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
- 作品数:8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肺结核不常见CT表现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肺结核不常见CT表现及特征,避免或减少误诊,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不常见肺结核临床资料及CT表现,所有病例都均得到证实。结果:不常见肺结核CT表现有以下7种:下肺结核25例、结节肿块型14例、叶段实变或不张13例、毛玻璃样病变5例、胸膜下多发结节3例、支气管结核树芽征8例、枯树枝征5例。结论:CT能够显示不常见肺结核的特征,关注其不常见表现有利于诊断。
- 金凡志刘伟
- 关键词:肺结核
- 多层螺旋CT在婴幼儿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婴幼儿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CH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17例婴幼儿复杂型CHD的MSCT表现,并与超声心动图(ECG)对比研究。结果 17例婴幼儿复杂型CHD经手术确认共82处畸形,心内畸形35处,心外畸形47处,MSCT、ECG对心内畸形诊断的准确率为94.3%和97.1%;对心外畸形的诊断准确率为97.9%和61.7%,总的诊断准确率为95.1%和76.8%。结论 MSCT是诊断CHD的可靠检查方法,弥补了ECG对心外畸形诊断的不足,有助于手术方案制定及术后随访。
- 阮怀军余永强沈柱李燕朱旻钰刘伟邵宏生
- 关键词:X线计算机婴幼儿心动图
- 脑分水岭梗死与脑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了解脑分水岭梗死(CWI)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选取经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及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证实过的45例超急性或急性期CWI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在所有的45例超急性或急性期CWI患者中,7例(15.6%)为皮质前型,8例(17.8%)为皮质后型,26例(57.8%)为皮质下型,4例(8.9%)为混合型,所有患者的脑动脉病变中都存在有一支或多支脑动脉严重狭窄、闭塞或分支减少。45例CWI患者中33例只有一支动脉发生变窄,包括颈内动脉(ICA)变窄者9例,大脑前动脉(ACA)变窄者2例,大脑中动脉(MCA)变窄者22例,未发现大脑后动脉(PCA)变窄患者。结论 CWI与脑内动脉血管狭窄显著相关,脑动脉血管严重狭窄、闭塞以及远端分支减少引起血流灌注的减少是重要发病原因,特别是ICA和MCA血管病变更易发生。
- 冀舒文夏仕勇刘伟高斌
- 关键词:脑分水岭梗死脑动脉狭窄磁共振血管成像
- 2012年读片窗(1)
- 2012年
- 病史摘要患者男,62岁,间断性上腹痛伴呕吐8年。8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上腹部隐痛,并持续性加重,每年发作4—6次。每次发作2—3小时后,库痛渐加剧,平卧及坐位库痛均不能缓解,7~8小时后腹痛剧烈,随后出现呕吐,呕吐后腹痛症状缓解,有时鹰痛可游走于脐下。
- 刘伟
- 关键词:读片窗症状缓解上腹部隐痛上腹痛呕吐持续性
- MRI 3D-VIBE动态增强联合常规扫描诊断早期前列腺癌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MRI三维容积式插入法屏气检查(3D-VIBE)动态增强联合常规扫描对早期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方法对210例可疑早期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实施MRI 3D-VIBE动态增强、常规扫描。总结2种方法的检查结果,分析不同方法诊断早期前列腺癌的效能。结果210例受检者中,早期前列腺癌患者80例,早期前列腺癌的构成比为38.10%,非前列腺癌患者130例。早期前列腺癌患者3D-VIBE动态增强峰值和强化率均高于非前列腺癌患者,且早期前列腺癌患者峰值时间和强化幅度均小于后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 3D-VIBE动态增强联合常规扫描诊断早期前列腺癌的特异度、准确率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69%、96.67%、96.20%,均高于MRI 3D-VIBE动态增强、常规扫描;MRI 3D-VIBE动态增强、常规扫描、MRI 3D-VIBE动态增强联合常规扫描诊断早期前列腺癌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752、0.741、0.863(P<0.05)。结论在早期前列腺癌诊断中MRI 3D-VIBE动态增强、FSE序列扫描联合检查的效能理想,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良好。
- 冀舒文陈先国刘伟王松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前列腺癌
- 基于胸部CT分析基线骨骼肌含量对ICU患者预后的影响
- 2021年
-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入ICU时基线骨骼肌含量与病情危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纳入在ICU治疗时间≥48 h的危重患者79例,测量其入ICU时胸部CT第七胸椎(T7)水平横断面胸肌面积(PMA),分析PMA与90 d病死率、90 d内生存率、28 d内非ICU生存日数、28 d内无机械通气生存日数、ICU病死率、院内病死率等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在校正性别、危重症营养风险评分、Charlson共病指数、血红蛋白等因素后,基线PMA较大患者90 d病死率更低,90 d内生存率更高,28 d内非ICU生存日数更多,院内病死率也更低,与基线PMA较小患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危重患者入ICU时的基线骨骼肌含量可用于预测病情严重程度、需要体外生命支持和ICU治疗的时间和临床预后。
- 王楠吴尧卉徐运天张赫吴庭苗刘伟
-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骨骼肌
- 多层螺旋CT诊断与病理对比分析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影像表现特征及病灶检出被引量:14
- 2020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结节性甲状腺肿(NG)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CT表现特征及其病灶检出情况。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35例高度疑似NG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应用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以最终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多层螺旋CT应用于NG中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经手术病理诊断35例确诊为NG,其中1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乳头状微小癌(癌病灶直径2 mm),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为100%,CT诊断30例为NG,误诊5例,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71%、96.77%和83.33%;病理诊断与CT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及和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诊断与手术病理诊断均是单发病灶最高,分别为51.61%和50.00%,CT诊断最大结节、最小结节和病灶分布时,三种情况在左叶、右叶发生率分别为54.84%和35.48%,手术病理诊断时,分别为46.67%和40.00%;病灶类型中,CT诊断与手术病理诊断均是囊实结节占比最高,分别为54.28%和46.67%,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NG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且具有无创性、操作简便等显著优势,可作为NG患者的首选诊断方法。
- 金凡志吴庭苗刘伟
- 关键词:结节性甲状腺肿影像学特征病灶分布
- 乳腺钼靶与超声联合检查在早期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阐述乳腺钼靶与超声联合检查在早期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方法,观察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分组,A组单独采用乳腺超声筛查,B组单独采用乳腺钼靶筛查,C组采用两种技术联合筛查。结果:A组检出率52.2%、<1.0cm、1.0~2.0cm、>2.0cm直径肿瘤检出率,分别为4.3%、13.0%以及34.8%。B组检出率78.3%、<1.0cm、1.0~2.0cm、>2.0cm直径肿瘤检出率,分别为8.7%、17.4%及52.2%。C组检出率100%、<1.0cm、1.0~2.0cm、>2.0cm直径肿瘤检出率,分别为21.7%、26.1%及52.2%。根据检查方法的不同,乳腺癌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同样不同。结论:采用乳腺钼靶与超声联合检查进行早期乳腺癌筛查,可有效明确肿瘤边界、形态、大小、钙化以及血流情况,提高疾病的检出率。
- 王英刘伟魏巍
- 关键词:乳腺钼靶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