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羽阳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学位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历史地理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遗址
  • 2篇家马
  • 1篇动物
  • 1篇动物考古
  • 1篇动物考古学
  • 1篇遗址出土
  • 1篇石器
  • 1篇石器时代
  • 1篇普氏野马
  • 1篇先秦
  • 1篇先秦时期
  • 1篇旧石器
  • 1篇旧石器时代
  • 1篇考古
  • 1篇考古学
  • 1篇考古学研究
  • 1篇古学
  • 1篇骨材料
  • 1篇二里头
  • 1篇二里头遗址

机构

  • 4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4篇刘羽阳

传媒

  • 1篇南方文物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中国古代家马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被引量:2
2014年
马作为古时非常重要的使役畜力,在推动社会发展、加速开疆扩土、实现民族交融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地位显赫。另外,作为一种具有特殊地位的动物,马在考古遗存中出现的表现形式也与其他动物有所不同,较为常见的有整齐摆放整马、肢解后埋藏,还有车马坑。由此,马在古人的经济政治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可见一斑。自从野马被驯化成家马,它就始终作为人类的忠实助手,陪伴在我们身边。家马起源的研究一直都是世界动物考古学界关注的重点之一,学界一般认为最早的家马出现在哈萨克斯坦草原的波太遗址。在中国,家马的出现突然且集中,它们究竟是本土起源还是外来物种?这一直是我国动物考古学研究里的一个重要课题。旧石器时代我国境内曾广泛地分布着普氏野马,而到了新石器时代出土马骨骼的遗址数量却寥寥无几,直到商周才又开始大量出现,很显然家马在我国的发展之路与家猪等本地起源的动物不同,对此进行研究,讨论中国家马的来源有助于了解我国家畜起源的另一种机制,对研究家畜驯养的不同发展模式也有帮助。
刘羽阳
关键词:动物考古学普氏野马考古学研究旧石器时代
先秦时期家马研究
本文以中国境内先秦时期遗址出土的马骨为基本材料,运用考古学、动物考古学及相关自然科学方法,在原有的个案研究基础上,首次对先秦时期的家马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地研究,主要内容有以下四点:  1、文章从形态特征、年龄结构、数量比...
刘羽阳
关键词:先秦时期
二里头遗址的城市布局研究
作为中国早期国家形成时期的重要遗址,二里头遗址从发现以来一直备受关注,遗址对于重建中国早期古史的意义自不待言,从遗址中发现的各种遗迹现象及出土遗物的丰富性、多样性亦是考古学研究的重点。二里头遗址从开始发掘以来已经获得了很...
刘羽阳
马家塬遗址出土动物骨骼研究
刘羽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