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克放

作品数:5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图像
  • 2篇图像融合
  • 2篇脉冲电场
  • 1篇电导
  • 1篇电导率
  • 1篇医学影像
  • 1篇仪器
  • 1篇强脉冲电场
  • 1篇维生素
  • 1篇维生素C
  • 1篇显像
  • 1篇流速
  • 1篇脑灌注
  • 1篇脑灌注显像
  • 1篇灌注
  • 1篇灌注显像
  • 1篇分离蛋白
  • 1篇高强脉冲电场
  • 1篇PDI
  • 1篇PEF

机构

  • 5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刘克放
  • 2篇程木华
  • 2篇刘燕燕
  • 2篇曾新安
  • 2篇张峰
  • 1篇吴春兴
  • 1篇李云
  • 1篇陈谊
  • 1篇姚瑶
  • 1篇张萌
  • 1篇张钰
  • 1篇郭若汨
  • 1篇陈维真
  • 1篇杨星

传媒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中国医院管理
  • 1篇食品科学
  • 1篇现代食品科技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09
  • 2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医学影像诊断中心独立设置下大型医院发展策略分析被引量:11
2017年
梳理了新医改以来独立医学影像领域政策变迁。利用SWOT分析法,提炼出国内大型公立医院具有强大的医疗品牌、丰富的专业人才队伍、强大的人才培养环境、接触病人优先性、医疗保险待遇等优势,也阐明预约等待时间长、重复检查多、劳动价值没有完全体现、新增设备受限等劣势。建议抓住医学影像市场巨大潜力、不断增长医疗服务需求的机会,与社会资本合作开办独立医学影像诊断中心,以期对大型综合医院发展提供思路。
张钰刘克放郭若汨邹晓旭张萌姚瑶
关键词:SWOT分析
探讨脑SPECT/CT同机图像融合及质量控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GE HAWKEYE仪器实施脑SPECT灌注显像与CT同机图像融合以及质量控制方法。材料和方法:制作脑SPECT显像的平板头托及其Y轴偏移检测。改变采集模式,手动调节双探头到最小旋转半径,对点源模型及患者进行SPECT/CT采集,以及SPECT/CT同机图像融合处理及其质量控制分析。结果:调整头托及采集技术后,在HAWKEYE仪器实施脑SPECT/CT同机图像融合显像。使用改良头托后,模型及患者进行SPECT/CT显像,能够准确实施同机SPECT/CT图像融合。结论:通过技术改进,可以在GE HAWKEYE仪器上实施脑SPECT/CT同机显像以及准确的图像融合。
程木华刘克放张峰
关键词:仪器脑灌注显像图像融合
脉冲电场对大豆分离蛋白分散体系颗粒粒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本实验研究了高强脉冲电场(PEF)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SPI)多分散体系及其11S和7S亚基分散体系颗粒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脉冲电场场强的增大,大豆分离蛋白分散体系颗粒粒径明显变小。大豆分离蛋白多分散体系及7S分散体系的多相分散指数(PDI)随着脉冲场强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但都大于未处理样;对于11S分散体系,PDI值却随着脉冲场强的增大而先减小后增大。同时发现20~100nm区间内的蛋白质颗粒数目增多,说明脉冲电场处理对蛋白质胶体的粒度分布有较大影响,推测可能增强体系胶体性质。
刘燕燕曾新安刘克放
高强脉冲电场对维生素C的影响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采用自行研制的高强脉冲电场处理设备研究了脉冲场强、流速和电导率对橙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304μs/cm电导率的橙汁中Vc(维生素C)的含量随着流速的降低而降低,25kV/cm场强下,流速为10mL/min,Vc降到76.47%;Vc含量随着脉冲场强和电导率的增大而减小,25kV/cm场强下,流速为20mL/min,1054μs/cm电导率的橙汁中Vc降到最低:47.60%,橙汁温度上升到最高:68.5℃。
刘克放李云杨星曾新安刘燕燕
关键词:高强脉冲电场VC流速电导率
SPECT—CT同机图像融合的仪器质量控制方法探讨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SPECT-CT同机图像融合硬件配准误差的质量评价方法。方法制作带外套点源、点线模型及用ECT模型,加注放射源后,在床有、无负重情况下,分别对模型进行SPECT-CT采集,然后进行SPECT-CT同机图像融合处理,分析两种图像融合偏差程度。结果SPECT与CT旋转中心无偏移。在床无负重情况时,点源及点线源与外套无X、Y轴偏移。在床有负重情况下,融合图像Y轴偏移最大值为8.0mm,X轴偏差无像素偏移。ECT模型可检测核医学“冷”区图像及整体图像融合情况,但不能进行定量测量偏移情况。结论单点源模型可用于日常简单检测SPECT-CT图像融合硬件配准情况;点线源模型可用于准确定量分析图像融合硬件配匹程度;ECT模型可用图像融合质量综合分析。
程木华张峰刘克放陈谊吴春兴陈维真
关键词:图像融合SPECT-CT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