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溪澄
- 作品数:26 被引量:359H指数:10
- 供职机构:广州市气象局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历史地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21世纪以来广州强降水的若干变化特征被引量:9
- 2020年
- 基于广州国家和区域自动观测站的分钟、小时降水观测数据,分析了21世纪以来广州强降水事件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1世纪以来广州年降水量、大雨日数、暴雨日数均呈明显增加趋势,即强降水发生概率增加。同时短历时强降水极值和频次比长历时降水增强、增多趋势更加显著。空间上,全市有5个短时强降水中心,其中4个与地形强迫作用有关,1个则与城市"雨岛"效应有关。时间上,短时强降水事件集中出现在汛期,且在汛期的降水集中期增多,降水间歇期减少,午后至傍晚是短时强降水的高发期。局地性、突发性和增长性是广州短时强降水事件的主要特征。
- 王婷谌志刚何溪澄
- 关键词:气候学短时强降水
- 台风“森拉克”的数值模拟研究:海洋飞沫的作用被引量:16
- 2004年
- 台风作为一种在海洋上生成和演变的强烈天气现象,除了环境流场、自身结构以及地形等因子对它产生影响外,海气间的热量动量交换也是台风演变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子。台风期间在海气界面生成大量海洋飞沫,这些飞沫在台风边界层的蒸发必然对海气之间的通量传输过程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台风本身的演变。文章将海洋飞沫参数化引入大气中尺度模式中,对2002年16号台风“森拉克”的演变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引入海洋飞沫参数化方案,可使台风期间海气界面的潜热通量增加50%,10m层风速最大值增加30%,从而使模拟台风的强度明显增加,使模拟结果更趋于合理。因此,在台风数值模拟和预报中考虑海洋飞沫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 黎伟标何溪澄唐洁
- 关键词:台风海洋飞沫海气通量
- TOVS中热带气旋结构及其在数值预报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02年
- 利用TOVS资料分析了2000年几个热带气旋的结构,发现与经典概念模型所描述的结构有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1)在水平结构上,非对称结构呈多样性,高度场的低层低值中心(或高层高值中心)与温度场的高值中心并不一定重合;(2)在垂直结构上,高度场的低层低值距平与高层高值距平的配置也呈多样性,特别是存在上、下层距平中心倾斜,或高层只是处于高压区的边缘,不存在明显的高值距平中心与热带气旋相对应。 还参照TOVS中的热带气旋结构,进行了修订热带气旋数值预报模式系统中人造台风模型(台风BOGUS)结构的研究,发现修订后的台风BOGUS能够更好地与环境场协调,并且能对热带气旋的路径预报取得较好的效果。这一方面说明了台风BOGUS的结构对其路径预报有较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说明利用TOVS资料中的热带气旋结构能改善热带气旋路径预报。这也为台风BOGUS的修订和发展提供了依据。
- 万齐林何溪澄
- 未来十年自然灾害对广州经济发展影响的对策
- 吴智文丘传英唐碧海曾俊良何溪澄
- 该课题运用系统工程、灾害地理学、哲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理论与方法,在全面回顾了广州百年灾害史、分析了广州安全减灾的现状和灾害对广州经济发展影响后,提出11大对策(27条建议)。该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 关键词:
- 民国时期的中山大学天文台和广州市气象台被引量:2
- 2019年
- 如果不计香港天文台的话,广州市气象台是抗日战争前我国华南地区最大的气象专业机构,当时广州市气象台的主要业务有地面观测、施放测风气球、观测资料整编出版、收发气象报文、天气预报、公众服务、航空服务等事项。
- 何溪澄冯颖竹
- 关键词:香港天文台气象台民国时期
- 民国时期岭南大学的气象观测被引量:1
- 2016年
- 气象观测场位于岭南大学校园中轴线的东侧。一个边长9m的方形草棚内设有气温自记仪、气压自记仪、湿度自记仪和土壤温度自记仪等设备。
- 冯颖竹何溪澄
- 关键词:气象观测大学校园民国时期岭南观测场气温
- ENSO暖冷事件下东亚冬季风的区域气候模拟被引量:20
- 2007年
- 选取强E1 Nino年(1997/1998年)和强La Nina年(1998/1999年)作为个例,利用中国国家气候中心水平分辨率为60km的区域气候模式(RegCM—NCC)对东亚冬季风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模式不仅从500hPa东亚大槽、副热带高压、地面蒙古冷高压和850hPa东亚风场等方面,模拟出两年冬季风系统的不同特征,而且也模拟出与ENSO事件密切联系的大气低层环流的明显差别,表明区域气候模式对ENSO暖、冷事件下东亚冬季风的差异有较好的模拟能力。数值模拟也能够再现中国南海、菲律宾群岛以东的西太平洋和盂加拉湾3个主要的冷涌区,以及在两年不同海温和环流背景下冷涌发生的频数变化。分析还表明,模拟结果能较好地反映两年冬季中国气温的空间分布特征,模拟出的冷空气过程、最冷时段出现时间与实际基本相符,模拟的主要降水带位置也与实况接近,特别是能够较好地模拟出中国南方地区1997/1998(1998/1999)年冬季异常多(少)的降水量。虽然数值模式的总体性能是较为满意的,但也发现在形势场的模拟中存在1998/1999年冬季东亚大槽模拟偏深和东亚沿海海平面气压梯度偏大等不足,需进一步加强对模式物理过程的研究。
- 何溪澄李巧萍丁一汇何金海
- 关键词:冬季风ENSO事件区域气候模式
- ENSO事件对东亚冬季风影响的研究
- 本论文通过个例诊断、统计分析和数值模拟,着重研究了在El Nino和LaNina事件下,东亚冬季风的环流异常特征和区域气候模式的模拟能力,主要结论概括如下:
(1)ENSO事件及与之相关的东亚地区环流异常足造成...
- 何溪澄
- 关键词:冬季风ENSO事件区域气候模拟气象学
- 东亚冬季风对ENSO事件的响应特征被引量:60
- 2008年
- 基于美国NOAA在ENSO诊断分析中使用的海洋Nino指数(Oceanic Nino Index,简称ONI),将1950~2005年冬季分成强El Nino、强La Nina、弱El Nino、弱La Nina和没有发生ENSO事件5类,用分类合成方法研究了冬季东亚大气环流对ENSO事件的响应。结果表明,在低纬度,大气环流对ENSO事件的响应具有较明显的准线性特征,即大气对海洋暖事件与冷事件的响应大致是反位相的,对弱ENSO事件的响应与强ENSO事件相似但强度较弱。中高纬度大气环流与ENSO事件也有一定的联系,但同等强度暖事件与冷事件下大气环流距平场上的系统分布没有呈现明显的反位相,表明大气对海温异常的响应是复杂的。强El Nino事件时大气的响应信号显著,主要表现在东亚中高纬西风气流增强,亚洲北部地区气温偏高,距平风场上的切变线从长江中下游向东伸展,菲律宾海距平反气旋西北侧的偏南气流和南支槽前西南气流加强,其共同作用使南海和中国东南沿海出现显著的偏南风距平;强La Nina事件时,长江中下游向东伸展的脊线不明显,中国南方至南海处于偏北风距平区,但通过统计检验的范围减小;弱El Nino事件时,菲律宾海距平反气旋西北侧的西南气流偏东,与南支槽前西南气流分开,使得华南和南海的偏南风距平没有强El Nino时显著;弱La Nina事件时,西风带纬向气流减弱,亚洲北部地区气温偏低。对ONI指数与亚洲北部温度指数(NTI)的散点图的分析显示,9个强El Nino冬季中有8年亚洲北部温度距平偏高,7个弱El Nino冬季中只有1年温度偏高;8个强La Nina冬季有4年温度偏低,12个弱La Nina冬季中有11年温度偏低;亚洲强暖冬和强冷冬的发生与ENSO事件的联系不紧密。
- 何溪澄丁一汇何金海
- 关键词:冬季风ENSO事件统计分析
- 广东省中尺度监测预警应用系统
- 薛纪善罗勇何溪澄闫敬华许永锞庄旭东肖文名
- 该课题建立了广东省雷电定位系统,可实时收集广东省电力部门布设的闪电定位资料网资料。完成了灾害性天气报告即分发系统。研制了广东省前汛期0-12小时强对流天气预警方法。该系统有预警、警报、指挥三个部分组成。从200年5月起,...
- 关键词:
- 关键词: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