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治国
- 作品数:4 被引量:179H指数:3
- 供职机构:美国芝加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股灾后应改进跌停板制度
- 2015年
- 6月13日以来,中国股市在短短三周之内经历了过山车式的暴跌:上证指数从5200点附近一路下滑到3400点左右,跌幅达到三分之一。
- 何治国王健余剑峰
- 关键词:灾后上证指数中国股市过山车暴跌跌幅
- 中国股市风险因素实证研究被引量:32
- 2001年
- 通过把 1995— 1999年中国股市收益率数据按照各种风险因素进行排序、分组 ,我们发现除了β可以对资产组合收益率高低做出解释以外 ,还存在另两个具有很强解释能力的风险因素 :市盈率倒数 (E/P)和帐面 /市值价值比 (BV/MV )。这个结果与 CAPM相去甚远。由于 E/P与收益率之间的关系并非线性(U状图形 ) ,故不能给投资者提供简便易行的指导 ;但 BV/MV却在 1995、1996两年中与收益率保持了很好的正相关性。进一步分析研究表明 ,β与 BV/MV严重正相关 ,而且当 BV /MV值不变时 ,β的变化并不能引起收益率的同向变动。因此 ,今后中国股市的风险度量指标应当包括 BV/MV值在内。
- 何治国
- 关键词:股票市场实证研究
- β值和帐面/市值比与股票收益关系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31
- 2002年
- 根据CAPM模型 ,β为通常收益率的解释因素 ,但自 80年代以来 ,这一结论受到挑战。Stattman(1 980 )等人发现帐面 /市值比对股票收益率有很强的解释力。本文运用中国股市 1 995- 1 997年的数据对 β和帐面 /市值比与收益率的关系和对其的解释力进行了实证检验 ,得出的结论是帐面 /市值比比 β对股票收益率有更强的解释力 ,并具体量化了二者的解释力程度。这一研究有助于深化人们对影响股票收益率的因素的认识 ,亦有助于投资者进行投资组合的决策。
- 朱宝宪何治国
- 关键词:股票市场实证分析
- 中国股市小公司效应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0
- 2001年
- 根据 CAPM 模型,β成为通常收益率的解释因素,但自8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发现β缺乏对收益率的解释能力。1981年班茨和其他学者发现“小公司一月份效应”,即小公司有一系统较高的收益,尤其是在每年的一月份。这一现象与传统的 CAPM 公式相背。本文以1995~1997年深沪两市286只股票的周均收益率对中国股市进行了检验,得出中国不存在小公司效应,但数据支持一月份效应,通过这一研究深化了对股市有效性的认识。
- 朱宝宪何治国
- 关键词:股票市场小公司效应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