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岚
-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成都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由乙二胺四乙酸螯合剂制备的PT/C 催化剂及其对甲醇电催化氧化的研究
- 本文首次报道了以乙二胺四乙酸(EDTA)作为螯合剂,采用硼氢化钠还原氯铂酸制备PT/C(PT 的质量分数为20[%])纳米催化剂。TEM分析表明:通过改变反应的PH值,可以获所得分散度与粒径不一样的PT 粒子。实验结果表...
- 高山冯岚鲁惠陈金伟姜春萍彭德权王瑞林
- 关键词:乙二胺四乙酸螯合剂甲醇电催化氧化循环伏安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Pt/C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甲醇电催化氧化的研究
- 2010年
- 首次报道了以乙二胺四乙酸(EDTA)作为螯合剂,采用硼氢化钠还原氯铂酸制备Pt/C(Pt的质量分数为20%)纳米催化剂,TEM分析表明,通过改变反应的pH值可以获得分散度与粒径不同的Pt粒子,当pH=12.5时,Pt的分散度最高,平均粒径最小(3.2nm)。催化剂的退火处理研究表明,经270℃氮气氛围内退火后,其电催化活性有了显著提高。使用循环伏安法在甲醇的溶液中电催化氧化研究结果表明,在pH=12.5时制备的催化剂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活性最高。
- 高山冯岚鲁惠陈金伟姜春萍彭德权王瑞林
- 关键词:乙二胺四乙酸螯合剂甲醇电催化氧化循环伏安
- 几种商业催化剂电氧化二甲醚的催化性能研究
- 2009年
- 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三种商业催化剂——40%Pt/C,20%Pt-10%Ru/C(JohnsonMatthey)和20%PtRu/C,Pt:Ru=1:1(E-TEK)在酸性介质中对二甲醚电氧化的催化性能,比较了不同商业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实验发现,在Pt担栽量为0.1 mg/cm^2和25℃时,JM-两种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都高于E-TEK的,且JM-PtRu/(二元催化剂对二甲醚电氧化的活性又比JM-Pt/C高.这一结果表明了Ru的加入能一定程度上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抗中毒能力.当温度由25℃升高到70℃,JM-PtRu/C对二甲醚电氧化的起始氧化和氧化峰电位分别负移160 mV和200 mV、氧化峰电流密度提高了0.63倍;而JM-Pt/C的分别仅负移80 mV和96mV、氧化峰电流密度却提高了2.77倍.这表明了Ru的加入提高了催化剂的抗中毒能力、催化活性和以二甲醚为燃料的电池输出电压.同时升高温度使得Pt对CO的吸附能力下降,可提高其电池的输出电流.进一步实验还表明了二甲醚的吸附是一个弱吸附,其吸附步骤是氧化的限制过程,而且Ru的加入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二甲醚的吸附,即Pt和Ru的比应有一个优化值.实验还发现了这三种催化剂在50℃下电催化氧化二甲醚后,电极的电化学表面积均有增大的现象.本文的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探索新的直接二甲醚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基础数据.
- 陈金伟姜春萍冯岚张艳辉彭德权朱世富赵北君王瑞林Jin-WeiChun-PingYan-HuiDe-QuanShi-FuBei-JunRui-Lin
- 关键词:电氧化直接二甲醚燃料电池性能研究ELECTROCATALYTICDMEDIMETHYL
- 碳化钨制备中升温速率对Pt-WC/C电氧化甲醇催化性能的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本文采用程控升温还原法(TPR)制备了碳化钨颗粒,然后使用EG+NaBH4作为还原剂制备了Pt-WC/C催化剂,详细地研究了碳化过程中升温速率对碳化钨样品的形貌以及Pt-WC/C对电氧化甲醇催化性能的影响。XRD分析结果表明所有获得的样品均为WC,是多晶的六方结构,且改变碳化过程中升温速率不仅直接影响到样品表面形貌,而且影响WC物理化学性质。当以1.7K/min的升温速率制备获得的碳化钨颗粒的其分散性和表面孔结构均优于文献中常用的1.0K/min所制备的样品,且由其进一步制备成的Pt-WC/C催化剂颗粒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的比质量活性比以1.0K/min所制备获得的Pt-WC/C催化剂的比质量活性(500mA/mg-Pt)提高了17%,达到584mA/mg-Pt。而以3.3 K/min所制备的碳化钨所合成的Pt-WC/C催化剂比质量活性为仅390 mA/mg-Pt。
- 冯岚陈金伟白庆星陆超顾佳林胥城成杨鑫姜春萍王瑞林
- 关键词:升温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