 关键词:手部软组织缺损手部功能
- 文献传递
- 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在邻指甲床及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邻指甲床及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14年1月-2018年1月应用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邻指甲床及软组织缺损33例,缺损面积:1.0 cm×0.4 cm^2.0 cm×1.3 cm。结果33例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3个月时出现甲根处疼痛,经残甲修整术后疼痛消失。术后随访8~11个月,平均9.5个月。皮瓣颜色与周边皮肤软组织相近,质地良好,外观不臃肿,恢复触、痛觉,指间关节功能正常。皮瓣感觉S1~S3。皮瓣供区无瘢痕增生,无痛感,供区指功能正常。结论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具有血管解剖恒定、质地良好等特点,是修复邻指甲床及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 冯铁成陈春书柯荣军刘方刚崔玉明范爱民何志
- 关键词:外科皮瓣手指外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