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忠刚

作品数:11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建筑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篇城市
  • 2篇文化街
  • 2篇文化街区
  • 2篇历史文化街区
  • 2篇街区
  • 2篇工人村
  • 2篇
  • 2篇城市发展
  • 1篇地名
  • 1篇多元管理
  • 1篇住区
  • 1篇住区改造
  • 1篇网络
  • 1篇文化景观
  • 1篇文脉
  • 1篇文脉延续
  • 1篇线密度
  • 1篇乡村
  • 1篇乡村旅游
  • 1篇乡村旅游规划

机构

  • 11篇沈阳市规划设...
  • 2篇沈阳建筑大学
  • 1篇沈阳市城乡建...

作者

  • 11篇刘忠刚
  • 3篇李晓宇
  • 2篇吴琼
  • 1篇张慧玲
  • 1篇张晓科
  • 1篇邱明煊
  • 1篇董志勇
  • 1篇谭许伟
  • 1篇刘笑
  • 1篇王冠木
  • 1篇吕海平
  • 1篇张腾龙
  • 1篇高峰

传媒

  • 2篇规划师
  • 1篇小城镇建设
  • 1篇城市规划
  • 1篇中国名城
  • 1篇沈阳建筑大学...
  • 1篇农业科技与信...
  • 1篇《规划师》论...
  • 1篇2009中国...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花卉种质资源现状及发展对策
2006年
本文阐述了我国花卉种质资源现状、开发利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增强我国花卉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吴琼刘忠刚
文脉延续下的沈阳铁西工人村改造实践被引量:6
2016年
工人村住宅是建国初期我国城市发展的主要成就之一,也是重要的工业文化遗存。本文就沈阳铁西工人村历史文化街区在城市更新与文脉延续之间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铁西工人村价值和现状特征的剖析,明确街区需要保留的空间载体,提出具体详实的改造方案,探索改造方式,促使其在城市更新中焕发生机,继承并发扬'火红年代'的精神文化,构建一条以保护为基础,文脉延续为目的的街区改造路径,避免历史文化街区在改造过程中出现活力丧失和文脉断层。
李宏轩刘忠刚
关键词:工人村历史文化街区文脉
沈阳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街道空间形态参数量化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沈阳市中山路是辽宁省首批申报的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之一,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空间形态独具特色,是沈阳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采取定量研究方法,运用界面密度、宽高比和网络线密度3个参数,对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街道空间形态进行全面分析,评价中山路街道空间的现状特征,发现历史街区更新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综合、客观地剖析弊病产生的原因,为科学准确地评估街区现状提供基础数据。
吕海平张和成刘忠刚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宽高比
多元管理权下的近代沈阳城市格局发展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传统的一元化政体逐渐被外来侵略势力所打破,随之国内政权也开始变革和更迭交替发展。沈阳作为清朝的开国都城,受此影响,从1898年开始进入由殖民入侵、地方势力兴起引发的多元政体发展时期。通过政体与空间的耦合,从1898年至1945年间沈阳城市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城市管理权入手,论述了这一时期的城市发展特征及对现代城市发展的影响。
刘忠刚李晓宇吴琼
关键词:城市发展
宏观体系下的城市空间演化——以沈阳市城市形态为例被引量:5
2004年
王冠木刘忠刚邱明煊
关键词:城市形态城市建筑建筑群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沈阳乡村旅游规划实践探索被引量:2
2018年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和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本文从沈阳本土发展情况出发,在乡村旅游发展理论研究、乡村旅游发展历程阶段与特征规律分析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沈阳乡村旅游规划编制的实践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乡村旅游资源遴选的"五分"资源分析方法和突出乡村性特点的乡村旅游规划编制的策略建议。
高峰金锋淑刘忠刚
关键词:乡村性旅游资源
五十年代工人住区改造模式探索--以沈阳铁西工人村为例
五十年代工人住区是我国现代工业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以及科学技术价值。本文以沈阳铁西工人村为例在深入剖析其发展条件的基础上,试图从延续文化景观的角度,探索一条在设施更新、功能重构带动下的五十年代城市...
刘忠刚李宏轩
关键词:文化景观
沈阳历史建筑保护规划与实施策略被引量:17
2014年
历史建筑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开始被人们广泛关注。沈阳以刚完成的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的沈阳成果为基础,对现存建筑遗产的特征和价值进行研究,提出了应保护好历史建筑的整体性与真实性以及应对其进行持续保护和多元保护的理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历史建筑保护规划对策和实施策略,以期为沈阳历史建筑的保护提供一些参考。
刘忠刚张腾龙董志勇
关键词:历史建筑保护
沈阳太原街地区近代城市建设史研究(1898-1948年)
沈阳太原街地区是在近代"铁路附属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商贸中心,是殖民势力在华的资本攫取地、产品倾销地和城市实验场,在中国近代城市建设历史中具有鲜明的代表性。这一地区近代以来突变式的发展使其成为沈阳从封...
李晓宇刘忠刚张慧玲林莉
城市发展与地名演变——沈阳市地名演变规律探析
地名作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其发展以城市化为核心动力、空间为主要载体、文字语言为主要表现形式,受到地理环境、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本文在研究沈阳城市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以空间为立足点,通过对不同时期地名主...
刘忠刚李晓宇于圣军
关键词:地名城市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