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辉
-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信息物理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城市地籍建库中的空间数据质量控制被引量:4
- 2008年
- 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要求地籍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准确性、完整性,数据的质量成为数据库建立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在城市地籍建库工程实践的基础上,从空间数据的数学基础、位置精度、属性数据、逻辑的一致性、完整性与正确性、附件质量等方面,探讨了城市地籍建库中有关质量控制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措施。
- 汪友才杨敏华刘福辉
- 关键词:GIS空间数据
- 基于遥感的张家界市永定区土地覆盖动态监测研究
- 土地覆盖变化是全球变化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仅需要大尺度的宏观研究,还需要中小尺度的区域研究。本文利用1992年、2000年的TM数据与2006年的SPOT5遥感影像为信息源,选择位于湖南省山区地带的张家界市永定区为研...
- 刘福辉
- 关键词:动态监测遥感监测遥感影像地理信息系统
- 文献传递
- 杂交稻种宜香725纯度的可见-近红外光谱鉴定
- 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无损鉴定杂交稻种纯度的新方法。以FieldSpec(R)3地物光谱仪采集了纯度在90%~99%范围内的杂交稻种(宜香725)光谱数据90份,随机分成校正集(75份)和检验集(15份...
- 梁亮杨敏华胥海威刘福辉
- 关键词:杂交稻种纯度鉴定偏最小二乘法
- 文献传递
- 基于MapX的县级森林资源信息系统开发——以永兴县为例
- 2007年
- 基于湖南省永兴县森林资源信息系统的开发,阐述了以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数据,利用Delphi7.0和地理信息系统组件MapInfoMapx5.0开发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法。系统功能包括基本二类调查数据录入、分析、报表生成,森林资源专题图的编绘、管理及输出。
- 雷平王彬刘福辉王怀玉李彦平
- 关键词:森林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MAPX
- 杂交稻种宜香725纯度的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鉴定被引量:6
- 2009年
- 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无损鉴定杂交稻种纯度的新方法。以FieldSpec(3地物光谱仪采集纯度在90%~99%范围内的杂交稻种(宜香725)光谱数据90份,随机分成校正集(75份)和检验集(15份)。根据其在380~2400nm的反射光谱,以偏最小二乘算法(PLS)建立了回归模型,并比较了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对模型的影响。分析表明采用一阶导数结合标准归一化处理能最有效地提取光谱信息,此时PLS模型校正集决定系数与检验集决定系数分别为0.9884与0.9227,校正标准误差(SEC)与预测标准误差(SEP)分别为0.0025与0.0066。将经一阶导数结合标准归一化处理后的光谱进行PCA降维,以前20个主成份(含原始光谱86.09%的特征信息)为输入变量,建立杂交稻种纯度鉴定的BP-ANN模型。分析表明BP-ANN模型校正集决定系数与检验集决定系数分别为0.9952与0.9369,SEC与SEP分别为0.0017与0.0061,具有比PLS模型更高的精度。结果表明以可见-近红外技术进行杂交稻种纯度的快速、无损鉴定是可行的,且PCA结合BP-ANN是一种优选方法。
- 梁亮杨敏华刘志霄胥海威刘福辉何齐庄罗云飞
- 关键词:杂交稻种纯度偏最小二乘
- 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LUCC)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中的核心问题。本文利用以卫星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和方法为支撑,通过面向对象的分类提取方法得到的1996~2005年张家界市武陵源区的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了该地区土地利用/覆盖的时空变化规律与机制,揭示了导致该变化发生的自然、人文驱动因素,并且提出了应对包括自然因素、经济社会发展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对策,为该地区的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了合理的参考依据。
- 刘福辉杨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