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一世纪高等学校基础医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若干问题的探讨被引量:2
- 2007年
- 徐晨王亚平赵贵生代波邵杰刘全
- 关键词:质量保障体系基础医学教学医学教育模式生物医学模式高素质人才
- 壳聚糖对大鼠Ⅲ度烧伤创面EGF和PDGF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7
- 2006年
- 目的研究壳聚糖对大鼠Ⅲ度烧伤创面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表达的影响。方法W istar大鼠分为1%壳聚糖组(W/V)、2%壳聚糖组(W/V)、4%壳聚糖组(W/V)、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贝复剂)组(阳性对照组)、自然愈合组(模型组),制备成大鼠Ⅲ度烧伤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原位杂交法及图像分析法检测大鼠Ⅲ度烧伤创面EGF和EGFmRNA的表达;PDGF的活性用L929细胞生物法测定。结果4%壳聚糖组(W/V)对烧伤后7、14 d创面EGF的表达、对烧伤后3、7 d创面EG-FmRNA的表达有明显的提高;对烧伤后3、7、14 d创面PDGF的活性有明显的提高,与自然愈合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壳聚糖对大鼠Ⅲ度烧伤创面的EGF表达和PDGF活性有促进作用。
- 廖红董志傅洁民朱毅朱丽霞刘全
- 关键词:壳聚糖表皮生长因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烧伤
- 西维来司钠对大鼠脑出血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 本研究的目的旨在从神经生化、神经病理学和行为学三个方面,观察西维来司钠对胶原酶所诱导的大鼠脑出血模型的保护作用并作初步的机制探讨。方法:采用大鼠脑出血(ICH)模型,观察西维来司钠对ICH大鼠的行为学改变、出血侧脑组织病...
- 刘全
- 关键词:脑出血西维来司钠胶原酶
- 文献传递
- 壳聚糖对大鼠Ⅲ度烧伤创面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影响及意义
- 目的:研究壳聚糖对大鼠Ⅲ度烧伤创面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影响及在创面愈合中的意义。方法:按 Na- gelschmidt 法计算大鼠Ⅲ度烧伤后各时相点创面愈合率;用生化法测定各时相点创面组织蛋白、羟脯氨酸 (HOP)、超氧化歧...
- 廖红董志朱毅肖艳丽朱丽霞刘全
- 关键词:壳聚糖影响及意义
- 文献传递
- 大鼠高脂血症与血液粘度关系研究被引量:6
- 2002年
- 目的 :研究血脂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其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 :以高脂血症大鼠模型 ,大鼠饲以高脂饲料 ,连续 7周测血脂。结果 :血浆TG增加 2倍 ,TC增加 1 3 2倍 ,LDL增加 5 1 8倍 ,而HDL无明显改变。随血浆脂质的升高 ,大鼠血浆粘度也显著增加 ,而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及红细胞聚集指数显著下降 ;全血高、中、低切粘度 ,全血还原粘度 ,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电泳时间均无明显改变。与此同时 ,血浆纤维蛋白溶酶活性降低而血小板聚集功能增高。结论 :上述结果表明 ,高脂血症主要导致血浆粘度增加 ,纤维蛋白溶酶活性和血小板聚集功能异常改变。
- 肖小华周歧新杨俊卿蒋青松刘全
- 关键词:高脂血症血液粘度动物模型
- 克拉霉素的体内抗菌作用
- 2001年
- 克拉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小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作用强度按等效剂量算,比红霉素强5~11.7倍,而对大肠杆菌、肺炎杆菌感染治疗无效。
- 廖红周歧新高丽佳李华刘全
- 关键词:克拉霉素抗菌作用
- 壳聚糖对大鼠Ⅲ度烧伤创面愈合及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影响
- 2010年
- 目的:研究壳聚糖对大鼠Ⅲ度烧伤创面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影响及在创面愈合中的意义。方法:按Nagelschmidt法计算大鼠Ⅲ度烧伤后各时相点创面愈合率;用生化法测定各时相点创面组织蛋白、羟脯氨酸(HOP)、超氧化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结果:4%壳聚糖组(w/v)各个时间点创面愈合率都明显高于自然愈合组(P<0.01);伤后7,14d,4%壳聚糖组织蛋白含量明显高于自然愈合组(P<0.01或P<0.05);2%壳聚糖组、4%壳聚糖组烧伤后7d HOP就达最高值,且其值比自然愈合组最高值大;伤后3,7,14d,2%壳聚糖组、4%壳聚糖组创面SOD活性比自然愈合组高(P<0.05);4%壳聚糖组创面MDA含量的升高比自然愈合组明显低(P<0.01或P<0.05)。结论:壳聚糖对大鼠Ⅲ度烧伤创面有促愈合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其促愈合机制与使用壳聚糖后创面脂质过氧化反应程度减轻有关。
- 廖红董志朱毅肖艳丽刘全杨佳丹
- 关键词:壳聚糖过氧化反应烧伤创面愈合
- 壳聚糖对大鼠Ⅲ度烧伤创面表皮生长因子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研究壳聚糖对大鼠Ⅲ度烧伤创面表皮生长因子(EGF)和EGFmRNA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105只Wistar大鼠除5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建立烧伤模型后分为壳聚糖低、中、高浓度(1%、2%、4%)组及贝复济组(阳性对照组)和自然愈合组(模型组),每日2次连续21d于受伤处喷以相应药物,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核酸分子杂交法及图象分析法检测烧伤后3、7、14、21d时大鼠Ⅲ度烧伤创面EGF和EGF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壳聚糖各浓度组均可增强EGF和EGFmRNA的表达,并呈浓度依赖性,尤以4%壳聚糖组作用更强(P<0.01或P<0.05)。结论:壳聚糖对大鼠Ⅲ度烧伤创面有促愈合作用,其促愈合机制与增强创面EGF和EGFmRNA表达有关。
- 廖红董志傅洁民朱毅刘全杨佳丹
- 关键词:壳聚糖表皮生长因子烧伤创面愈合
- 头孢他美酯的体内抗菌作用研究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观察并评价国产头孢他美酯对临床致病菌的体内抗菌活性。方法:采用腹腔注射细菌以感染小鼠,小鼠感染致病菌30 min后灌服给药,以头孢拉定为阳性对照,并以半数有效量(ED50)为观察指标,研究国产头孢他美酯的体内抗菌活性。结果:头孢他美酯对大肠杆菌、肺炎杆菌、变性杆菌和化脓性链球菌感染小鼠的ED50分别为 2.8881、4.1144、0.6234和0.9264mg/kgwt,而头孢拉定分别为43.5190、71.4905、46.7744和5.0336mg/kgwt;头孢他美酯对化脓性链球菌的抗菌活性效价强度比头孢拉定强5倍,而对G-杆菌则至少比头孢拉定强 15倍。结论:国产头孢他美酯具有良好的体内抗菌活性。
- 高丽佳杨俊卿刘全周岐新李远宗蒋远明
- 关键词:体内抗菌活性头孢他美酯头孢拉定
- 壳聚糖对大鼠Ⅲ度烧伤创面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影响及意义
- 2007年
- 目的:研究壳聚糖对大鼠Ⅲ度烧伤创面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影响及在创面愈合中的意义。方法:按Na-gelschmidt法计算大鼠Ⅲ度烧伤后各时相点创面愈合率;用生化法测定各时相点创面组织蛋白、羟脯氨酸(HOP)、超氧化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结果:4%壳聚糖组(W/V)各个时间点创面愈合率都明显高于自然愈合组(P〈0.01);伤后3d、7d、14d,2%壳聚糖组、4%壳聚糖组创面SOD活性比自然愈合组高(P〈0.05);4%壳聚糖组创面MDA含量的升高比自然愈合组明显低(P〈0.01或P〈0.05)。结论:壳聚糖对大鼠Ⅲ度烧伤创面有促愈合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其促愈合机制与使用壳聚糖后创面脂质过氧化反应程度减轻有关。
- 廖红董志朱毅肖艳丽朱丽霞刘全
- 关键词:壳聚糖创面愈合过氧化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