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海鲲

作品数:10 被引量:94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委课题北京市科委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针灸
  • 4篇拔针
  • 3篇医师
  • 3篇利器
  • 3篇按钮
  • 3篇从动轴
  • 2篇针刺
  • 2篇肿瘤
  • 2篇消化道
  • 2篇化道
  • 2篇化疗
  • 2篇化疗后
  • 1篇电动
  • 1篇电针
  • 1篇电针治疗
  • 1篇毒性
  • 1篇血清
  • 1篇循经
  • 1篇循经取穴
  • 1篇营养支持

机构

  • 8篇北京积水潭医...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侯海鲲
  • 4篇徐洁
  • 2篇程海英
  • 1篇张力
  • 1篇陈婷婷
  • 1篇刘存志
  • 1篇杜仪
  • 1篇王丽琼
  • 1篇赵静洁
  • 1篇熊大昌
  • 1篇原源
  • 1篇李建民
  • 1篇张青

传媒

  • 1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中国针灸
  • 1篇中医杂志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北京中医药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7例电针治疗机械通气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不耐受倾向性匹配分析
2023年
目的基于倾向性匹配分析电针治疗机械通气重症病人肠内营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21年1月北京积水潭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重症机械通气肠内营养不耐受患者60例,根据治疗过程中是否应用电针疗法(连续3 d以上)分为电针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应用倾向性匹配分析法将两组各匹配17例,分别评估治疗前及治疗3 d后肠内营养喂养指标与腹胀便秘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3 d后肠内营养(eternal nutrition,EN)喂养率均有所提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胃残余量降低与升高及无变化的患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治疗后胃残余量中位数第1天较治疗前胃残余量显著降低(P=0.02),第2、3 d治疗组胃残余量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0.39),对照组胃残余量中位数第1~3 d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0.24、0.45)。两组第1~3 d营养液入量中位数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增加(P<0.05),两组EN喂养热量较治疗前显著性提高(P<0.05)。电针组与对照组第1~3 d营养液增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0.91,0.92)。电针组3 d后患者腹胀便秘症状缓解15例(44.1%),对照组腹胀便秘缓解患者13例(38.2%),两组症状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电针组平均缓解时间(2.76±1.72)个时间段,对照组平均缓解时间(2.83±1.57)个时间段,电针组腹部症状缓解时间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电针组在第1天降低机械通气肠内营养不耐受重症患者胃残余量和改善腹部症状时效方面较单纯应用西药具有优势。
侯海鲲原源张园张青
关键词:电针营养支持重症监护病房
针刺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损伤与骨关节炎评分的影响被引量:59
2021年
目的:验证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KOA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21例,脱落1例)和假针刺组(21例,脱落1例)。针刺组从本课题组制定的半标准化针刺方案穴位库中选取5~6个局部穴位(犊鼻、内膝眼、鹤顶、阴陵泉、血海、足三里等)、3~4个远端穴位(风市、外丘、悬钟、足临泣等)进行常规针刺;假针刺组选取非经非穴浅刺,两组均留针30 min,每周治疗3次,共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及治疗后18周随访时记录两组患者膝关节损伤与骨关节炎评分(KOOS)。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及随访时两组患者KOOS 5个维度[疼痛、症状(除疼痛)、日常活动、体育与娱乐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P<0.05),且针刺组治疗后及随访时疼痛及日常活动评分均高于假针刺组(P<0.05)。结论:针刺可减轻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症状,提高其日常活动能力。
屠建锋王丽琼石广霞杨静雯李金玲李永婷赵静洁侯海鲲杜仪刘存志
关键词:针刺假针刺
一种针灸拔针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灸拔针器,包括:机架板、尾部锁紧平衡块、外壳、储纳仓、电机、齿轮、从动轴、主动轴、第一拨块、第二拨块、第一传输带、第二传输带、按钮和导向槽口。本发明技术方案改变了现有技术中的拔针的方式,不再依靠人工繁琐...
侯海鲲徐洁唐小兵
文献传递
针刺防治肿瘤患者化疗后周围神经毒性及消化道不良反应20例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对化疗药物紫杉醇、奥沙利铂所致周围神经毒性及消化道不良反应的防治效果。方法将4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采用化疗方案及常规治疗,治疗组自化疗当日起取手足十二针穴位进行针刺治疗,每日1次,连续治疗2周。1个化疗周期后采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药物毒副作用评价标准(NCI标准)评价两组患者周围神经毒性、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评分。结果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两组均为60%,两组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及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70%,对照组为8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消化道不良反应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结论针刺可以减轻化疗药物所致消化道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对周围神经毒性的影响尚需要大样本的研究。
侯海鲲程海英
关键词:针刺肿瘤化疗神经毒性消化道不良反应
一种针灸拔针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针灸拔针器,包括:机架板、尾部锁紧平衡块、外壳、储纳仓、电机、齿轮、从动轴、主动轴、第一拨块、第二拨块、第一传输带、第二传输带、按钮和导向槽口。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改变了现有技术中的拔针的方式,不再依靠...
侯海鲲徐洁唐小兵
文献传递
一种针灸拔针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针灸拔针器,包括:壳体,电动滑轮,橡胶齿轮,挡块,电动按钮,滑盖和隔板;所述壳体的下侧设置有针灸针的入口,所述入口的上侧并排设置有所述电动滑轮和橡胶齿轮,所述电动滑轮和橡胶齿轮中间形成的间隙正对所示入...
侯海鲲徐洁马显庆黄泽华张力
文献传递
一种针灸拔针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灸拔针器,包括:机架板、尾部锁紧平衡块、外壳、储纳仓、电机、齿轮、从动轴、主动轴、第一拨块、第二拨块、第一传输带、第二传输带、按钮和导向槽口。本发明技术方案改变了现有技术中的拔针的方式,不再依靠人工繁琐...
侯海鲲徐洁唐小兵
从循经取穴看针灸治疗耳鸣的思路被引量:6
2010年
全身经脉在体表的循行均有一定的路线,在针灸治疗时可以在与患病局部相同的经脉上选用远隔患部的穴位,这种取穴的方法即循经取穴。程海英教授在临床上治疗耳鸣多采用此法,取得良好效果。
陈婷婷程海英侯海鲲
关键词:循经取穴针灸耳鸣
针灸降低肿瘤化疗后消化道副反应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9年
近年来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升高,抗肿瘤药物不断更新。化疗药物已经广泛使用。然而这些药物带来的副反应。如消化道副反应,神经毒性反应等等。困扰着众多患者,临床上由于副反应导致化疗终止或更换方案的情况时有发生,如何降低或消除这种现状一直是中医同道们关注的重心。中医历来认为是药三分毒.药物本身具有的毒性同样可以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对于化疗的诸多不适,中医学如果能有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对改善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是非常有意义的。
侯海鲲程海英陈婷婷
关键词:针灸化疗消化道副反应
温阳通督针法联合内热针治疗寒湿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及对血清ESR、CRP和RF水平影响被引量:14
2021年
目的:探讨温阳通督针法联合内热针治疗寒湿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及对血清ESR、CRP和RF水平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49例,内热针疗法)和治疗组(49例,温阳通督针法联合内热针疗法),对比两组临床疗效、VAS评分、中医症候积分、枕墙距、BASFI评分及血清ESR、CRP和RF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ASFI评分、中医症候积分、枕墙距和VA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ESR、CRP和RF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用温阳通督针法联合内热针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侯海鲲熊大昌李建民
关键词:寒湿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