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竹芬
-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全程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应用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60例全程系统化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作用,预后及遵医行为诸方面的观察。方法: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从入院及出院后进行全程系统化的健康教育,并定期随访,跟踪评价。结果:患者对糖尿病基本知识掌握达92%以上;患者住院时间缩短,并降低了重复住院率,从而降低了医疗费用,患者的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并且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提高,增强了医务人员的职业荣誉感.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院内外全程健康教育,对提高患者的自我监控意识,建立良好的遵医行为,减少重复住院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吕敏清刘竹芬
-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教育
- 自我管理模式对初诊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模式对初诊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5月收治的79例初诊糖尿病患者参与本次研究,根据奇偶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糖尿病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模式培训,指导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比较两组管理前、后的血糖状况及生存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实施管理前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管理后的血糖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生存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自我管理模式的应用,能加强初诊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提高患者的疾病自我管理水平,预防疾病进一步恶化,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 刘竹芬
- 关键词:自我管理模式初诊糖尿病
- 护理干预对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曾在心内科住院的120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提高疗效,缩短病程,降低复发率。结论加强对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康复、疾病的转归起着重要作用。
- 黄冠文刘竹芬
-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理护理护理干预
- 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维生素D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新发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尿pH值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测定325例非糖尿病患者(对照组)及208例新发T2DM患者(新发T2DM组)的25(OH)D_(3)水平,并根据25(OH)D_(3)水平将新发T2DM患者分成新发T2DM患者维生素D缺乏组(n=92)及新发T2DM患者维生素D非缺乏组(n=116)。非缺乏组25(OH)D_(3)水平为20~100 ng/mL;缺乏组25(OH)D_(3)水平为<20 ng/mL;25(OH)D_(3)与胰岛素抵抗、尿pH值等的相关性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发T2DM组25(OH)D_(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新发T2DM患者维生素D缺乏组的年龄、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尿pH值、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和游离甲状腺素(FT_(4))均高于非缺乏组(P<0.05),而组间的胰岛功能指数、空腹C肽、血清钙、促甲状腺激素(TS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化血红蛋白(OR=1.776,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OR=1.289,P<0.05)是新发T2DM患者维生素D缺乏的危险因素。结论新发T2DM患者25(OH)D_(3)水平低于对照组。较高的糖化血红蛋白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是T2DM合并维生素D缺乏的危险因素。
- 孙燕李青华廖慧敏邓爱平刘竹芬李婉媚
-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尿PH值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