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波 作品数:6 被引量:11 H指数:2 供职机构: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医药卫生 更多>>
EGFP-IgG4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表达 被引量:3 2007年 构建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和IgG4基因的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pMM-EGFP-IgG4/WG,转染至中华仓鼠卵巢细胞(Chinese HamsterOvary,CHO)中成功表达,并发出绿色荧光,证明pMM-EGFP-IgG4/WG是一种良好的生产分泌型外源融合蛋白的阳性对照. 郑立恒 许松梅 何波 张青 熊华辉 刘全胜关键词:CHO细胞 转染 小鼠分娩前后子宫IL-17A及24p3表达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2008年 选择雌性BALB/c小鼠作为动物模型,分别在未孕期、怀孕中期、分娩当天、分娩后一天和分娩五天5个不同时期剖取子宫和肝脏.RT-PCR检测不同时期IL-17A及24p3 mRNA在小鼠子宫及肝脏内的表达,HE组织染色检查淋巴细胞浸润程度.结果发现小鼠分娩前后IL-17A和24p3 mRNA在子宫内的表达呈正相关,两者可能参与了分娩前后子宫局部免疫炎症反应的调节. 宋桂芹 何波 王琛琛 梁素华 刘康 刘全胜关键词:子宫 地塞米松对LPS诱导的小鼠24p3 mRNA表达的影响 2009年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研究了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炎症中小鼠免疫器官脾脏和胸腺中24p3 mRNA含量的变化以及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DEX)对它的影响。结果表明,应急时相反应蛋白24p3不仅能被促炎症因素LPS还能被抑炎症因子DEX诱导,并且两者都呈时间依赖性的诱导24p3 mRNA的表达,但两者作用机制以及反应时间不同,DEX的作用较LPS缓慢。LPS和DEX共同作用时DEX起了主导作用,即24p3 mRNA的表达与地塞米松单独作用时趋势一致。DEX可能通过下调促炎症因子的表达来抑制由LPS诱导的应急时相反应蛋白24p3在炎症前期的高表达。24p3 mRNA的表达在胸腺和脾脏中无显著差异。 王琛琛 何波 宋桂芹 杨明理 熊华辉 刘全胜关键词:脂多糖 地塞米松 人IL35-IgG4(Fc)融合蛋白在CHO/DG44细胞中的稳定表达 被引量:2 2009年 本研究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人IL35-IgG4(Fc)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稳定转染CHO/DG44细胞并检测重组蛋白的表达。主要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从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的人髓性白血病细胞株KG-IcDNA文库中克隆EBI3和IL-12p35cDNA,重叠PCR法连接2个片段,并克隆到IgG4(Fc)-pOptiVECTM-TOPO载体上,对新构建的IL-35-IgG4(Fc)pOptiVECTM-TOPO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酶切、测序、PCR鉴定;脂质体法转染CHO/DG44细胞;RT-PCR检测转染结果,采用a-MEM-培养基筛选实验组细胞,对筛选的阳性克隆细胞再进行氨甲喋呤(Methotrexate,MTX)的加压筛选,ProteinG-Agarose纯化阳性克隆培养上清,免疫印迹检测目的蛋白表达。结果显示IL-35-IgG4(Fc)pOptiVECTM-TOPO表达载体稳定转染CHO/DG44细胞并获得阳性克隆;SDS-PAGE电泳得到一条与预期相对分子质量大小相符的蛋白条带;该蛋白能与羊抗人IgG4抗体特异结合。本实验获得了能够稳定表达具有稳定结构的IL35-IgG4(Fc)融合蛋白的CHO/DG44细胞株。 唐静 高闻达 张青 张大为 陈洋 何波 刘全胜关键词:重叠PCR 稳定转染 24p3及白细胞介素17A在自身免疫性肝炎中的表达 被引量:5 2007年 本研究以刀豆蛋白A(Con A)诱导AIH动物模型,研究24p3和IL-17A在AIH病理过程中的表达,发现24p3相对特异性地表达于炎症组织和免疫器官,证实了24p3在AIH中有特异表达并可能与免疫系统有关。 何波 高闻达 宋桂芹 王琛琛 杨明理 刘全胜关键词:肝炎 自身免疫性 白细胞介素17 EGFP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外源性EGFP基因转染修饰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 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的可行性。方法:用增强型荧光绿色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作为报告基因,以脂质体法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观察转染结果、表达情况及对靶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经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证实:成功地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实现了基因转染。结论: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在体外适宜的条件下进行长期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直接作为基因靶细胞,建立稳定表达EGFP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系具有可行性,为进一步做标记的MSCs细胞的移植研究奠定基础。 郑立恒 魏会平 许松梅 何波 杨明理 王黎明 刘全胜关键词:转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