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涛

作品数:69 被引量:1,094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7篇天文地球
  • 30篇环境科学与工...
  • 20篇农业科学
  • 4篇文化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1篇土壤
  • 17篇地球化
  • 17篇地球化学
  • 12篇重金
  • 12篇重金属
  • 10篇重金属元素
  • 10篇金属元素
  • 7篇有机碳
  • 6篇影响因素
  • 5篇生态地球化学
  • 5篇土壤有机
  • 5篇土壤有机碳
  • 5篇污染
  • 5篇化学特征
  • 5篇
  • 4篇地球化学评价
  • 4篇地球化学特征
  • 4篇生态地球化学...
  • 4篇水稻
  • 4篇土壤酸化

机构

  • 61篇中国地质大学...
  • 8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中国地质科学...
  • 3篇四川省地质调...
  • 3篇中国地质调查...
  • 2篇江苏省地质调...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国土资源
  • 1篇海南省地质调...
  • 1篇湖南省国土资...
  • 1篇吉林省地质调...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宁夏回族自治...

作者

  • 69篇余涛
  • 65篇杨忠芳
  • 35篇侯青叶
  • 21篇夏学齐
  • 16篇冯海艳
  • 7篇宗思锋
  • 7篇汤奇峰
  • 5篇陈家玮
  • 4篇杨琼
  • 3篇成杭新
  • 3篇李娟
  • 3篇张娇
  • 3篇杨志斌
  • 3篇周国华
  • 3篇周墨
  • 3篇唐庆
  • 3篇柳青青
  • 3篇汪媛媛
  • 2篇奚小环
  • 2篇朱翠娟

传媒

  • 16篇现代地质
  • 14篇地学前缘
  • 5篇地质通报
  • 4篇矿物岩石地球...
  • 3篇中国地质教育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物探与化探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中国岩溶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环境化学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实验室研究与...
  • 1篇生物技术进展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3
  • 11篇2012
  • 8篇2011
  • 1篇2009
  • 8篇2008
  • 10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农田生态系统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的示范研究:以成都经济区土壤Cd为例被引量:32
2008年
选择成都经济区作为典型研究区,以Cd为代表,在生态地球化学填图的基础上开展农田生态系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的示范性研究。布置采集了58个大气干湿沉降、86个化肥、121个灌溉水、276个农作物样品,分析和计算了Cd等重要元素的含量和通量。结果显示,研究区局部地段地表土壤Cd环境质量较深部有恶化之势,部分水稻籽实Cd含量已超过无公害食品标准;大气干湿沉降物输入到农田生态系统中的Cd平均通量为17.76g/(hm^2·a),占总输入通量的85.20%,是研究区外源Cd的主要输入途径;下渗水(2.34g/(hm^2·a))和作物收割(1.87g/(hm^2·a))是Cd的主要输出途径;全区外源输入Cd可使土壤中的Cd含量以0.006mg/kg的年速率递增;在Cd输入一输出通量不变的情况,预测未来20a研究区三级土壤面积将增加2~3倍,适耕土地面积将全面缩小;研究区因酸雨沉降和施肥等因素使土壤pH值下降的平均速率为0.106a^-1,其中化肥施用的贡献率为89.62%。预警研究显示,目前研究区95%的水稻生产是安全的,但预测20a后研究区土壤质量退化明显,近70%安全土壤等级降为一般土壤,须报警土壤面积也将由目前的不足4%快速上升至27%。
杨忠芳侯青叶余涛陈家玮夏学齐黄勇李括
关键词: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农田生态系统CD
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核心与对策被引量:71
2005年
生态地球化学是地学与土壤学、农业、环境学和生态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产生的新学科,是地球化学领域新的发展方向。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是在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基础上,针对影响流域/区带生态系统安全性的元素异常而开展的一项评价和研究工作。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获得的海量高精度地球化学数据,可为环境质量评价提供背景值、为土地的质量和生态管护提供地球化学依据;调查还发现了一系列影响流域生态安全性的元素异常,针对异常元素分布特征,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将开展异常元素追踪和成因甄别、生态效应评价和生态系统安全性的预警预测等项评价和研究工作。文章论述了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成果,介绍了区域地球化学评价的思路,阐述了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杨忠芳奚小环成杭新周国华陈德友张建新袁晓军冯海艳陈家玮刘爱华汤奇峰余涛
关键词:生态效应评价
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数据统计处理原则及方法研究
<正>土壤中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影响因素众多,除和元素本身的地球化学性质有关外,土壤pH、 TOC等理化性质都会对元素的行为产生影响。通过代表性样品的大量统计研究,总结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的控制因素,建立元素全量与分量间的关系...
杨忠芳余涛冯海艳侯青叶宗思锋
关键词:数据统计
文献传递
重金属元素摄入总量与健康安全评估——以湖南洞庭湖地区为例被引量:11
2008年
粮食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水平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和社会安定与发展,是粮食安全性的重要反映。以洞庭湖产粮区系统采集的180套水稻、120件蔬菜样品为基础,采用相关标准分析、评价了样品中Cd、Hg、Pb、As等重金属元素的分布情况和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以稻米为主食的每人日摄入量中,Hg、Pb均没有达到ADI(日允许摄入量)的限值,食品相对安全.而Cd的食品安全令人担忧。研究区稻米中绿色食品比例仅为60%,食品安全形势不客乐观,必须采取措施,保障人体健康的安全。
余涛杨忠芳
关键词:重金属元素摄入量食品安全
土壤酸性缓冲能力预警与治理——以四川某区农田生态系统为例
2007年
  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对所研究的生态系统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合理预测,对可能存在的危险做出科学的预警,以指导政府科学决策,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四川某区的调查研究发现,该区农田生态系统中Cd含量不容忽视,土壤酸化是一主要原因.本文通过化学定时炸弹模型,进行土壤酸性缓冲能力预警,从而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治理措施.……
陈家玮杨忠芳余涛汤奇峰
关键词:土壤酸化预警
高校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构建与实践被引量:10
2022年
高等学校科研实验室是重要的科研创新场所,也是当前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抓好科研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分析了高校科研实验室管理现状,构建了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以实验室学生为基础,导师为主体,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为核心的高校科研实验室的督查联系制度;“预防为主”,定期开展实验室安全隐患评估。实践表明,该管理体系对于高校实验室安全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余涛余涛任佳梁勇侯青叶戚洪彬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
我国主要农耕区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特征被引量:2
2013年
农田土壤有机碳库变化问题是当前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选择我国主要农耕区土壤,分析有机碳、总碳和总氮等在不同粒级团聚体中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东北地区,如黑龙江中TOC含量较高,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总碳含量关系密切,且均与土壤团聚体有关,土壤团聚体中TOC含量多呈单峰分布,不同直径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差别明显,0.053 ~0.250 mm直径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最高,<0.053 mm团聚体中含量最低.因此,可以选择最佳的农业管理措施来提高农业土壤的固碳能力.
杨琼顾秋蓓余涛杨忠芳
关键词:全球变化土壤有机碳团聚体
湖南洞庭湖地区土壤-作物系统铅含量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6
2007年
以湖南洞庭湖地区为研究区域,探讨了土壤有机质、pH值、P、N对Pb在土壤-作物系统中迁移的影响,研究了Pb、Cd复合污染对水稻Pb、Cd富集的作用。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随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离子交换态Pb含量减少,但通过转化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有机质的结合态Pb含量增加,进而增加了水稻对土壤Pb的吸收量;土壤为中性偏碱性时,土壤中Pb的活性和水稻Pb的富集能力均较酸性土壤中有所降低;在土壤中增施氮肥和磷肥可降低土壤中离子交换态Pb的含量,减少水稻对Pb的吸收。因此,土壤有机质、pH值、P、N是影响水稻Pb含量及土壤Pb活性的重要因素。Pb-Cd复合污染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同时存在Pb、Cd时,Pb元素的存在促进了水稻对Cd元素的吸收,而Cd却抑制了水稻对Pb的吸收。
张娇余涛杨忠芳冯海艳张建新张明
关键词:土壤-作物系统PB影响因素
广西武鸣县典型土壤剖面Se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5
2016年
以广西武鸣县典型的碳酸盐岩成土剖面和陆源碎屑岩成土剖面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成土母质在成土过程中Se元素与其形态在垂向上的迁移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碳酸盐岩和陆源碎屑岩在成土过程中,土壤Se含量均继承了成土母质的特点,且前者在表层明显富集,而后者相对较稳定,算术平均值分别为0.55 mg/kg和1.43 mg/kg。前者的水溶性总硒含量高于后者,平均含量分别为3.48μg/kg和1.81μg/kg,但均以硒酸态硒为主,其次是亚硒酸态硒和腐殖酸结合态硒。成土剖面上,土壤Se含量及其形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碳酸盐岩成土剖面上,Se的含量与形态主要受土壤TOC含量和p H值影响;陆源碎屑岩成土剖面上,影响Se的含量及其形态的因素较多,土壤p H值、TOC、Al2O3和Fe2O3含量以及土壤质地等均对其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杨琼侯青叶顾秋蓓余涛杨忠芳
关键词:成土母质土壤剖面硒含量影响因素
地球化学专业特色与建设实践被引量:8
2012年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化学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经过几代地化人的不断努力,逐渐形成了独具我校特色的理论地球化学、壳幔演化及动力学、应用地球化学三个研究方向。通过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要求,以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为核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以野外实践教学建设为保障,以室内试验动手能力培养为重点,以教材建设和双语教学为手段,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以科研项目为支撑的学科建设理念,使地球化学学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我国地球化学专业人才培养作出了贡献。
杨忠芳冯海艳侯青叶余涛李大鹏
关键词:地球化学重点学科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