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建周

作品数:73 被引量:283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矿业大学科技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矿业工程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7篇化学工程
  • 11篇矿业工程
  • 9篇理学
  • 8篇文化科学
  • 2篇电子电信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5篇催化
  • 32篇催化剂
  • 13篇甲烷
  • 10篇教学
  • 7篇催化剂制备
  • 6篇瓦斯
  • 6篇教学改革
  • 6篇CH
  • 5篇烟气
  • 5篇氧化物
  • 5篇燃煤
  • 5篇助剂
  • 5篇煤烟
  • 5篇矿井
  • 5篇甲烷检测
  • 5篇感器
  • 5篇CO
  • 5篇传感
  • 5篇传感器
  • 4篇选择性

机构

  • 72篇中国矿业大学
  • 5篇江苏省徐州医...
  • 3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上海医药工业...
  • 1篇教育部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西华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上海锅炉厂有...
  • 1篇煤炭信息研究...
  • 1篇国家安全生产...
  • 1篇术开发中心

作者

  • 72篇刘建周
  • 14篇魏贤勇
  • 10篇于海蔚
  • 10篇刘凤丽
  • 8篇江晶亮
  • 7篇刘军
  • 7篇许红娟
  • 5篇季芹芹
  • 5篇袁龙
  • 5篇王永志
  • 5篇秦志宏
  • 5篇孟献梁
  • 5篇宗志敏
  • 4篇徐正新
  • 4篇王晓磊
  • 4篇丁明雷
  • 4篇朱绎桦
  • 4篇段利叶
  • 4篇陆富生
  • 4篇吴杰

传媒

  • 13篇中国矿业大学...
  • 5篇广州化工
  • 4篇传感器技术
  • 3篇煤炭转化
  • 3篇天然气化工—...
  • 2篇中国煤炭
  • 2篇燃料化学学报
  • 2篇化学通报
  • 2篇江苏化工
  • 2篇煤炭工程
  • 2篇化工高等教育
  • 2篇中国工程院化...
  • 1篇工业微生物
  • 1篇化工时刊
  • 1篇应用化工
  • 1篇化学与粘合
  • 1篇化学工业与工...
  • 1篇天津化工
  • 1篇中国医药工业...
  • 1篇工业催化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3篇1999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制备条件对氧化铝前驱体形貌及孔径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以硝酸铝溶液为原料,NH4HCO3为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溶胶工艺,制备了一系列前驱物Al(OH)3,通过正交实验考察前驱物生成条件对氧化铝孔径分布的影响.利用比表面孔径测试仪和TEM分别对氧化铝孔径分布和前驱物的形貌及聚集状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高分散度的前驱体是制备孔径分布集中的氧化铝的前提;前驱体生成条件对氧化铝孔径分布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陈化时间,过量系数(pH值),反应温度,加料方式,Al3+浓度.通过正交实验考察成型压力、黏结剂浓度和煅烧温度对氧化铝孔径分布的影响.高压下成型使Al2O3颗粒形成缺陷孔,孔径分布出现双峰结构,说明高压不利于形成孔径集中分布的Al2O3颗粒.成型条件对孔径分布的影响顺序为:成型压力,其次是煅烧温度和黏结剂.Al2O3孔径分布集中在5~10 nm.
李旭燕刘建周周音张啸怀魏家信耿飞飞魏贤勇
关键词:正交实验氧化铝孔径分布
新型铜锰复合通风瓦斯甲烷氧化催化剂制备与活性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为降低低浓度甲烷催化氧化温度,提高催化剂的反应活性,以溶胶-凝胶法合成的具有介孔和三维交联通透型微米级大孔的新型Al2O3为载体,Zr为助剂,采用浸渍法制备得到一种新型Cu-Mn/Zr/Al2O3催化剂.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上测试了甲烷催化氧化的转化率,应用XRD和SEM分析了Cu-Mn/Zr/Al2O3催化剂的物相组成和形貌.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新型Cu-Mn/Zr/Al2O3催化剂具有良好的低温活性,低浓度甲烷在0.5M Cu-Mn/Al2O3催化剂上的完全转化温度T90为518℃.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甲烷氧化的催化活性随着活性组分浸渍液中金属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升高,Cu-Mn浸渍液的最佳浓度为0.5M;随着助剂负载量的增大,CH4的转化率逐渐升高,助剂Zr的最佳负载量为5%.
刘文革郭德勇徐鑫刘建周段利叶
关键词:催化活性甲烷氧化催化剂制备
燃煤CO2的固定化及催化作用研究
刘建周
关键词:煤烟甲烷重整反应
大豆中异黄酮提取条件及其在提取液中的存在形式被引量:4
2004年
以大豆豆粕为原料,以总异黄酮为目标产物,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了用乙醇-水体系作溶剂提取大豆异黄酮的最佳条件,即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m乙醇∶V水=0.1g/ml,50℃下提取3次,每次回流时间1 0h.采用酸水解法和等电点沉淀法研究了异黄酮在提取液中的存在形式,即水不溶性异黄酮占8 0%,水溶性异黄酮占92 0%,其中与糖结合的占61 3%,与蛋白质结合的占30 7%,为进一步分离异黄酮提供了试验基础.采用HPLC法测定异黄酮的量.
袁龙王晓磊刘建周
关键词:大豆异黄酮豆粕高效液相色谱法
载体对CO选择性氧化催化剂抗还原作用研究
2007年
以-γAl2O3,ZrO2,CeO2及复合氧化物Ce0.5Zr0.5O2为催化剂载体,浸渍法负载CuO制备催化剂.测试了不同载体的CuO催化剂对CO选择性氧化的反应活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催化行为与载体的性质密切相关.载体中添加CeO2的催化剂在低温下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性能.应用XRD,H2-TPR,H2滴定方法表征了催化剂的结构和表面性能.发现活性组分CuO与载体之间有强烈的相互作用.载体CeO2具有持久的供氧能力,使催化剂有优良的抗还原性能,因此表现出了较好的反应活性和稳定性.
刘建周吴杰江晶亮陆富生许红娟于海蔚李超魏贤勇
关键词:CO氢气
醇胺法捕集燃煤烟气CO_2工艺模拟及优化被引量:16
2013年
使用Aspen Plus模拟了醇胺捕集燃煤烟气CO2的过程,考察了吸收剂用量、贫液负荷、再沸器负荷等操作因素对脱碳过程的影响,并比较了不同醇胺溶液吸收与解吸性能。结果表明:吸收剂用量及浓度越大、烟气CO2含量越低、吸收塔级数越多,则CO2脱除率越高;贫液负荷增大会降低溶剂吸收能力,在相同的CO2脱除率下,αlean为0.08时再生热耗最小;再沸器总负荷随CO2回收率增加而增大,但单位热耗却先降低而后略微增大,并在回收率80%附近取得最小值;各醇胺溶液吸收能力PZ>MEA>DEA≈AMP>MDEA,再生能力PZ>AMP>MEA,兼顾吸收与解吸,应将它们复配使用。
张亚萍刘建周季芹芹罗红情王剑英
关键词:醇胺
热催化型甲烷气敏元件结构与性能分析被引量:1
1997年
应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热催化型甲烷气敏元件载体 Al2 O3及 Pt、 Pd金属粒子的比表面积 ,研究了元件结构与性能的相应关系。结果表明 ,对元件载体 Al2 O3表面改性处理不影响 Al2 O3的比表面积。
刘建周
关键词:催化剂
改性乙醇胺富集烟道气中CO_2的FTIR研究
2011年
以四(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抗氧剂1010)、Na2SO3作为乙醇胺(MEA)的氧化降解的改性剂,考察改性MEA富集模拟烟道气中CO2的效果,利用气相色谱、红外光谱分析抗氧剂1010与Na2SO3的适宜用量、比较两种抗氧剂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抗氧剂1010和亚硫酸钠的添加量在0.15%时效果均较好。红外光谱显示,其再生样品中存在酰胺的C O吸收峰,酰胺在碱性溶液中转变成伯胺,有利于MEA溶剂富集CO2;1010/20%MEA溶液的氧化产物为羧酸,Na2SO3/20%MEA溶液的氧化产物为酰胺,酰胺有利于溶液吸收CO2,Na2SO3的抗氧化性能优于抗氧剂1010。添加抗氧剂后的有机胺的氧化降解程度降低,胺溶液的再生能力显著提高。
尹文萱刘建周高丽平江晶亮王志华
关键词:烟道气吸附解吸
玉米粉水解糖作碳源发酵麦白霉素的研究被引量:3
2003年
用正交实验方法研究了玉米粉水解糖全部替代葡萄糖作碳源发酵麦白霉素的工艺条件 .结果表明 :摇瓶发酵培养基的最佳配比为玉米粉 5 .0 % ,黄豆饼粉 2 .8% ,磷酸二氢钾 0 .1 2 % ,碳酸钙 0 .48% .以 5 0 L发酵罐进行实验 ,得出了麦白霉素的发酵代谢曲线和玉米粉的适宜水解时间 .用 30 t发酵罐进行了放大实验 ,进一步说明用玉米粉水解糖作碳源发酵麦白霉素其发酵单位比用葡萄糖作碳源提高 1 8.4% ,生产成本降低 30 .0 % .
王晓磊刘建周张宪生沈吉敏孟凡勇
关键词:碳源麦白霉素发酵抗生素
煤沥青空气氧化过程中烟气挥发速率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针对釜式空气氧化改质系统,分析了烟气析出排放过程的内部机理,提出了煤沥青空气氧化过程中烟气挥发速率模型,通过积分法对模型进行变换,并用作图法检验模型.在空气用量为1.0 L/min,氧化温度分别为340,360和380℃的条件下制取了氧化沥青,并得到这3种条件下的模型参数分别为0.085 8,0.124 1和0.140 4.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是合理可靠的.
胡光洲许斌秦志宏张双全刘建周丁曙光
关键词:煤沥青烟气速率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