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诱发电位
  • 3篇切除
  • 2篇血管
  • 2篇运动诱发电位
  • 2篇神经瘤
  • 2篇听神经
  • 2篇听神经瘤
  • 2篇面肌
  • 2篇巨大听神经瘤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紊乱
  • 1篇电刺激
  • 1篇电解质失调
  • 1篇血管升压素
  • 1篇血管升压素类
  • 1篇血管外膜
  • 1篇血管外膜细胞...
  • 1篇运动皮质
  • 1篇神经保护
  • 1篇神经功能

机构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白城市第三人...
  • 1篇北京市神经外...

作者

  • 7篇刘文
  • 5篇刘佰运
  • 3篇乔慧
  • 3篇刘淑玲
  • 2篇张俊廷
  • 2篇胡文瀚
  • 1篇王新生
  • 1篇郝淑煜
  • 1篇马振宇
  • 1篇贾桂军
  • 1篇张懋植
  • 1篇田永吉
  • 1篇邢俭
  • 1篇王忠诚
  • 1篇周国
  • 1篇罗麟
  • 1篇陈谦

传媒

  • 4篇中国微侵袭神...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年份

  • 1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60例颅内血管外膜细胞瘤诊断与治疗分析被引量:13
2005年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颅内血管外膜细胞瘤的临床资料,探讨其相关的诊断依据及治疗方法。方法对近5年我院收治的60例颅内血管外膜细胞瘤病人的一般资料,临床特点,影像资料,病理表现及治疗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发病率男性大于女性,以青壮年占多数,平均病程 11个月;CT显示肿瘤呈略高密度影,无钙化;MR显示肿瘤多呈分叶状,有血管流空信号影,瘤内有坏死囊变和窄基底, “硬膜尾征”少见,T2WI呈等高混杂信号,注射对比剂后在T1WI上呈不均匀明显强化;所有病例均被行手术加术后放疗,其中28例第1次术后随诊结果显示:肿瘤全切组平均随访时间28个月,复发率6%;肿瘤近全切除组平均随访时间27个月,复发率71%;肿瘤大部切除组平均随访时间19个月,复发率100%。结论如果CT显示略高密度影和无钙化及MR显示肿瘤呈分叶状;T2WI呈等高混杂信号和无“硬膜尾征”时,应考虑血管外膜细胞瘤的诊断。肿瘤切除的程度是决定肿瘤复发的关键因素,手术应做到尽量全切肿瘤,术后应常规辅以放射治疗,可获得较好的预后。
刘佰运陈谦周国罗麟刘文郝淑煜田永吉王忠诚
关键词:血管外膜细胞瘤
颅咽管瘤切除术后水钠代谢紊乱机制研究(附102例分析)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术后水钠代谢紊乱的原因和最佳处理方式。方法对102例经胼胝体切开穹窿间入路切除巨大颅咽管瘤的病人,记录术后尿量、血电解质、抗利尿激素(ADH)、醛固酮(ALD)、皮质醇水平,比较术后激素水平变化与水、钠代谢紊乱的关系。结果本组均出现水、钠代谢紊乱,术后2周完全恢复52例,4周基本恢复33例,6周恢复12例,需长时间人工调整电解质水平5例。术后ADH、ALD和皮质醇的不足是导致术后水钠代谢紊乱的主要原因。结论颅咽管瘤切除术后水、钠代谢紊乱与手术损伤下丘脑有关,紊乱类型与ADH、ALD和醛固酮的缺乏情况有关;及时给予相应激素及对症治疗,可获满意疗效。
刘文邢俭马振宇刘佰运
关键词:水电解质失调颅咽管瘤醛固酮血管升压素类尿崩症
梗死灶切除治疗重型颅脑外伤合并大面积脑梗死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合并大面积脑梗死的最佳外科处理方式。方法对53例重型颅脑外伤病人行开颅血肿、挫伤脑组织清除术加去骨瓣减压术,其中31例未行梗死灶切除(第1组),22例行梗死灶切除(第2组)。术后1个月、12个月评价两组的GOS,并行2χ检验。结果术后第1组死亡7例,植物生存5例,重残8例,轻残11例;第2组死亡1例,植物生存2例,重残9例,轻残10例。两组不良结果率(死亡+植物状态)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外伤合并大面积脑梗死的病人行挫伤脑组织和血肿加梗死灶切除,对降低病死率、提高有效生存率有明显作用。
刘文刘佰运
关键词:脑梗塞神经外科手术
直接皮质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在累及运动区胶质瘤切除术中运动通路保护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在累及运动区的胶质瘤切除术中,利用直接皮质刺激产生的运动诱发电位(MEP)去判断运动传导通路纤维的数量和功能,并分析其变化和术后病人四肢运动功能的关系。方法对42例累及运动区的胶质瘤病人,术中利用微弱电流直接刺激运动区皮质并记录产生的运动诱发电位,比较肿瘤切除前、中、后MEP的变化,分析肿瘤切除后MEP下降程度和术后3个月四肢运动功能的关系。结果切瘤后MEP较切瘤前波幅下降50%以上26例,其中出现严重运动功能障碍17例(65.4%),轻度运动功能障碍9例(34.5%);MEP下降50%以下16例,其中出现严重运动功能障碍2例(1.3%),轻度运动功能障碍10例(62.5%),基本正常4例(25.0%)。两组严重运动功能障碍经2χ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中行直接皮质刺激运动诱发电位监测可直接反映运动传导纤维的数量和功能,预测术后肢体运动情况。MEP波幅下降50%可作为将发生严重运动功能障碍的临界警戒点。
刘文乔慧刘淑玲张懋植王新生胡文瀚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运动皮质电刺激
经颅骨刺激面肌诱发电位在巨大听神经瘤切除术中的初步应用
背景及目的:巨大听神经瘤的面神经形态高度变形,脑干移位明显,在手术过程中,难以分辩面神经,术中容易出现面肌运动通路核上性、核性及外周性损伤。单纯面神经直接刺激诱发的面肌诱发电位监测难以对全部面肌运动通路监测,也不能在手术...
刘文
关键词:运动诱发电位听神经瘤切除术
文献传递
面肌诱发电位在巨大听神经瘤术中面神经保护的研究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8
2006年
目的探讨经头皮颅骨刺激面肌诱发电位(TCeMEP)在巨大听神经瘤切除术中的面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对28例巨大听神经瘤术中监测TCeMEP,并比较其变化和术后面肌功能的关系。结果16例术后TCeMEP下降大于75%,其中9例明显面瘫,7例轻度面瘫;12例术后TCeMEP下降小于75%,其中2例明显面瘫,7例轻度面瘫,3例基本正常。两组明显面瘫率经2χ检验,P<0.05。结论TCeMEP可以术中实时监测全部面肌传导通路的功能,为术中保护面神经功能提供可靠的电传导依据。TCeMEP波幅下降75%可以作为术后可能发生明显面瘫的警戒点。
刘文刘淑玲刘佰运乔慧张俊廷贾桂军
关键词:面神经功能
术中视觉诱发电位监测对视觉通路保护的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对累及视路的肿瘤,术中应用视觉诱发电位(VEP)监测技术,监测视路的传导功能,为保护术后视觉功能提供实时的电生理传导依据。方法对16例累及视路的颅内肿瘤及颅骨病变,术中监测视觉诱发电位,比较术中视觉诱发电位变化和术后视力改变的关系。结果(1)12例引出稳定、可重复的VEP电位。其中3例术中VEP波幅上升50%以上,潜伏期缩短10%,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5例术中VEP波幅下降小于50%,潜伏期延长10%以内,术后视力轻度下降3例,明显下降1例,基本同前1例;4例VEP波幅下降大于50%,潜伏期延长10%以上,术后视力明显下降3例,轻度下降1例。(2)4例术中未引出VEP,术后视力均明显下降。(3)术中VEP波幅下降大于和小于50%的两组,术后视力明显下降率经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视觉诱发电位监测可以术中及时发现视路的传导功能,为术者判断视觉功能提供了客观、实时的电生理传导依据。VEP波幅下降50%可以作为视路传导功能严重受损、术后视力可能严重下降的警戒参考点。
刘文乔慧刘淑玲刘佰运张俊廷胡文瀚
关键词:视觉脑内肿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