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1篇糖尿
  • 21篇糖尿病
  • 6篇胰岛
  • 6篇2型糖尿
  • 6篇2型糖尿病
  • 5篇动脉
  • 4篇动脉粥样硬化
  • 4篇血糖
  • 4篇糖尿病患者
  • 4篇病患
  • 3篇血浆
  • 3篇血浆总同型半...
  • 3篇胰岛素
  • 3篇治疗2型糖尿...
  • 3篇同型半胱氨酸
  • 3篇自身免疫
  • 3篇总同型半胱氨...
  • 3篇颈动脉
  • 3篇多中心
  • 3篇多中心临床

机构

  • 14篇北京大学
  • 12篇北京医科大学...
  • 4篇北京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大学第一...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西安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山西省人民医...
  • 1篇北京宣武医院
  • 1篇焦煤集团

作者

  • 30篇卢纹凯
  • 10篇毛腾淑
  • 5篇胡肇衡
  • 5篇李玉钟
  • 3篇周灵丽
  • 3篇陈颖丽
  • 3篇苗小平
  • 3篇高妍
  • 3篇郭晓蕙
  • 2篇安良
  • 2篇袁申元
  • 2篇卢纹岱
  • 2篇张俊清
  • 2篇张颖
  • 2篇陈宇
  • 2篇洪旭
  • 2篇李秀娟
  • 1篇纪立农
  • 1篇郑宝忠
  • 1篇郭剑超

传媒

  • 6篇中国糖尿病杂...
  • 3篇中国临床药理...
  • 3篇国外医学(内...
  • 3篇北京医科大学...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江苏卫生保健...
  • 1篇辽宁实用糖尿...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北京医学
  • 1篇国外医学(消...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糖尿病杂...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4篇2001
  • 2篇2000
  • 3篇1999
  • 3篇1998
  • 2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0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被引量:14
2003年
目的 评价格列美脲对单纯饮食或用二甲双胍和/或阿卡波糖治疗控制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治疗的安全性、耐受性和有效性。方法 用多中心、开放性、非对照性临床研究,入选患者给予格列美脲1~4 mg,每日早餐前顿服,疗程16周。试验前后测定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和肝肾功能。结果129例患者人选,122例患者完成试验,格列美脲治疗16周空腹和餐后2h血糖平均分别下降1.3和1.8 mmol·L^(-1),糖化血红蛋白平均下降1.8%。治疗后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无变化,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下降,患者体重指数平均增加0.3 kg·m^(-2)。与格列美脲治疗有关的主要不良事件为低血糖反应和消化道症状,16例次与药物有关的低血糖反应均为轻度,进食后可自行缓解。对血脂和血压无不良影响。结论 格列美脲可以进一步降低单纯饮食控制或应用二甲双胍和/或阿卡波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和餐后2h时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且不增加空腹胰岛素水平,副作用小,耐受性好,使用较安全。
张俊清郭晓蕙洪旭田慧朱良香肖文华陈颖丽王力陈宇安良杜锦袁申元邓正照卢纹凯曹雪霞高妍
关键词:格列美脲安全性有效性耐受性
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目的:了解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total Homocysteine,tHcy)的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对象和方法:选取2000年6月至2001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91例,男性104例,女性87例,平均...
周灵丽卢纹凯
文献传递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一例报告——附文献复习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提高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 (SIADH)的认识,探讨其发病原因。方法报道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型患者allo-HSCT后发生SIADH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以及治疗经过。结果患者在allo-HSCT后发生_ 超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第17天起出现严重低钠血症(血钠最低为103.7 mmol/L)、尿钠增高、血浆渗透浓度降低和尿渗透浓度增高,伴有昏迷和抽搐,诊断为SIADH。经限制入液量和补钠治疗后,患者病情改善,但SIADH始终未被完全纠正,终因移植物被排斥、二次移植后再次发生超急性 GVHD和排斥、继发感染而死亡。结论allo-HSCT后SIADH是一种罕见的、致死性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为移植相关的多种原因所致,强调对其及时、正确诊治的重要性。
江倩刘开彦黄晓军卢纹凯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ADH分泌不当综合征低钠血症
HLA-DR基因与成人缓慢进展型和速发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1998年
我们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研究缓慢进展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SPIDDM)和速发型IDDM(FPIDDM)与HLADR基因的相关性。一、对象和方法1研究对象:成人SPIDDM组:从418例临床诊断为NIDDM的患者...
李玉钟卢纹凯高颖章悦毛腾淑
关键词:糖尿病IDDMHLADR
高血糖状态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1
2004年
目的 了解葡萄糖毒性对胰岛 β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  方法 观察 118例 2型糖尿病 (T2DM)患者在不同血糖状态下 ,胰岛 β细胞分泌对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和胰高血糖素刺激试验 (GST)的反应能力。 结果 胰岛 β细胞的分泌功能在OGTT随空腹血糖的升高而下降(P <0 0 1) ;在GST随血糖升高而增强 ,达 9mmol/L以上时维持在高水平。OGTT胰岛素释放倍数与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 IR)呈负相关 (P <0 0 1) ,GST胰岛素释放倍数与胰岛 β细胞功能指数(HOMA β)呈正相关 (P <0 0 1)。  结论 葡萄糖毒性干扰胰岛 β细胞功能的判断 ,血糖过高抑制OGTT时的胰岛素释放 ,GST受此影响小 ,能较客观反映胰岛 β细胞功能状态。
胡肇衡高月琴卢纹凯纪立农
关键词:高血糖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葡萄糖毒性
湿灰化法测定北京城区健康人尿碘含量
1994年
湿灰化法测定北京城区健康人尿碘含量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卢纹凯,王波澜,毛腾淑北京市卫生防疫站陈庆中,孙立珍北京体育师范学院计算机教研室卢纹黛人体80%~90%摄入碘从尿中排泄,故尿碘可作为饮食碘含量的可靠反映。我国目前普遍应用的尿碘检测法均须...
卢纹凯王波澜毛腾淑陈庆中孙立珍卢纹黛
关键词:
散发型无痛性甲状腺炎被引量:18
1998年
典型无痛性甲状腺炎可分为4期:甲状腺毒症期、正常甲状腺素血症期、低甲状腺素血症期和恢复期。本病临床除无痛外,与deQuervain病区别之处在于无发热,血沉不快,白细胞计数不高,阳性甲状腺自身抗体检出率高,约50%患者可遗留持久甲状腺肿或阳性甲状腺自身抗体。一般认为其主要病因为自身免疫和病毒感染;高碘负荷为诱发因素。目前提出,本病属自限性疾病,仅用β受体阻滞剂即可改善症状;抗甲状腺药物及糖皮质激素非应用指征。
卢纹凯高慧
关键词:无痛性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桥本病病因
散发型无痛性甲状腺炎的探讨被引量:3
2001年
卢纹凯李秀娟陈颍丽胡肇衡
关键词:散发型无痛性甲状腺炎病因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观察被引量:31
2000年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 (DM)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改变及与各种危险因子的关系。方法 对 5个年龄组 12 3例 DM患者和 10 2例正常人行超声波 IMT检测 ,并对界值上下两组 DM患者临床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1DM患者与正常人 IMT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厚 ,各年龄组 DM患者 IMT均较正常人明显增厚 (P<0 .0 5~ P<0 .0 1) ,30岁~、40岁~组 DM病人与 5 0岁~、6 0岁~组正常人 IMT相似。 2正常人 IMT为 0 .6 1± 0 .0 7mm,其中 98%为 <0 .8mm;DM患者 IMT为 0 .85± 0 .2 1mm,其中 5 6 %为≥ 0 .8mm。 3DM患者 IMT≥ 0 .8mm组的收缩压、舒张压、高血压病程、空腹胰岛素、2 4小时尿白蛋白、CHD及 CVD发生率明显增高 ,胰岛素敏感指数却明显低于 IMT<0 .8mm组 (P<0 .0 5~ P<0 .0 1) ,而空腹血糖、餐后 2小时血糖、2小时胰岛素、Hb A1c、胆固醇、甘油三酯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DM患者 IMT增厚早、进展快 ,IMT≥ 0 .8mm的 DM患者心脑血管病危险增加。尿白蛋白增加是 IMT增厚的标志。高血压、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促进作用从早期即存在影像学的证据。
卢纹凯苗小平韩东升张颖毛腾淑
关键词: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内膜中层厚度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临床缓解期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1996年
近五年内科连续住院的IDDM患者64例,分布于各年龄组,其中>40岁者占23.5%。胰岛素治疗后出现临床缓解的患者也分布于各年龄组,其中41~50岁组缓解率最高,占缓解组的40%,但P>0.05。全组缓解率为28%:完全缓解12.4%,部分缓解15.6%。早期应用胰岛素治疗组缓解率明显高于延迟应用组,P<0.001。缓解组基础C肽高于非缓解组,P=0.001。提示相对较高的基础C肽是易出现缓解的预示因素。
卢纹凯王清莲卢纹岱毛腾淑
关键词: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影响因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