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迎庆
- 作品数:47 被引量:127H指数:6
- 供职机构: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巩膜外加压联合环扎术后致眼前部缺血综合征1例
- 2002年
- 患者,65岁,男性.主因右眼视力下降1个月余,于2001年11月3日入院.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视力下降,眼前固定性黑影,门诊以"右眼视网膜脱离"收入院.
- 刘迎庆王超英靳韬郝岚
-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巩膜环扎术手术后并发症
- 复明片联合EX-Press引流器植入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及对房水和血清中VEGF、EPO、IL-6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观察复明片联合EX-Press引流器植入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及对房水和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单侧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82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2组术前均给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滴眼,对照组单纯给予EX-Press引流器植入,术毕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滴眼,连用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明片口服,连用1个月。分别检测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2组患者的眼压、视力,评价临床有效率,观察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分别检测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2组患者房水和血清中VEGF、EPO和IL-6水平。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眼压均明显降低(P均<0. 05),视力均明显提高(P均<0. 05),且观察组改变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均<0. 05);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1个月后2组房水中VEGF、EPO、IL-6水平和血清中VEGF、IL-6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 05),观察组降低的程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均<0. 05)。结论复明片联合EX-Press引流器植入可以有效降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的眼压,提高视力,可能与调节房水和血清中VEGF、EPO和IL-6的表达水平有关。
- 陈博宇刘迎庆安慧琴
- 关键词: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 豚鼠早期实验性近视眼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bFGF表达变化的研究
- 2015年
- 目的:研究豚鼠早期实验性近视眼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RPE)细胞前部及后极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 FGF)的改变,探索近视的发病机制。方法:两周龄豚鼠30只随机分为A组、B组、C组,每组10只,再随机选取5只10眼正常两周龄豚鼠不作任何干预,作为正常对照眼。选取任意眼戴一-10.00D凹透镜,分别饲养6、15、30d后除去镜片,验光及测眼轴长度确定近视形成后,采用细胞酶消化法培养豚鼠的前部及后极部RPE细胞,取3~6代RPE细胞进行免疫细胞化学、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blot蛋白印迹法检查前部及后极部RPE细胞中b FGF表达变化。结果:b FGF的表达定位于细胞浆和细胞核。免疫细胞化学、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blot蛋白印迹法结果均表明:A、B、C三组实验眼和对照眼前部及后极部RPE细胞均有b FGF的表达,实验组前部及后极部与对照组相应前部及后极部比较,实验组中b FGF的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随着诱导时间的推移,实验组的阳性率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阳性率不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自身前部及后极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组前部及后极部与对照组相应前部及后极部比较,b FGF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
- 陈博宇王超英陈维毅刘迎庆郝岚
- 关键词: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免疫细胞化学
- 眼内炎16例临床分析
- 目的 探讨眼内炎的病因以及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眼内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至年2012月12月收治的眼内炎患者共16例16只眼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13例,女性3例,年龄42~82岁,平均60岁.其中5例患...
- 宋宏鲁王超英刘迎庆
- TGF-β_2对豚鼠实验性近视眼后极部巩膜成纤维细胞MMP-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明确转化生长因子β2(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2,TGF-β2)对豚鼠镜片诱导型近视眼后极部巩膜成纤维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 proteinase,MMPs)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周龄已脱离母乳喂养的豚鼠12只,随机选取12只中各一眼用镜片诱导法制备近视动物模型(实验组),对侧眼不予任何处理(自身对照组)。30 d后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培养豚鼠后极部巩膜成纤维细胞,并传2代。将每只眼(两组24只眼)培养出的细胞分别分为空白对照组、1 ng/mlTGF-β2组、10 ng/ml TGF-β2组、100 ng/ml TGF-β2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western-blot蛋白印迹法对各组细胞MMP-2、MMP-2mRNA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经30 d镜片诱导,实验组诱导出(-6.70±1.93)D的相对近视,眼轴相对延长(1.53±0.31)mm,实验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空白对照组与自身对照组中空白对照组比较,MMP-2、MMP-2mRNA表达量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2浓度为10 ng/ml时实验组和自身对照组细胞MMP-2、MMP-2mRNA的表达量最高,与本组其他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凹透镜诱导可引起豚鼠明显轴性近视,TGF-β2能有效刺激MMP-2的表达。
- 陈博宇安慧琴王超英马景学陈维毅郝岚刘迎庆仝春梅
-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2近视巩膜成纤维细胞
- 巩膜扣带术后巩膜外填充物感染纠误挽治体会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巩膜扣带术后巩膜外填充物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对巩膜扣带术后巩膜外填充物感染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右眼痛、眼红、流泪、分泌物多1个月就诊,曾先后于当地多家医院误诊为右眼结膜囊肿继发感染,予抗感染、囊肿切开引流等治疗,效果不佳,遂来我院就诊。追问病史,获知右眼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史后,经相关医技检查后诊断为右眼巩膜外填充物感染,手术彻底取出巩膜外填充物并抗生素局部冲洗,术后予抗感染治疗,术后7 d出院,恢复良好,未发生右眼视网膜再脱离。结论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发生眼部感染,应考虑巩膜外填充物感染的可能;临床遇及此类患者应详细追问病史,并及早行相关医技检查明确诊断,确诊后应手术彻底取出巩膜外填充物,防止视网膜再脱离的发生。
- 宋宏鲁靳韬刘迎庆王超英
- 关键词:巩膜扣带术洛菲不动杆菌结膜疾病
- 抗真菌药联合5%碘酊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
- 2011年
- 真菌性角膜溃疡为治疗难度大、病程长、致盲率高的一种眼表感染性疾病[1],发病率近年呈上升趋势。我院2007~2010年应用抗真菌药联合5%碘酊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48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
- 刘迎庆仝春梅王超英韩宝雁
- 关键词:角膜溃疡抗真菌药
- 复方托吡卡胺诱发青光眼急性发作被引量:2
- 2007年
- 李涛王超英刘迎庆
- 关键词:托吡卡胺荧光素血管造影术青光眼
- 黄斑激光灼伤早期漏诊一例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视网膜激光灼伤的诊治要点,以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例视网膜黄斑激光灼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右眼激光灼伤后眼前视物中心有黑影遮挡2个月就诊,经眼底检查结合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及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查确诊为视网膜黄斑激光灼伤,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冲击治疗及神经营养药物治疗,1周后糖皮质激素减量,治疗20 d查右眼矫正视力恢复到0.6+,眼部病情平稳出院。结论视网膜激光灼伤早期眼部体征表现不明显时较难诊断,易误漏诊,及时行眼底FFA、OCT等检查,有利于及早诊治。
- 仝春梅王超英刘迎庆
- 关键词:视网膜疾病黄斑激光漏诊
- 眼部碱烧伤126例综合治疗临床分析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眼部碱烧伤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2009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采用综合疗法治疗的126例(179只眼)眼部碱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眼部碱烧伤患者角膜上皮修复时间Ⅱ度<Ⅲ度<Ⅳ度。Ⅱ度眼部碱烧伤患者全部脱残,预后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Ⅲ度眼部碱烧伤患者视力恢复情况优于Ⅳ度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Ⅳ度患者。术后3个月随访,45例早期行羊膜移植术者19例出现角膜血管化,其中2例半年后再次住院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术后视力恢复良好。结论综合疗法治疗眼部碱烧伤效果满意,疗效及预后与患者眼部碱烧伤程度相关。
- 刘迎庆陈博宇
- 关键词:烧伤碱液综合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