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立敏
- 作品数:14 被引量:101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军队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微囊化胰岛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2
- 1999年
- 采用Sun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PA)微囊制作技术,分别包裹大鼠胰岛和胰岛素分泌细胞系,移植于糖尿病小鼠腹腔。结果表明APA微囊化大鼠胰岛或胰岛素分泌细胞移植,均可使糖尿病小鼠血糖降低至接近正常水平达3周至110天;移植微囊无明显的组织学反应。证明该APA微囊化胰岛细胞移植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微囊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免疫隔离作用。为进一步发展生物型人工胰岛奠定了基础。
- 李崇辉何立敏罗芸张莉李新建崔忻刘成贵潘长玉薛毅珑
- 关键词:胰岛移植糖尿病微胶囊APA
- 微囊化牛嗜铬细胞移植于脊髓蛛网膜下镇痛作用的研究被引量:43
- 1999年
- 采用微囊化牛嗜铬细胞(BCC)异种移植于大鼠和癌痛病人脊髓蛛网膜下方法,观察BCC镇痛作用和海藻酸钠-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PA)微囊对异种移植物的免疫保护作用。结果显示,移植后微囊组和非微囊组大鼠基础热痛阈和尼古丁激发热痛阈明显升高;微囊组80%受试鼠的镇痛作用持续时间超过270天。将微囊化BCC植入8例癌痛病人脊髓蛛网膜下,除1例镇痛效果不明显外7例缓解,减少或停止使用止痛药,镇痛作用持续时间>60天。表明BCC异种移植于脊髓蛛网膜下可产生明显的镇痛作用,APA微囊具有良好的免疫隔离作用。
- 何立敏薛毅珑黎立张莉王振福李新建崔忻李留树王捷朱建华
- 关键词:嗜铬细胞异种移植
- 微囊化大鼠胰岛异种移植于糖尿病小鼠的实验观察被引量:13
- 1999年
- 目的:观察海藻酸钠-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PA)微胶囊对异种胰岛组织移植的免疫隔离作用。方法:采用SUN氏APA微胶囊技术包裹大鼠胰岛细胞团,移植于链脲霉素(STZ)诱发的糖尿病模型小鼠腹腔。结果:糖尿病组小鼠及植入空囊或注射生理盐水的对照组小鼠血糖无明显变化;用微胶囊包裹及未包裹的大鼠胰岛异种移植于糖尿病小鼠腹腔内,移植后血糖明显下降9~12mmol/L,未包囊胰岛移植组受试鼠血糖降低仅维持2~3d,微囊化胰岛移植组血糖下降可持续110d。移植后1个月从腹腔回收的微囊胰岛呈圆型,表面光滑,无明显的纤维组织包绕,囊内胰岛DTZ染色呈桔黄色。结论:采用SUN氏静电APA微胶囊制作技术制作的胶囊,可明显延长大鼠胰岛作为异种移植物在小鼠体内的存活时间,表明这种微囊具有较好的免疫隔离作用和生物相容性。
- 何立敏薛毅珑张莉李新建崔忻刘成贵潘长玉
- 关键词:微囊异种移植糖尿病异种移植
- 蛛网膜下植入微囊化牛肾上腺嗜铬细胞对癌痛患者脑啡肽含量及镇痛作用的影响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了解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微囊化牛肾上腺嗜铬细胞(APA-BCC微胶囊)植入癌痛患者脊髓蛛网膜下产生镇痛的同时对脑脊液中内源性阿片肽类物质含量的影响。方法:将APA-BCC微胶囊注射入晚期癌症并伴有中、重度疼痛患者的腰段脊髓蛛网膜下腔内;分别采取移植前、移植后6~8d的脑脊液,部分患者又采取了移植后13~17d的脑脊液;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脑脊液中亮氨酸脑啡肽(L-EK)、β-内啡肽(β-EP)、强啡肽(DynA)的含量。结果:与移植前比较,移植后患者脑脊液中L-EK的含量明显升高,其中移植剂量为1.0×107时,升高最为显著;而移植后脑脊液中β-EP和DynA的含量无明显改变。结论:APA-BCC微胶囊植入对癌痛患者的镇痛效应可能与脑脊液中L-EK的含量升高有关。
- 薛毅珑郭水龙罗芸何立敏李留树王祖良崔忻张伟京肖秀斌
- 关键词:癌痛脑啡肽镇痛
- 一种新的人工微囊化肾上腺器官及其用途
- 一种新的人工微囊化肾上腺器官及其用途,由家畜肾上腺体经细胞分离、纯化培养,采用细胞微囊化免疫隔离技术制得,其特征是:它由生物相容性微囊包裹糖皮质激素分泌细胞、嗜铬细胞和囊基质液而成;微囊外径0.15-0.3mm,囊中两种...
- 黎立何立敏王湛博张莉
- 文献传递
- APA-BCC微胶囊蛛网膜下植入对癌痛病人的镇痛效应被引量:14
- 2005年
- 目的:观察脊髓蛛网膜下腔植入APA-BCC镇痛微胶囊对癌痛病人的镇痛效应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不同剂量的海藻酸钙-聚赖氨酸-海藻酸钙微胶囊包裹的牛肾上腺嗜铬细胞(APA-BCC微胶囊)按常规腰穿的方法注入10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的腰段脊髓蛛网膜下腔内.按数字分级法(NRS)评定疼痛程度的变化并记录止痛药使用情况;按WHO分级法评价不良反应;按孙燕等指标评价生活质量.结果: (1)APA-BCC注射后0.5~5天,在停用、减量和/或降级使用其它镇痛药的情况下,其镇痛的有效率(CR+PR)为84%、总有效率(CR+PR+MR)为96%,镇痛程度显著优于药物组.(2)1至2次使用后镇痛持续时间为9~220天,明显长于现有镇痛药.(3)APA-BCC治疗后,癌痛病人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显著提高.(4)APA-BCC注射后,除部分病人出现与常规蛛网膜下腔注射相近的轻度不良反应外,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肝肾功能、外周血象和免疫功能无明显变化.但单次使用1.5剂量时,2例患者出现了难以耐受的下肢震颤和背部沉重压迫感等重度不良反应.结论: APA-BCC微胶囊植入脑脊液内对癌痛病人具有明确的长效镇痛作用.
- 薛毅珑罗芸徐龙河高宇红何立敏崔忻李雁凌郭水龙李新建田磊潘静坤孙燕罗健张伟京李留树邸立军张树才王杰军
- 关键词:癌症疼痛嗜铬细胞免疫隔离镇痛效应微胶囊病人
- 羊蛛网膜下植入APA微囊化牛嗜铬细胞脑脊液亮氨酸脑啡肽和儿茶酚胺含量的变化
- 2002年
- 目的 :了解APA微囊化牛嗜铬细胞 (APA BCCs)蛛网膜下植入引起正常羊脑脊液中儿茶酚胺 (cate cholamine ,CA)和亮氨酸脑啡肽 (leucine enkephalin ,L EK)含量的变化 ,分析APA BCCs移植镇痛的可能机制及APA微囊的免疫保护效应。方法 :以手术方法分别将APA BCCs、BCCs或空微囊植入正常羊脊髓蛛网膜下 ,测定移植前后不同时间羊脑脊液中去甲肾上腺素 (norepinephrine,NE)、肾上腺素 (epinephrine ,E)和L EK的含量。结果 :与移植前羊脑脊液中NE、E和L EK的水平相比 ,空微囊植入未能升高 ;BCCs植入可在 7d内升高 ;APA BCCs植入可明显升高超过 2 8d(P <0 0 5 )。结论 :蛛网膜下植入BCCs能显著升高宿主羊脑脊液中CA和L EK的水平 ,这可能与BCCs蛛网膜下移植的镇痛效应有关 ;APA微囊包裹有利于BCCs在异种动物体内较长期地分泌镇痛物质。
- 郭水龙薛毅珑崔忻李新建罗芸何立敏
- 关键词:亮氨酸脑啡肽儿茶酚胺嗜铬细胞微囊
- 大鼠胰岛的分离和纯化被引量:7
- 1998年
- 目的:改进分离与纯化方法,以获得较高纯度和活力的大鼠胰岛。方法:用改良的酶法分离、Dextran梯度法纯化大鼠胰岛。用DTZ法判定胰岛纯度;用AO/PI法判定胰腺存活率;用大鼠胰岛移植于STZ糖尿病小鼠法判定其功能。结果:雌、雄性SD和Wistar大鼠间胰岛形态无明显差异。Ⅴ型和Ⅺ型胶原酶对大鼠胰岛分离效果相似;分离以0.1%胶原酶分次消化、作用30min为宜,细胞存活率达90%。纯化用22%—16%—14%—9%梯度所获得胰岛的纯度>90%。胰岛移植于糖尿病小鼠可使其血糖从移植前的(26.70±2.53)mmol/L降低至(13.98±3.92)mmol/L,维持2~3d。结论:所改进的制备方法可获得较高纯度和活力的大鼠胰岛。
- 薛毅珑何立敏崔忻张莉张莉张莉
- 关键词:细胞分离糖尿病胰岛移植
- 微囊化牛肾上腺嗜铬细胞脊髓蛛网膜下移植治疗17例癌痛病人的初步观察
- 目的:观察海藻酸钠-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PA)微囊化牛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BCC) 异种移植对癌痛病人的镇痛效应、作用时间及毒副作用。方法:17例中、晚期恶性肿瘤疼痛病人,年龄33-75岁;女性12例,男性5例。肿瘤为...
- 薛毅珑何立敏李留树王捷王振福李新建张莉崔忻朱建华罗芸钟大光李雁凌
- 关键词:BCC牛肾上腺嗜铬细胞微囊化
- 文献传递
- 微囊化牛肾上腺嗜铬细胞脊髓蛛网膜下移植治疗慢性疼痛患者的初步观察被引量:22
- 2000年
- 目的 观察海藻酸钠 -聚赖氨酸 -海藻酸钠 (APA)微囊化牛肾上腺嗜铬细胞 (BCC)异种移植对慢性顽固性疼痛患者的镇痛效应、作用持续时间及毒副作用。方法 用Sun氏微囊制作法将BCC包裹于APA微囊内 ,用常规腰穿法将 5ml微囊化BCC(5~ 7)× 10 6悬液注入患者L3~ 5蛛网膜下。结果 2 0例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在 1或 2次注射后 ,疼痛迅速减轻 ,疼痛缓解率为 90 %。在未用任何免疫抑制剂的条件下 ,其中 3例停用镇痛药时间超过 2 0 0d。结论 APA微囊化BCC异种移植于慢性疼痛患者脊髓蛛网膜下 ,可安全、迅速、长时间、有效地发挥镇痛作用。
- 薛毅珑何立敏李留树王捷王振福李新建张莉崔忻朱建华罗芸钟大光李雁凌
- 关键词:慢性疼痛BCCA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