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国为

作品数:11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佛山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清
  • 3篇反应蛋白
  • 3篇C-反应蛋白
  • 2篇定量聚合酶链...
  • 2篇心肌
  • 2篇血清HBEA...
  • 2篇乙肝
  • 2篇乙肝患者
  • 2篇荧光定量
  • 2篇荧光定量聚合...
  • 2篇慢性
  • 2篇慢性乙肝
  • 2篇慢性乙肝患者
  • 2篇酶链反应
  • 2篇聚合酶
  • 2篇聚合酶链反应
  • 2篇肌酸
  • 2篇肌酸激酶
  • 2篇氨基转移酶
  • 2篇丙氨酸氨基

机构

  • 11篇佛山市第二人...

作者

  • 11篇卢国为
  • 4篇江志兰
  • 4篇周少雄
  • 3篇谢伟贤
  • 2篇何山
  • 2篇邓爱红
  • 2篇钟瑞雪
  • 1篇黄泽棋
  • 1篇沈永坚
  • 1篇张小青
  • 1篇卢伟
  • 1篇陈尚花

传媒

  • 6篇海南医学
  • 3篇医学检验与临...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检验医学

年份

  • 1篇2011
  • 4篇2007
  • 2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衰患者脑钠尿肽检测的临床意义
2004年
目的 探讨心衰患者脑钠尿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美国博适 (BIOSITE)公司生产的Triage干式快速定量心肌梗匆心衰诊断仪检测 82例心衰 (CHF)患者 ,2 2例冠心病患者 ,2 3例高血压患者 ,以及 2 0例正常人血浆脑钠尿肽含量 ,对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对比。结果 脑钠尿肽含量各组均数表现为心衰 (CHF)组与健康对照组结果差异高度显著 (P <0 .0 1) ,冠心病组与健康对照组结果差异高度显著 (P <0 .0 1) ,高血压组与健康对照组结果无差异 (P >0 .0 5 )。健康对照组脑钠尿肽含量分布属于正态分布 ,以 1.96s(即 12 0pg ML)为正常参考值上限。脑钠尿肽含量在心衰 (CHF)组中表现为心衰 (Ⅳ级 ) >心衰 <Ⅲ级 ) >心衰 (Ⅱ级 ) >,心衰 (Ⅰ级 )。结论 Ⅰ至Ⅳ级心衰患者血浆中脑钠尿肽水平均比健康对照组增高 ,呈逐级递增 ,与心衰的严重程度成正比。脑钠尿肽浓度和存活率以及再次住院相关。高浓度脑钠尿肽患者存活率低或再次住院率高。若以 12 0pg ML为界值 ,脑钠尿肽检测对心衰 (CHF)的诊断特异性为 90 .1%,灵敏度为 82 .4%,该试验在心衰 (CHF)
卢国为
关键词:脑钠尿肽心衰
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eAg和HBV-DNA水平与ADA及ALT浓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eAg含量和HBV-DNA含量与ADA及ALT浓度之间的关系。方法62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大三阳、小三阳、小二阳3组,分别进行了实验指标的检测,血清HBeAg定量采用时间分辨法,血清HBV-DNA定量采用荧光定量PCR法(FQ-PCR),血清腺苷脱氨酶(ADA)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法。结果大三阳组HBV-DNA定量阳性率(94.78%)显著高于小三阳组(31.82%)和小二阳组(35.51%)(P<0.01);HBeAg含量>4.0Ncu/ml组中HBV-DNA含量>107组的阳性率(67.03%)显著高于HBV-DNA含量105-7组(44.45%)和HBV-DNA含量103-5组(9.00%);ADA及ALT水平在小二阳、小三阳、大三阳组中异常率依次升高。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eAg含量和HBV-DNA含量与ADA及ALT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小三阳、小二阳组(HBeAg阴性)HBV-DNA阳性率(31.82%、35.51%)不低。
江志兰周少雄谢伟贤邓爱红卢国为何山
关键词: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腺苷脱氨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C-反应蛋白和血清前白蛋白检测在老年患者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04年
目的 评价C 反应蛋白 (CRP)和血清前白蛋白 (PA)在区分老年患者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应用价值。方法 检测 1 6 2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期老年患者及 5 0名健康老年人血清CRP和PA的含量。结果 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对照组相比较 ,PA明显降低 ,CRP则明显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 ;支气管炎和肺炎患者血清CRP水平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细菌感染组治疗前后CRP和PA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在老年患者急性呼吸道感染时 ,血清中CRP和PA的含量呈不同程度的变化有助于疾病的早期鉴别诊断 。
江志兰卢国为张小青钟瑞雪卢伟
关键词:C-反应蛋白血清前白蛋白CRP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支气管炎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D-D、CRP、CK-MB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初探
2007年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病初期D-二聚体(D-D)、C-反应蛋白(CRP)、心肌型肌酸激酶(CK-MB)水平,旨在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32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血清D-D、CRP、CK-MB的含量和活力,并与冠心病组和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AMI组的D-D、CRP、CK-MB检测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冠心病(CHD)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其中D-D升高明显,CRP次之。结论D-D、CRP和CK-MB各自的特点不同,联合检测对AMI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钟瑞雪江志兰周少雄卢国为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C-反应蛋白
肝肾功能5项在不同检测系统测定结果的比对评价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通过检验科内2个不同检测系统检测肝肾功能5项的比对试验。探讨肝肾功能生化检测结果的稳定性,为临床检验结果五认创造条件。方法参考美国临床试验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的EP9-A文件要求,以AU640捡测系统为目标,先用省室内质控品检测两个检测系统的精密度和均值,将换算后的各项目数据代入线性回归方程,计算斜率和截距作为仪器的校正参数,输入实验检测系统中,再在两个检测系统上测定5个生化项目,采用t检验判断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患者新鲜血清对实验检测系统的5项生化结果与目标检测系统进行比对,计算实验检测系统(Y)和目标检测系统(x)之间的相对偏差(SE%),以美国临床试验实验室修正法规(CLIA,88)允许总误差的1/2为标准,判断结果的可比性。结果两个检测系统对肝肾功能5项测定结果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r≥0.975,实验检测系统与目标检测系统的偏倚〈1/2CLIA,88允许总误差(TEa),临床可按受。结论检验科内两个肝肾功能5项检测系统具有可比性。
沈永坚周少雄黄泽棋谢伟贤陈尚花卢国为
关键词:医保
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eAg、HBV-DNA定量与ALT水平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比较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eAg、HBV-DNA含量与ALT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检测628例患者血清HBeAg含量,同时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FQ-PCR)检测HBV-DNA含量,并对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作统计分析。结果HBsAg阳性、HBeAg阳性、抗-HBc阳性组的HBV-DNA定量阳性率(94.78%)显著高于HBsAg阳性、抗-HBe阳性、抗-HBc阳性组(31.82%)和HBsAg阳性、抗-HBc阳性组(35.51%,P〈0.01);HBeAg含量〉4.0Ncu/ml患者中血清HBV-DNA含量〉107组的阳性率(67.03%)显著高于HBV-DNA含量105~7组(44.45%)和HBV-DNA含量103~5组(7.69%),而HBeAg阴性患者HBV-DNA检出率仍较高;HBV-DNA(+)组与HBV-DNA(-)组的ALT异常率差异显著(P〈0.01),HBV-DNA(+)组之间HBV-DNA含量高低与ALT无相关。结论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HBeAg含量与HBV-DNA含量有明显的相关性,HBeAg阴性不能代表病毒停止复制;肝功能状态与血清HBV-DNA含量有关。
江志兰周少雄谢伟贤何山邓爱红卢国为
关键词: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标本不同储存时间对血脂检测结果的影响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标本不同储存时间对血脂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每天收集病人空腹无抗凝血 60份 ,分 2次收集共 12 0份。检测总胆固醇 (Tch)、甘油三脂 (Tri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检测后的标本置于室温 (18℃~ 2 6℃ )加塞储存。分别于 2 4小时和 48小时后再次检测。结果 甘油三脂 (Trig)于 0h、48h测得的结果差异显著 (P <0 .0 5 ) ,后者结果升高。载脂蛋白A1(APOA1)于 0h、48h测得的结果差异高度显著 (P <0 .0 1) ,后者结果降低。载脂蛋白B(APOB)于 0h、48h测得的结果差异显著 (P <0 .0 5 ) ,后者结果升高 ,其余检测结果无差异 (P >0 .0 5 )。结论 血脂标本应在 2h内检测完毕 ,最迟也不应超过 2 4h ,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卢国为
关键词:血脂检测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抗原决定簇
急性胰腺炎早期判断指标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早期判断指标。方法检测4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AP)、59例非胰腺炎腹痛患者(NAP)和100例正常人的血清淀粉酶、尿液淀粉酶、血清脂肪酶、血清C-反应蛋白和尿液胰蛋白酶原-2水平,对检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AP组与NAP组血清淀粉酶、尿液淀粉酶、血清脂肪酶及尿液胰蛋白酶原-2检测结果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正常对照组均为阴性。AP组与NAP组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正常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急性重型胰腺炎和急性轻型胰腺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以尿液胰蛋白酶原—2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其次为血清脂肪酶,血清淀粉酶及尿液淀粉酶相对较差,血清C-反应蛋白最差。用尿液胰蛋白酶原—2为首选的5项试验联合检测,使传统试验的敏感性从87%上升为95%,特异性从91%上升为94%,取得明显效果。
卢国为
关键词:胰腺炎淀粉酶脂肪酶C-反应蛋白
高ALT活力标本出现结果假性偏低一例
2003年
卢国为
关键词:急性黄疸型肝炎病例报告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三项指标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三项指标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用美国博适(BIOSITE)公司生产的Triage干式快速定量心肌梗塞/心衰诊断仪检测24例心肌梗塞(AMI)患者,20例正常人血浆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对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对比。结果1、心梗组各项指标检测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Q波心梗组各项指标检测结果显著高于无Q波心梗组(P<0.01)。2、心梗组cTn-I(肌钙蛋白I)检测灵敏度为83.33%,其中无Q波心梗组为75.00%,Q波心梗组为87.50%,对照组未出现异常值;心梗组肌红蛋白(Myo)检测灵敏度为91.67%,其中无Q波心梗组为87.50%,Q波心梗组为93.75%,对照组未出现异常值;心梗组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检测灵敏度为75.00%,其中无Q波心梗组为62.50%,Q波心梗组为81.25%,对照组未出现异常值。心梗组、无Q波心梗组、Q波心梗组与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高度显著,(P<0.001),无Q波心梗组与Q波心梗组比较,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塞(AMI)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卢国为
关键词:心肌梗塞肌酸激酶同工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