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珊珊
- 作品数:12 被引量:323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基于UPLC特征图谱及萜类成分含量测定的泽泻产地差异研究被引量:29
- 2020年
- 为了比较不同产地泽泻的质量差异,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对37批泽泻药材与30批泽泻饮片进行测定,分别建立其特征图谱,并测定其中8个萜类成分的质量分数。采用相似度评价、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对样品数据进行分析。泽泻特征图谱中呈现3个主要特征峰,以23-乙酰泽泻醇B(S)为参照物峰,泽泻烯醇和泽泻醇B的相对保留时间分别为0.55,0.77。利用泽泻醇B与23-乙酰泽泻醇B的峰面积及其比值可以区分泽泻的产地。含量测定及PCA和PLS-DA结果表明,泽泻样品按产地可明显分成"建泽泻"(福建泽泻、江西泽泻)、"川泽泻"(四川泽泻、湖北泽泻)和"广泽泻"(广西泽泻)3类。不同产地泽泻中各成分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泽泻醇A和24-乙酰泽泻醇A在"广泽泻"中的含量显著高于"建泽泻"和"川泽泻"(P<0.000 1);"川泽泻"中泽泻醇B、泽泻醇C等成分的含量显著高于"建泽泻"(P<0.000 1)。该研究建立的特征图谱结合萜类成分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不同产地泽泻化学成分的含量及比例关系存在显著差异,但成分的数目和种类基本一致。研究结果阐明了泽泻的产地差异及其成分特征,可为泽泻药材、饮片的鉴别及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 田双双田双双刘珊珊刘珊珊冯伟红陈两绵闫利华
- 关键词:泽泻三萜超高效液相色谱
- 吴茱萸生物碱类化学成分及其抗血管生成活性分析被引量:18
- 2016年
- 目的:研究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果实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血管生成活性。方法:采用硅胶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ODS柱色谱及半制备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斑马鱼模型测试化合物抑制血管生成活性。结果:从吴茱萸果实中分离鉴定了20个化合物,包括1个降柠檬苦素,为calodendrolide(1);6个吲哚类生物碱,分别为吴茱萸次碱(2),吴茱萸碱(3),goshuyuamide-Ⅰ(4),N-甲酰二氢吴茱萸次碱(5),7β-羟基吴茱萸次碱(6);11个喹诺酮类生物碱,分别为2-羟基-4-甲氧基-3-(3'-甲基-2'-丁烯基)-喹诺酮(7),1-甲基-2-正壬基-4-(1H)-喹诺酮(8),1-甲基-2-正癸基-4(1H)-喹诺酮(9),1-甲基-2-正十一烷基-4(1H)-喹诺酮(10),二氢吴茱萸卡品碱(11),1-甲基-2-正十五烷基-4(1H)-喹诺酮(12),1-甲基-2-[(Z)-6-十一烯基]-4(1H)喹诺酮(13),吴茱萸卡品碱(14),1-甲基-2[(Z)-4-十三烯基]-4(1H)-喹诺酮(15),1-甲基-2-[(Z)-10-十五烯基]-4(1H)-喹诺酮和1-甲基-2-[(Z)-6-十五烯基]-4(1H)-喹诺酮的混合物(16),1-甲基-2-[(6Z,9Z)-6,9-十五二烯基]-4(1H)-喹诺酮(17);2个酰胺,分别为N-甲基-邻-氨基苯甲酰胺(18),乙酰胺(19);1个甾醇,为β-谷甾醇(20)。化合物1(20 mg·L^(-1)),2(0.5 mg·L^(-1)),3(5,10μg·L^(-1)),4(10 mg·L^(-1)),5(50 mg·L^(-1)),10(20 mg·L^(-1)),11(50 mg·L^(-1)),16(20 mg·L^(-1)),18(50 mg·L^(-1))对斑马鱼节间血管表现出抑制作用。结论:化合物1~18均为吴茱萸的特征性成分,化合物1和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5,10,11,16,18具有抑制斑马鱼血管生成活性。
- 尹元元刘珊珊韩利文何秋霞张启伟刘可春闫利华王智民
- 关键词:生物碱斑马鱼抑制血管生成
- 香茶菜总三萜及齐墩果酸、熊果酸的含量测定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建立香茶菜总三萜及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其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熊果酸为对照品,5%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为显色剂,于547 nm测定香茶菜中总三萜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elch X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水溶液(85:15),流速为0.6 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10 nm,测定香茶菜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结果不同产地、批次和药用部位的香茶菜总三萜含量为0.13%-1.14%;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在不同的药用部位含量差异显著:根中未检测到,全草中含量分别为0.0128%、0.0388%,地上部位中含量为0.0230%-0.0514%、0.0756%-0.1891%。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香茶菜的质量控制;明确和规范药用部位是其质量控制的前提。
- 张姗姗刘珊珊闫利华张启伟朱晶晶赵维良王智民
- 关键词:香茶菜总三萜齐墩果酸熊果酸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 泽泻的本草考证、原植物调查及DNA条形码鉴定研究被引量:19
- 2020年
- 泽泻为常用中药,目前我国的商品泽泻主要有"建泽泻"(福建泽泻、江西泽泻)、"川泽泻"(四川泽泻)和"广泽泻"(广西泽泻)。《中国药典》曾分别收载泽泻科植物泽泻Alisma plantago-aquatica和泽泻A.orientale作为泽泻药材的基原。不同商品泽泻的原植物是否相同、是哪种,是长期以来有争议的问题。该研究的目的是明确不同商品泽泻的植物来源,为2020年版《中国药典》中泽泻来源项的修订提供参考依据。作者对古代本草文献中泽泻的原植物形态、分布等资料进行了梳理;到产地进行原植物调查,收集代表性原植物的花、果实与泽泻和东方泽泻的分类特征进行比较;对不同产地的典型药材进行性状比较;对3个主产区8个种植区域的39份泽泻叶片进行DNA条形码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泽泻和东方泽泻在花、果实等植物形态特征上的差别及ITS2序列中第247位的碱基差异(A/T),可对不同产地泽泻的原植物进行区分。商品"建泽泻"的主要原植物为东方泽泻,"川泽泻"和"广泽泻"的主要原植物为泽泻。经过本草考证、植物形态特征对比及DNA条形码鉴定并结合目前商品泽泻的实际情况,建议2020年版《中国药典》中泽泻的来源项修订为"泽泻科植物东方泽泻Alisma orientale(Sam.) Juzep.或泽泻Alisma plantago-aquatica Linn.的干燥块茎"。
- 刘珊珊魏守辉魏守辉朱晶晶焦森郭杰闫利华闫利华
- 关键词:泽泻本草考证药材性状DNA条形码ITS2
- 不同产地泽泻药材中核苷类成分定性定量分析被引量:13
- 2020年
- 该文通过UPLC-Q-TOF-MS指认了泽泻水提物中核苷、氨基酸等10个成分。首次建立了泽泻药材中核苷类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结合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比较核苷类成分在不同产地泽泻药材中的差异。同时首次建立泽泻药材中5种主要核苷(胞苷、尿苷、腺嘌呤、鸟苷、腺苷)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显示,川泽泻与建泽泻的相似度在0.96以上,广泽泻相似度小于0.87;聚类分析中川泽泻与建泽泻聚为一组,广泽泻聚为另一组,提示在核苷类成分上川泽泻与建泽泻较为相似,与广泽泻差异较大。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川泽泻与建泽泻上述5种成分质量分数总和为0.81~1.30 mg·g^-1,广泽泻为0.35~0.50 mg·g^-1。在川泽泻与建泽泻药材中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鸟苷>胞苷>尿苷>腺嘌呤>腺苷;在广泽泻中依次为尿苷>腺嘌呤>鸟苷>胞苷>腺苷。川泽泻与建泽泻中上述5种化合物的含量均高于广泽泻;川泽泻与建泽泻相比,除腺嘌呤外,均为川泽泻略高于建泽泻。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泽泻药效物质及药材质量的全面控制提供参考。
- 刘珊珊刘晓谦田双双朱晶晶高慧敏闫利华王智民高陆
- 关键词:泽泻核苷指纹图谱
- 关于《中国药典》2020年版泽泻质量标准修订的建议被引量:7
- 2020年
- 完善泽泻药材和饮片的质量标准,为《中国药典》2020年版泽泻药材和饮片质量标准的修订提供参考和建议。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对泽泻药材和饮片的水分、总灰分、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农药残留及醇溶性浸出物进行测定;以硅胶GF254板为薄层板,以二氯甲烷-甲醇(15∶1)为展开剂,建立了以23-乙酰泽泻醇B和23-乙酰泽泻醇C及泽泻对照药材为对照的薄层鉴别方法;采用HPLC,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208 nm和246 nm波长下分别对23-乙酰泽泻醇B和23-乙酰泽泻醇C进行定量分析。采用建立的方法,对37批泽泻药材、30批泽泻饮片和19批盐泽泻的质量进行评价,根据实验结果,建立了泽泻药材和饮片的质量标准。该标准具有很好的专属性和重复性,可用于泽泻药材与饮片的质量控制。建议《中国药典》2020年版对泽泻的【来源】、【鉴别】(薄层)、【浸出物】(盐泽泻)、【含量测定】项进行相应的修订。
- 赵晓梅田双双刘珊珊曲倩赵靖源闫利华王智民
- 关键词:泽泻23-乙酰泽泻醇BTLC
- 泽泻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07
- 2020年
- 泽泻为我国传统中药,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复方及多种中成药中。目前从泽泻中分离到了220余个化合物,包括三萜、倍半萜、二萜、糖类、含氮化合物、苯丙素、黄酮、甾体等。药理学研究表明泽泻醇提物、水提物及一些单体类成分具有利尿、抗结石及肾脏保护、降血脂及保肝、降血糖、抗癌、抗氧化损伤、抗炎、抗补体等作用。该文对近五十年来泽泻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整理,以期为泽泻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 刘珊珊郭杰李宗艾田双双朱晶晶闫利华王智民高陆
- 关键词:泽泻化学成分三萜药理作用
- 泽泻水提物化学成分及产地差异研究
- 泽泻为我国常用中药,来源于泽泻科植物泽泻Alismaorientale(Sam.)Juzep.的干燥块茎,具有利水渗湿,泄热,化浊降脂的功效,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高血脂症。泽泻在临床...
- 刘珊珊
- 关键词:泽泻水提物化学成分
- 竹节参皂苷类化合物HPLC指纹图谱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建立竹节参药材皂苷类成分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方法,为竹节参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ibar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1%的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03nm,柱温30℃;测定了7批市售竹节参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结果:竹节参的指纹图谱共检出12个共有峰,通过对照品比对指认了其中的7个共有皂苷类成分,7批药材中有6批相似度均达到0.9以上。结论:该方法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好,特征性及专属性强,可用于竹节参药材的质量控制。
- 邹海艳刘珊珊李佳马晗赵晖
- 关键词:竹节参皂苷类化合物HPLC指纹图谱
- 药用植物毛状根的诱导及其在次生代谢物研究中的应用
- 毛状根培养系统不仅克服了植物生长缓慢、有效成分积累有限的不足,且具有不依赖外源植物激素等优点,近年来研究较多.本文介绍了毛状根的诱导及其影响因素,并总结毛状根在次生代谢物研究中的应用,指出发根农杆菌介导的毛状根诱导及培养...
- 张萌高伟刘珊珊王秀娟
- 关键词:次生代谢产物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