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敏华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溧阳市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体层摄影
  • 2篇体层摄影术
  • 2篇肿瘤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张量成像
  • 1篇髓型
  • 1篇图像后处理
  • 1篇图像后处理技...
  • 1篇转移性肿瘤
  • 1篇螺旋计算机
  • 1篇弥散
  • 1篇弥散张量
  • 1篇弥散张量成像
  • 1篇囊样
  • 1篇颈椎
  • 1篇颈椎病
  • 1篇脊髓
  • 1篇脊髓型
  • 1篇脊髓型颈椎病
  • 1篇骨折

机构

  • 4篇溧阳市中医院

作者

  • 4篇狄海庭
  • 4篇史敏华
  • 3篇狄勇伟
  • 2篇陈欣杰
  • 2篇张坚
  • 1篇陈怀春
  • 1篇曹静
  • 1篇谢海松
  • 1篇朱军
  • 1篇马俊峰

传媒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临床医学...
  • 1篇华南国防医学...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复杂部位骨折中的诊断及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0年
狄海庭史敏华陈欣杰狄勇伟张坚谢海松朱军陈怀春
关键词:骨折
DTI中不同b值对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2013年
目的研究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中不同b值对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CSM患者和健康者各25例作为CSM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DTI检查,其中b值分别为0、100、200、400、600、800、1000 s/mm2,用质量指数和信噪比评价图像质量。选择图像质量最好的b值对CSM组患者进行扫描并分析图像效果。结果质量指数和信噪比随着b值升高而变小,b=200、400、600 s/mm2时质量指数组间差异较小(P>0.05),而信噪比逐渐变小(P<0.05);b=800、1000 s/mm2时质量指数较小。与对照组相应部位相比,CSM组患者脊髓受压处FA值较低(t=-7.881,P=0.000),平均ADC值较高(t=6.938,P=0.000)。DTI显示的ADC图和FA图图像清晰无扭曲。结论b=600 s/mm2时DTI对脊髓成像效果最好,对CSM的诊断价值较高。
狄勇伟狄海庭陈欣杰张坚史敏华
关键词:弥散张量成像B值脊髓型颈椎病
囊样肝转移性肿瘤的CT表现
2007年
目的分析囊样肝转移性肿瘤的CT表现,提高对本类型肝转移的认识。方法21例囊样肝转移性肿瘤,男16例,女5例,年龄37—73岁,平均年龄61岁,CT检查采用GEHispeedCT扫描机,取仰卧位,层距10mm,层厚8~10mm,范围包括全肝。所有病例均先做平扫,后用团注法快速静脉注射非离子型造影剂100ml,速度为2.5ml/s,行增强扫描,增强延迟时间70s,必要时做延迟扫描,时间为3~15min。原发肿瘤为结肠癌11例,直肠癌3例,胃癌1例,小肠平滑肌肉瘤2例,胰腺囊腺癌2例,卵巢癌2例。结果囊样肝转移性肿瘤CT平扫多表现为圆形,类圆形,不规则和分叶状低密度影,常见有分隔,壁结节和不规则厚壁,增强后病灶界限更加清晰,分隔、壁结节及腔壁可见强化。结论囊样肝转移肿瘤变化多样,与其他囊性病灶有相似和不同CT征象。CT薄层扫描技术和螺旋CT多期扫描技术结合有助于囊样转移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狄海庭狄勇伟史敏华
关键词:肿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肺炎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CT和HRCT征象对比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肺炎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的CT和HRCT征像特点,评价诊断价值。方法分析收集的13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肺炎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肺炎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在CT平扫可发现肺部实变影或团片状影,但HRCT更可清晰发现特征性磨玻璃样影、多发空泡及磨玻璃结节,支气管枯枝征、邻近胸膜牵拉,部分可见"血管造影征"。结论肺炎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的CT和HR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但其中HRCT能发现更多有价值的影像学征像,通过分析其特点并结合临床表现,有助于提高该类疾病的诊治水平。
史敏华曹静狄海庭马俊峰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肺肿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