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欣欣

作品数:10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科技厅留学基金黑龙江省海外学人科研资助项目黑龙江省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6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活性剂
  • 7篇表面活性
  • 7篇表面活性剂
  • 5篇双子表面活性...
  • 3篇铵盐
  • 3篇季铵
  • 3篇季铵盐
  • 2篇丁烯
  • 2篇丁烯二酸
  • 2篇乙二胺
  • 2篇顺丁烯二酸
  • 2篇顺丁烯二酸酐
  • 2篇酸酐
  • 2篇酰基
  • 2篇酯基
  • 2篇开环
  • 2篇开环反应
  • 2篇二胺
  • 2篇丙烯
  • 2篇丙烯酸

机构

  • 8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台州市黄岩区...
  • 1篇新泻大学
  • 1篇齐齐哈尔市环...
  • 1篇沈阳格林制药...

作者

  • 8篇王丽艳
  • 8篇冯欣欣
  • 6篇徐群
  • 6篇邢凤兰
  • 4篇杨菲
  • 2篇张苹
  • 1篇翟丽萍
  • 1篇刘哲仁
  • 1篇赵冰
  • 1篇邓启刚
  • 1篇高春林
  • 1篇刘元武

传媒

  • 2篇精细与专用化...
  • 1篇化学试剂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化学世界
  • 1篇大连工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2
  • 6篇2010
  • 1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含酯基双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被引量:1
2010年
通过酯化和季铵化反应,以N,N-二甲基乙醇胺、月桂酸、环氧氯丙烷和36%盐酸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作催化剂,正丙醇作溶剂,合成了含酯基双季铵盐表面活性剂。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产物合成的工艺条件,n(二甲基脂肪酸乙基叔胺):n(盐酸):n(环氧氯丙烷)=2.2:1:1,反应温度为95℃,溶剂用量为50%,反应时间11h。利用IR,^1H NM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测定产物表面性能的结果表明,产物具有很好的表面活性。
方志永李海英刘建军冯欣欣王丽艳
关键词:双季铵盐表面活性剂
非对称双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表面性能被引量:1
2009年
双子表面活性剂开发于20世纪90年代,与传统单链表面活性剂分子相比,双子表面活性剂分子中有连接基团,连接基团的性质及位置对双子表面活性剂物化性能影响很大。双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分子中有两个疏水基团、两个亲水基团和一个连接基.与传统的单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结构模式有很大差别,具有更为优良的性质。
王丽艳邢凤兰徐群冯欣欣杨菲
关键词:季铵盐表面活性剂表面性能双子表面活性剂
双子表面活性剂合成及在酒精废液处理中应用被引量:1
2010年
合成了4种碳链长度的酯基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并作为絮凝剂对干法工艺处理的玉米酒精糟废液进行了絮凝处理实验。絮凝后对废液的透光率及COD进行了测定,考察了在不调节pH值及室温条件下与双子表面活性剂、淀粉阳离子、壳聚糖阳离子对比絮凝处理效果,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好于淀粉阳离子、壳聚糖阳离子的絮凝能力;同时考察了酯基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碳链长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碳链长度对COD去除率的高低顺序为C14>C16>C12>C10。实现了不用碱中和废液而直接进行絮凝处理的工艺改造。
邢凤兰刘哲仁冯欣欣王丽艳高春林翟丽萍
关键词:双子表面活性剂絮凝剂
双子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双子表面活性剂,该表面活性剂为N,N′-双脂肪酰基乙二胺双-(酰基-丙烯酸钠)(CM)。制备方法是首先由二氯亚砜与脂肪酸反应合成脂肪酰氯,再由顺丁烯二酸酐与乙二胺开环反应得到乙二胺双-(酰基-丙烯酸),...
徐群王丽艳邢凤兰杨菲冯欣欣张苹
日本产红豆杉化学成分及细胞毒活性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对日本产红豆杉枝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毒活性测试。[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及高压液相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利用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学结构。[结果]从红豆杉枝叶的氯仿层萃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4个化合物,分别为7-epi-taxol、7-epi-cepharomannine、decinnam oyltaxinine J、2-deacetoxydecinnam oyltaxinine J,前2个化合物显示出较强的抗癌活性。[结论]4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日本产红豆杉中分离得到。
王丽艳冯欣欣邢凤兰徐群邓启刚赵冰安东正義
关键词:红豆杉化学成分活性
含酯基非对称吡啶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被引量:4
2010年
以N,N-二甲氨基乙醇、饱和脂肪酸、环氧氯丙烷、36%盐酸和吡啶为原料合成非对称吡啶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用正交实验确定合成目标产物的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为85℃,反应时间为24h,中间体氯化铵和吡啶的物质的量比为1∶1.2,所加的溶剂量为体系的50%。目标产物的结构通过IR、1HNMR及元素分析得到证实。
王丽艳徐群刘元武冯欣欣
关键词:吡啶季铵盐表面活性剂
双子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双子表面活性剂,该表面活性剂为N,N′-双脂肪酰基乙二胺双-(酰基-丙烯酸钠)(CM)。制备方法是首先由二氯亚砜与脂肪酸反应合成脂肪酰氯,再由顺丁烯二酸酐与乙二胺开环反应得到乙二胺双-(酰基-丙烯酸),...
王丽艳徐群邢凤兰杨菲冯欣欣张苹
文献传递
非对称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结构表征被引量:5
2010年
以十二(十四)烷基二甲基叔胺、环氧氯丙烷、36%盐酸为原料合成中间体N-(3-氯-2-羟丙基)-N,N-二甲基长链烷基氯化铵,中间体再与吡啶经季铵化反应合成非对称双子表面活性剂。确定合成目标产物的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为85℃,反应时间为22 h,中间体氯化铵和吡啶的物料摩尔比为1∶1.2。目标产物的结构通过IR,1H NMR及元素分析得到证实。
王丽艳徐群邢凤兰冯欣欣杨菲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