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力

作品数:8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武汉市武昌区教育局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6篇教育
  • 5篇中小学环境
  • 5篇小学环境
  • 5篇课程
  • 4篇岛屿
  • 4篇地理
  • 4篇教育课
  • 4篇教育课程
  • 4篇环境教育
  • 3篇生物学
  • 2篇生物学检测
  • 2篇教学
  • 1篇云台
  • 1篇藻类
  • 1篇藻类生长
  • 1篇照相机
  • 1篇生长速率
  • 1篇生活污染
  • 1篇数码
  • 1篇数码图像

机构

  • 8篇武汉市武昌区...
  • 4篇武汉大学
  • 1篇武汉市环境保...

作者

  • 8篇余力
  • 2篇潘万惠
  • 2篇杨裕民
  • 1篇李华颖

传媒

  • 2篇华中昆虫研究
  • 1篇环境教育
  • 1篇生物学通报
  • 1篇生物学教学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微型水体生态箱
2004年
就像“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样,用PFU(海绵塑料块)中的一滴水,也可反映水体所包含的全部原生动物。PFU造价低廉,可投入任何受测试的水域,所需实验费用也极少,不需染色装片及相应药品,非常适合中小学的环境教育的研究性学习内容。以下两个关于水环境检测的教案,值得我们一试。
余力姜茜武娅玲
关键词:教案环境教育教学方式
运用地理岛屿生态学设计中小学环境教育课程的策略
在中小学生环境教育实践课中,检测污染对环境的破坏程度、自然对污染的修复能力等是非常必要的课题。实际生活中,这些污染物往往是非单一的。中小学生所具备的知识能力和中小学的仪器设备,又不可能作精密的分析。还有检测某植物的去污染...
余力李华颖杨裕民武娅玲刘嫚瞿双清万婷曾红
文献传递
运用地理岛屿生态学设计中小学环境教育课程的策略
2012年
在中小学生环境教育实践课中,检测污染对环境的破坏程度、自然对污染的修复能力等是非常必要的课题。实际生活中,这些污染物往往是非单一的。中小学生所具备的知识能力和中小学的仪器设备,又不可能作精密的分析。还有检测某植物的去污染能力的大小,要在科学的量化水平上评判,这还需要模拟环境。这些都是中小学生环境教育实践课中急需教师应对的问题。承蒙学会厚爱,在我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中发表了笔者的'用生物学检测技术设计环境教育课程的策略'(余力、潘万惠、李华颖、杨裕民等)。
余力李华颖杨裕民武娅玲刘嫚瞿双清万婷曾红
关键词:课程教育
昆虫学与中小学环境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
本文在分析目前环境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基础上,论述了利用开发昆虫学科学实验,作为环境教育课程资源的可能性及必要性,以期为中小学教师进行环境教育提供参考。
余力
关键词:环境教育昆虫学课程资源教学设计师
文献传递
运用地理岛屿生态学设计中小学环境教育课程的策略探讨
贯彻施行《中小学环境教育指导指南》,给生物学科教师带来了新的课题和平台。本文探讨生物学教师在进行环境教育中,运用地理岛屿生态学理论和生物学检测技术,来设计环境环境教育课程的几点策略。借此给自编环境教育校本课程设计师提供借...
余力李华颖杨裕民瞿双清刘嫚李朝晖胡红梅
关键词:环境教育生物学检测
文献传递
运用地理岛屿生态学设计中小学环境教育课程的策略探讨
2013年
贯彻施行《中小学环境教育指导指南》,给生物学科教师带来了新的课题和平台。本文探讨生物学教师在进行环境教育中,运用地理岛屿生态学理论和生物学检测技术,来设计环境环境教育课程的几点策略。借此给自编环境教育校本课程设计师提供借鉴。
余力李华颖杨裕民瞿双清刘嫚李朝晖胡红梅
关键词:环境教育生物学检测
利用“玻片生态岛”测定水体藻类的生长速率被引量:2
2009年
1实验意义 无锡太湖和昆明滇池水体藻类暴发,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危害,引起了大众对水体污染的关注。现在,水体污染源的重头正从工业污染逐渐转移到生活污染和农业污染。例如,武汉市东湖周边20万居民,以每户每月1kg洗衣粉计,向东湖排放的洗衣粉就达600t/年洗衣粉。通过实验,可观察到洗衣粉会给自然水体造成部分危害。藻类生长在水体中受气温、营养化程度、食藻动物的摄食等因子的影响。这些对防止水体藻类爆发,寻找改善水质途径至关重要。
余力潘万惠李华颖
关键词:水体污染源藻类生长生长速率玻片生活污染
自制“显微镜照相云台”
2008年
《生物学通报》(2007—12.P49)登载曹西南等的“用家用数码照相机直接经显微镜目镜摄取高质量的数码图像”,该文阐述了可用家用数码照相机从显微镜目镜摄取高质量的数码图像。笔者在获取照片实践时,还加入了一个“接口”,使用起来更方便。(图1)这里介绍笔者的“小发明”,供大家参考。
余力潘万惠朱迎宪武娅玲
关键词:数码照相机显微镜云台数码图像生物学目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