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连伟
- 作品数:6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潍坊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对机械通气患者镇痛的效果比较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对机械通气(MV)患者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87例手术室MV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芬太尼组44例患者应用芬太尼镇痛,舒芬太尼组43例患者应用舒芬太尼镇痛,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后心率(HR)、自主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血压(MAP)及脉搏氧饱和度(Sp O2)基本生命指征变化,同时记录两组患者芬太尼、舒芬太尼及咪达唑仑用量,MV时间,持续镇痛时间,手术室滞留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后Ramsay评分。结果:1两组用药后1h(T1)及24 h(T2)HR、RR及MAP较用药前(T0)明显下降,Sp O2较T0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芬太尼组MAP在T1及T2时刻下降程度明显高于舒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在T1时刻Ramsay评分较T0时刻明显升高,且舒芬太尼组升高程度明显高于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达到较好镇痛效果水平时,舒芬太尼组患者镇痛药物用量及咪达唑仑用量均明显少于芬太尼组,且舒芬太尼组MV时间及手术室滞留时间明显短于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持续镇痛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V患者使用舒芬太尼的镇痛镇静效果优于芬太尼,可有效节省咪达唑仑的使用量,缩短MV及手术室滞留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郭峰张兴森徐丽霞王锋卢连伟
- 关键词:机械通气芬太尼舒芬太尼镇痛
- 灯盏花素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copeptin、NT-proBNP、HIF-1α及IMA影响研究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和肽素(copeptin)、N端前脑钠肽(NT-proBNP)、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缺血修饰性白蛋白(IMA)的影响。方法选取已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4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1例,所有患者给予西药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长春西汀注射液20 mg静滴,1次/天;实验组给予灯盏花素汀注射液20 mg静滴,1次/天;连续治疗2周。治疗前后检测2组患者血清copeptin、NT-proBNP、HIF-1α及IMA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表现为:血清copeptin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NT-proBNP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HIF-1α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ACB值明显升高(P<0.05)。结论灯盏花素能够使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copeptin、NT-proBNP、HIF-1α以及IMA含量降低,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具有良好治疗效果。
- 马新建卢连伟高立玲
- 关键词:灯盏花素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COPEPTINNT-PROBNPHIF-1Α
- 护理干预在CT增强扫描检查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CT增强患者及增强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85名接受CT增强扫描检查的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护理干预明显减少了不良后果的发生,对出现紧急情况能够得到及时的处理,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了扫描的准确性。结论:护理干预能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能够及时应对突发紧急状况,可明显提高检查结果的正确率。
- 张丽卢连伟
- 关键词:CT增强扫描护理干预
- 16层螺旋CT在诊断隐匿性骨折中的价值被引量:2
- 2012年
- 隐匿性骨折也称骨挫伤,X线平片为首选检查方法,但对于轻微骨折、不规则骨以及骨质结构复杂或重叠较多的部位,平片诊断极为困难,容易漏诊[1].本文回顾性分析28例有临床症状,而X线片显示正常,经16层螺旋CT二维及三维重建图像.结果28例X线平片显示正常的患者经CT重建后,26例显示有隐性骨折.
- 卢连伟吕欢张丽张学明
- 关键词:隐匿性骨折16层螺旋CT
- CT诊断术前结肠癌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的临床价值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分析CT诊断术前结肠癌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7月的结肠癌患者50例,患者均进行CT诊断和病理切片,比较术前两种方法诊断正确率以及术后6个月复发诊断正确率。结果:术前以及术后6个月,CT诊断与病理切片诊断结果正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诊断术前结肠癌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的准确率比较高,应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林立勋卢连伟
- 关键词:直肠癌CT诊断病理切片
- 颅内胆脂瘤的临床及CT、MR影像诊断(附8例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分析颅内胆脂瘤的CT、MRI影像学表现,增进对该病变的认识,进一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颅内胆脂瘤患者的CT、MRI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胆脂瘤发生在桥小脑角区3例,鞍区2例,颞叶2例,枕叶1例。CT平扫表现为低密度6例,其平均cT值lOHu左右,近脂肪密度2例,其平均CT值一20Hu左右。CT增强扫描示6例未见强化,2例边缘可见不完整的点条状强化。MRI检查T1W1表现为不甚均匀的低信号6例,不均匀高信号2例;T2W1则均表现为不甚均匀的高信号。结论颅内胆脂瘤的术前诊断主要依赖于CT、MRI检查,因本病在CT、MRI影像学表现上均有一定的特征,结合好发部位,临床表现,生长特点,一般能做出较正确的诊断。
- 张学明卢连伟
- 关键词:CTMRI颅内胆脂瘤表皮样囊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