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
-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药局部外敷与理疗改善老年性膝关节炎疼痛症状被引量:1
- 2003年
- 采用以脉冲调制中频电流疗法为主,膝部外敷中药为辅治疗年龄在55岁以上的高龄膝关节炎50例,症状完全好转20例,部分好转24例,好转4例,无改善2例。
- 郝玉洁刘燕白跃宏
- 关键词:中药理疗老年性膝关节炎疼痛
- 骨筋膜室综合征致慢性腰痛的临床研究(英文)被引量:2
- 2004年
- 背景:目前对骨筋膜室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的诊断、治疗以及骨骼肌病理变化还缺乏足够的认识。目的:探讨和介绍腰骶部骨筋膜室综合征致慢性腰痛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骨骼肌的病理变化。设计:非随机、自身对照、回顾性研究。地点和对象:本院收治的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33例,男15例,女18例,年龄18~66岁,平均42.3岁,慢性腰痛时间2~42年,平均27年。方法:采用微创方法行腰骶部竖脊肌骨筋膜室切开减压术,术后进行腰、腹肌功能锻炼并进行疗效评价。选择平L3棘突竖脊肌外侧缘微进针点,用自行设计的带有侧孔及微压力感受装置的测压针,直接刺入竖脊肌内,分别测量竖脊肌内的静息压、运动中压和运动后6min以内的压力改变。主要观察指标:下腰痛症状,步行能力,腰部前屈、后伸活动度,超声多普勒腰骶部血流的改变及腰骶部骨筋膜室内压在静息、运动中、运动后的改变。结果:术后下腰痛临床症状较术前明显好转,步行能力明显增加,腰部前屈、后伸活动度较术前分别增加(15±0.5)°和(7±0.7)°。术前腰骶部骨筋膜室内压在静息、运动中和运动后6min以内分别为(1.4±0.1),(24.9±1.5)和(1.8±0.2)kPa,术后分别为(0.9±0.1),(21.6±1.6)和(0.9±0.1)kPa(t值分别为2.04,2.32,3.21,P<0.05或0.01)。竖脊肌病理改变为退行性变。
- 白跃宏欧阳颀郝玉洁刘燕魏智钧
- 关键词:骨筋膜室综合征慢性腰痛并发症病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