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凌锋

作品数:701 被引量:4,430H指数:30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02篇期刊文章
  • 74篇会议论文
  • 9篇专利
  • 7篇科技成果
  • 4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62篇医药卫生
  • 3篇经济管理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建筑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65篇血管
  • 205篇动脉
  • 127篇静脉
  • 125篇颅内
  • 101篇动脉瘤
  • 100篇动静脉
  • 100篇手术
  • 96篇脑血
  • 94篇颈动脉
  • 93篇栓塞
  • 92篇脑血管
  • 86篇外科
  • 86篇畸形
  • 76篇颅内动脉
  • 72篇动脉狭窄
  • 68篇缺血
  • 67篇颅内动脉瘤
  • 56篇造影
  • 55篇血管造影
  • 54篇动静脉瘘

机构

  • 570篇首都医科大学...
  • 98篇北京医院
  • 26篇首都医科大学
  • 19篇中国人民解放...
  • 16篇北京大学
  • 12篇同济大学附属...
  • 7篇临沂市人民医...
  • 6篇卫生部
  • 6篇聊城市人民医...
  • 5篇哈尔滨医科大...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中南大学
  • 4篇北京军区总医...
  • 4篇复旦大学
  • 4篇贵阳医学院附...
  • 4篇同济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兰州医学院第...
  • 4篇维也纳大学

作者

  • 696篇凌锋
  • 156篇张鸿祺
  • 150篇缪中荣
  • 112篇宋庆斌
  • 112篇李慎茂
  • 108篇吉训明
  • 93篇李萌
  • 91篇焦力群
  • 87篇朱凤水
  • 78篇支兴龙
  • 69篇张鹏
  • 59篇王大明
  • 43篇菅凤增
  • 36篇李萌
  • 35篇华扬
  • 34篇叶明
  • 34篇陈赞
  • 31篇郝蔓春
  • 30篇王亚冰
  • 26篇王金龙

传媒

  • 170篇中国脑血管病...
  • 51篇中华神经外科...
  • 27篇中华外科杂志
  • 22篇中国微侵袭神...
  • 18篇介入放射学杂...
  • 17篇中华医学杂志
  • 15篇中国股血管病...
  • 13篇中国现代神经...
  • 12篇中国神经精神...
  • 1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1篇国外医学(脑...
  • 11篇中华神经外科...
  • 9篇神经疾病与精...
  • 8篇中华实验外科...
  • 7篇脑与神经疾病...
  • 6篇山东医药
  • 6篇放射学实践
  • 6篇中国医学影像...
  • 6篇中国脊柱脊髓...
  • 6篇中华神经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1
  • 5篇2020
  • 7篇2019
  • 8篇2018
  • 5篇2017
  • 6篇2016
  • 7篇2015
  • 19篇2014
  • 24篇2013
  • 24篇2012
  • 22篇2011
  • 35篇2010
  • 55篇2009
  • 42篇2008
  • 57篇2007
  • 61篇2006
  • 73篇2005
  • 69篇2004
  • 30篇2003
70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的病因探讨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探讨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spontaneous spinal epidural hematomas,SSEH)的病因。方法对15例SSEH患者行MRI检查,其中9例患者行脊髓血管造影,8例行血肿清除术并取标本做病理检查。结果1例患者经脊髓血管造影发现硬膜上的血管畸形,另1例伴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其余13例未发现明确病因。结论脊髓动脉血管造影有助于部分SSEN患者出血原因的判定,并决定其治疗方案。推测静脉出血可能为多数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的主要原因,采用脊髓静脉造影可能有助于SSEH病因的发现。
周玮张鸿祺支兴龙张鹏李萌凌锋
关键词:脊髓硬膜外血肿血管造影静脉出血
粥样硬化性颅内-外动脉狭窄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探讨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将34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状动脉狭窄,并且同时行全脑血管造影的冠心病患者分成两组,A组(冠状动脉狭窄≤2支)18例,B组(冠状动脉狭窄≥3支)16例。比较两组患者颅内动脉(A组:198支,B组176支)、颅外动脉(A组:176支,B组128支)狭窄情况;又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系统(A组:180支,B组160支)、椎-基底动脉系统(A组:90支,B组80支)狭窄情况。结果①A组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性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4.6%(9/198)及13.2%(19/144);B组分别为12.5%(22/176)及28.9%(37/12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P=0.001)。②A组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程度分别为:轻度狭窄11支(39%)、中度狭窄9支(32%)和重度狭窄或闭塞8支(29%);B组分别为13支(22%)、14支(24%)及32支(54%),两组间重度狭窄或闭塞性病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③A组患者颈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狭窄性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8.3%(15/180)和8.9%(8/90);B组分别为21.9%(35/160)及16.3%(13/80),两组间颈动脉系统狭窄性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而椎-基底动脉系统狭窄性病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7)。结论在冠心病患者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越重,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性病变亦越重,在颈动脉系统表现更加显著。
张志勇李慎茂魏嘉平朱凤水凌锋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狭窄颈动脉狭窄颅内动脉疾病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脑动静脉畸形团血管影像学特点
2004年
目的 探讨脑动静脉畸形团的形态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6 9例脑动静脉畸形脑血管造影影像资料。结果 脑动静脉畸形团多表现为幕上、致密、类椭圆或不规则形 ,呈多支动脉的区域性供血 ,可伴有动脉瘤或动静脉瘘。结论 脑动静脉畸形团形态存在多样性 ,结构复杂 。
黄庆凌锋苏正张鸿祺张鹏李萌缪中荣宋庆斌
关键词:血管造影影像学特点
颅内外高流量搭桥治疗海绵窦内动脉瘤被引量:12
2004年
目的 探讨利用大隐静脉进行颅内外搭桥,治疗海绵窦内动脉瘤的疗效,并对手术指征及手术方法进行讨论。 方法 利用大隐静脉进行颅内外搭桥手术治疗海绵窦内动脉瘤13例。手术中首先准备大隐静脉20-30 cm,并用等渗盐水加肝素充盈。根据手术前血管造影显示的侧支循环及手术中试验性夹闭颈内动脉时的脑电图监测情况,选用颈部颈内动脉或颈外动脉,利用大隐静脉与大脑中动脉搭桥。手术后随访3-63个月,平均23个月。结果 除1例患者因术后基底核血肿造成一侧肢体轻度偏瘫外,其余12例患者均恢复良好,眼球后疼痛及三叉神经痛均消失,眼球运动功能完全恢复,也无新的脑出血或脑缺血发生。结论 在严格选择病例的前提下,利用大隐静脉行颅内外高流量搭桥,仍然为治疗海绵窦内动脉瘤的有效方法。
菅凤增李萌A SantoroG P Cantore凌锋
关键词:手术指征手术方法
不同DOPPLER血流参数分级标准检测颈动脉病变程度的准确性
对于颈动脉狭窄性病变的病情分级,近年来国外在超声多普勒(Doppler)血流参数的诊断标准上做了大量工作。许多研究机构提出了适合自己的诊断标准,但是这些诊断标准在数据上并不一致。因此不同的临床机构应当建立或选择最适合自己...
叶明华扬凌晨段春凌锋
文献传递
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2002年
近20年来,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技术发展很快。对于某些病例只能经血管内途径闭塞载瘤动脉,大多数病人可应用GDC弹簧圈闭塞动脉本身。目前栓塞术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已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它使更多的病人免受了手术开刀之苦。
凌锋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血肿
接触性动脉溶栓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栓形成12例
2005年
视网膜中央动脉是眼动脉的主要分支,是视器的主要供血动脉之一.其血栓形成后依其侧枝循环开放情况不同,临床表现不一:一过性黑蒙、眼前数指、手动及进行性视力下降,甚至失明;不同程度的视野缺损.若不能进行及时治疗多会导致失明.该病是眼科的急重症之一,而单纯眼科保守治疗疗效有限,近年我们对部分病人进行了接触性动脉溶栓,作者在宣武医院进修期间对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栓形成经接触性动脉溶栓的病例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陈安强朱凤水缪中荣李慎茂凌锋
关键词:视网膜中央动脉接触性血栓形成动脉溶栓治疗急重症
弥散张量磁共振成像在脑实质内肿瘤手术中的作用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研究弥散张量磁共振成像(DTI)在认识脑实质内肿瘤的生长方式和显微手术中的作用。方法脑实质内肿瘤患者4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研究组18例。手术前、后行常规MR及DTI检查。所有患者手术均在显微操作下进行。两组病例依据不同的影像选择手术入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结果、DTI影像变化以及手术前后神经功能改变。结果21例胶质母细胞瘤和1例室管膜母细胞瘤位于中央区及附近、颢枕部和颞叶深部,术前DTI表现肿瘤仅将传导束推移;2例转移瘤位于颞枕部,术前DTI显示视放射没有解剖移位,而是部分缺如,提示肿瘤对其有侵犯;8例星形或少枝胶质瘤位于额、颞、顶、枕部,术前DTI提示传导束未出现移位、变形,表现为经过肿瘤部位的传导束中断,这说明肿瘤对其侵犯、破坏;其余肿瘤未涉及到重要传导束。术后DTI显示对照组5例患者因手术导致传导束受损,研究组2例损伤。传导束损伤的患者均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结论DTI能够清楚可靠的显示肿瘤与白质传导束的关系,有利于确定手术方案,术中保护功能传导束,提高肿瘤切除率。
徐庚叶明凌锋李永忠徐建堃赵瑞林杜建新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脑肿瘤显微外科手术
抗凝药相关性脑出血的拮抗治疗被引量:6
2009年
接受血管成形术和部分心房颤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心脑血管病患者均需长期口服抗凝药。为了预防或治疗血栓性疾病,很多老年患者也需长期口服抗凝药或抗血小板聚集药。而抗凝治疗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是出血倾向。口服抗凝药相关性脑出血(oral anticoagulant therapy related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OAT—ICH)占自发性脑出血的10%~12%,其中脑内出血占70%。我们收治了OAT-ICH患者22例,采用的治疗方法不同于普通脑出血,即使用拮抗抗凝的药物治疗脑出血,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单永治叶明凌锋
关键词:脑出血抗凝药
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四例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通过应用药物洗脱支架(CypherTM)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临床效果观察,以探讨防止再狭窄的机制。方法 选择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4例患者,1例右颈内动脉C4段重度狭窄伴左椎动脉开口重度狭窄,2例椎动脉V4段重度狭窄,1例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重度狭窄,病变狭窄程度经DSA造影证实均在90%以上,狭窄长度为13-15 mm。在全身麻醉下,以Seldinger's技术行右股动脉穿刺,置入6 F动脉鞘,使用6 F Envoy导引导管,在微导丝引导下将CypherTM支架准确定位后释放。 结果 DSA造影证实:1例右颈内动脉C4段伴左椎动脉开口狭窄,管径恢复正常,2例椎动脉V4段及1例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程度减少90%以上。4例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结论 药物洗脱支架在治疗冠状动脉狭窄中已有应用,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是一种新的尝试,临床效果及能否预防再狭窄,尚需进一步随访。
王建军缪中荣李慎茂朱凤水吉训明秦晓红宋庆斌凌锋
关键词:药物洗脱支架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再狭窄
共7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