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育兰
- 作品数:10 被引量:92H指数:4
- 供职机构:湖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长沙市科技局基金长沙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互联网+居家照护平台在肿瘤患者PICC导管延续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62
- 2019年
- 目的探讨互联网+居家照护平台在肿瘤患者PICC导管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3—12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住院的173例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居家组,其中对照组92例,居家组81例。对照组予常规延续护理服务,居家组通过关注互联网微信公众号构建的居家照护平台予以包括护士上门导管维护、个性化健康教育等延续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自置管至拔管期间导管维护例数和频次、患者PICC日常维护知识水平及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居家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10,P<0.05);居家组导管维护缺失例数和频次低于对照组,PICC家庭日常维护知识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互联网+居家照护平台的PICC肿瘤患者延续护理服务具有可行性、实用性,患者可以获得安全、同质、连续的居家PICC延续护理服务,值得推广。
- 秦月兰石小毛何育兰刘智群
- 关键词:肿瘤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延续护理互联网
- 腔内心电图技术在肿瘤化疗患者上臂植入式输液港中的运用
- 2024年
- 目的 探讨腔内心电图技术在肿瘤化疗患者上臂植入式输液港中的应用价值,为后续开展相关临床操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1月在长沙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肿瘤科化疗的患者24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0例。对照组在超声引导下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根据体外测量法估算导管长度后行X线检测确认导管尖端位置,由医生在上臂皮下埋入输液港。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后,应用腔内心电图根据P波的变化确认定位导管尖端位置,由医生在上臂皮下埋入输液港。观察两组患者置港成功时间、维护时间以及置管费用、置港舒适度和置管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患者置港成功时间、维护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置管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置港过程中对简单活动的影响程度及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较X线摄片的优势,腔内心电图技术可有效辅助植入上臂输液港,减少置港成功时间、维护时间及置港费用,提升患者的舒适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此方法简单易行、治疗成本低、安全性高。
- 何育兰赵颖王芬胡立珍曾庆玲
- 关键词:肿瘤患者化学治疗
- 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对提高中晚期肿瘤患者自我效能及希望水平的效果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探讨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对中晚期肿瘤患者自我效能及希望水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来本院治疗的96例中晚期的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模式的护理,观察组进行家属参与模式的护理,并于治疗1个月、2个月后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前与护理后的生存质量评分、自我效能感评分以及希望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后1、2个月生存质量、自我效能感以及希望水平的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对提高中晚期肿瘤患者自我效能及希望水平的效果非常好,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意识和生活水平,改善患者的生存状态。
- 何育兰
- 关键词:护理肿瘤自我效能
- 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护理
- 2009年
- 目的:探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我院对52例患者采用此法治疗的护理。结论:我们在临床上采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简化治疗手段、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 何育兰
- 关键词:胸腔积液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护理
- 疼痛专科护理对恶性肿瘤癌痛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癌痛患者采用疼痛专科护理对其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04例恶性肿瘤癌痛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由疼痛专科护理小组对患者进行护理。护理3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疼痛程度以及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综合医院成立疼痛专科护理小组,对恶性肿瘤癌痛患者给予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癌痛治疗认知度,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有效控制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何育兰黄利华
- 关键词:负性情绪
-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术的健康教育与护理
- 2008年
-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经股动脉穿刺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术的运用与作用。【方法】对48例经股动脉穿刺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患者实行及时、全面、准确的健康教育与护理。【结果】健康教育的实施有助于手术顺利进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及时、全面、准确的健康教育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中是十分必要的。
- 何育兰
- 关键词:手术后并发症
- 互联网背景下PICC导管维护居家护理模式构建与实证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观察互联网背景下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维护居家护理模式的构建,并进行实证研究。方法选择湖南省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行PICC置管的40例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实施院内常规护理的同时,建立基于互联网的PICC导管居家护理模式进行联合干预;并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12月收治的40例行PICC置管、实施院内常规护理肿瘤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干预3个月后,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干预期间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患者返院维护费用及护理支出费用;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PICC导管自我管理能力(较好13例,中等25例,较差2例)优于对照组(较好3例,中等27例,较差10例)(Z=3.393,P<0.01);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00%vs 22.50%,P<0.05);返院路费及维护费用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87.50%vs 65.00%,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支出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联网背景下PICC导管维护居家护理模式的构建及实证研究有助于改善肿瘤患者PICC置管安全性,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导管维护相关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且实施该护理模式不会增加护理支出费用。
- 朱秀英石小毛陈国英邓璀敏何育兰胡进辉禹艳群周威
- 关键词: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互联网居家护理静脉炎护理费用满意度
- PICC质量控制及安全管理在预防并发症中的作用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质量控制及安全管理在预防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制定PICC质量控制及安全管理体制,将化疗需要长期置管的80例肿瘤患者依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导管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 PICC质量监控。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置管操作时间(33.5±4.77)min ,显著短于对照组(57.5 ± 7.55)min ,置管出血量(0.41 ± 0.12)mL显著少于对照组(1.73 ± 0.3)mL ,一次置管成功率84.15%显著高于对照组55.73%( P <0.01),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中无深静脉血栓与导管阻塞发生,显著低于对照组的(例次率)4%与10%( P<0.05)。观察组静脉炎发生例次率为10%,低于对照组30%;感染发生例次率为2.5%,低于对照组6%( P<0.05)。穿刺点渗血在两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PICC的质量控制及安全管理可有效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
- 王芬何育兰蒋小艳周金艳
- 关键词:导管插入术安全管理
- 住院白血病病人化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了解化疗对住院白血病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86例住院白血病病人接受化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接受化疗后的白血病病人在生活质量总分、生理及心理维度平均得分显著高于化疗前,但生活质量总分及生理维度平均分仍显著低于常模(P<0.001)。[结论]住院白血病病人接受化疗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但仍低于常模,仍应重视白血病病人的健康需求。
- 李芳何育兰田馨怡王芬陈武朝
- 关键词:白血病生活质量化疗
- 超声引导下的PICC置管在乳腺癌化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采用塞丁格穿刺法置管技术引入到乳腺癌化疗中对患者临床效果的作用。方法采取回顾分析与查阅患者病历资料的统计方法,从我科近一年(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所收治的乳腺癌化疗行置管操作患者中选取80例,根据当时实施方法的不同,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8例患者实施的是传统穿刺方法,观察组42例患者使用的则是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方法。之后分别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穿刺成功率、患者满意度等方面数据指标。结果观察组42例患者与对照组38例患者进行比较,在机械性静脉炎方面,观察组发生率为2.38%,而对照组则高达15.79%,差异显著(P<0.05);在置管成功率统计方面,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高达92.86%,总成功率为100%,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超声引导下对乳腺癌行PICC置管非常可行,操作性极高,临床效果显著。
- 邓璀敏何育兰
- 关键词:超声引导PICC置管乳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