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玉瑶

作品数:147 被引量:1,813H指数:23
供职机构:广东省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4篇期刊文章
  • 27篇会议论文
  • 20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9篇经济管理
  • 22篇建筑科学
  • 17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历史地理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文化科学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天文地球
  • 2篇医药卫生
  • 2篇社会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9篇城市
  • 28篇珠江三角
  • 28篇珠江三角洲
  • 20篇珠三角
  • 19篇建设用地
  • 17篇城市群
  • 14篇粤港
  • 14篇粤港澳
  • 14篇港澳
  • 13篇珠江三角洲城...
  • 11篇生态
  • 11篇建设用地扩展
  • 10篇遥感
  • 9篇空间结构
  • 8篇碳排放
  • 8篇区位
  • 7篇遥感影像
  • 7篇能源
  • 6篇能源消费
  • 6篇网络

机构

  • 110篇广州地理研究...
  • 33篇广东省科学院
  • 27篇中国科学院
  • 20篇中山大学
  • 10篇广东工业大学
  • 10篇中国科学院大...
  • 10篇南方海洋科学...
  • 5篇中国科学院研...
  • 4篇云南师范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 3篇香港大学
  • 2篇广州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深圳大学
  • 2篇新疆师范大学
  • 2篇江苏师范大学
  • 1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广东海洋大学

作者

  • 145篇叶玉瑶
  • 109篇张虹鸥
  • 58篇吴旗韬
  • 22篇苏泳娴
  • 21篇王洋
  • 21篇陈伟莲
  • 19篇王长建
  • 16篇金利霞
  • 15篇吴康敏
  • 12篇刘凯
  • 11篇黄耿志
  • 9篇李升发
  • 6篇龚蔚霞
  • 6篇陈绍愿
  • 6篇陈静
  • 5篇宫清华
  • 5篇张玉玲
  • 5篇刘旭拢
  • 5篇罗晓云
  • 5篇李斌

传媒

  • 34篇热带地理
  • 9篇地理科学进展
  • 7篇经济地理
  • 6篇地理研究
  • 5篇人文地理
  • 4篇生态学报
  • 4篇地理学报
  • 3篇科技管理研究
  • 3篇城市规划
  • 3篇世界地理研究
  • 3篇中国地理学会...
  • 2篇资源科学
  • 1篇规划师
  • 1篇建筑经济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生态经济
  • 1篇云南地理环境...
  • 1篇水运管理

年份

  • 7篇2023
  • 12篇2022
  • 9篇2021
  • 14篇2020
  • 9篇2019
  • 7篇2018
  • 13篇2017
  • 12篇2016
  • 2篇2015
  • 7篇2014
  • 9篇2013
  • 8篇2012
  • 10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1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带一路”沿线东南亚国家能源发展的演变趋势及其未来展望被引量:4
2018年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以"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能源合作为切入点,基于《世界能源统计年鉴》,系统研究东南亚国家能源发展的演变趋势。得到结论,东南亚各国能源资源禀赋差异显著,且动态演变特征明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泰国是东南亚地区主要的能源生产国和能源消费国,新加坡是东南亚乃至全球重要的能源加工和转运中心;东南亚国家的能源消费结构总体上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各个国家能源消费结构差异化显著;我国与东南亚国家开展能源国际合作,石油和天然气的竞争性合作日趋激烈,水电、风电和光伏电等可再生能源合作潜力巨大。
王长建张虹鸥汪菲叶玉瑶
关键词:一带一路能源
城市规模分布模型的应用--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被引量:25
2008年
城市规模分布定量研究是城市规划中的一项基础性研究工作,它对于准确地预测城市人口规模以及合理地确定城镇体系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应用城市首位律、位序-规模律、基尼模型对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规模分布及其变化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指出了应用这些模型过程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包括模型的运用范围、理想值、相关性、城市规模基础指标的选取等等。该研究旨在解决我国城市规模分布定量研究中的一些问题与困扰,以期能为城市规划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
叶玉瑶张虹鸥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基于交通可达性的港珠澳大桥时空压缩效应被引量:72
2012年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地区经济和城市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特别是跨江通道建设可极大提升海湾两岸城市群之间的交通和经济联系,因此研究跨江通道对海湾地区空间格局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针对先前可达性模型中对非交通网络栅格均质化处理的局限,在模型中对非交通网络栅格增加自然(水面、海拔、坡度)和土地利用类型等影响因素处理,对既有分析模型进行改进,使得交通可达性更符合实际情况。应用该改进模型计算了港珠澳大桥两种情景下珠三角区域可达性空间格局的变化,探讨港珠澳大桥对中心城市时间和费用可达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①时间可达性分析中,在珠三角中心城市中,香港和珠海的时间可达性提高最多,而其他城市则影响较弱;②费用可达性分析中,港珠澳大桥的开通可极大减少香港和珠海往珠三角西岸和东岸的运输费用,同时,不同的大桥通行费用情况下,费用差异产生影响的空间范围差别相同,而不同地区的影响程度则有所差别。基于时间和费用可达性的变化,进一步讨论了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产生的影响。港珠澳大桥的建成能提升珠江口西岸地区的区位优势,促进区域融合和经济发展;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跨界交通需求,将成为珠江口南部的重要通道,改变珠三角地区的交通空间格局。研究对产业影响表现有所差异,香港在商贸和服务业的优势将进一步凸显,而西岸地区的旅游业和房地产将不断受益。最后分析了政策和其他交通通道建设对港珠澳大桥的影响。
吴旗韬张虹鸥叶玉瑶苏泳娴
关键词:港珠澳大桥珠三角交通可达性
基于夜光遥感和兴趣点的产业碳排放空间模拟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夜光遥感和兴趣点的产业碳排放空间模拟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获取产业能源消耗量和对应碳排放因子系数;计算产业年度碳排放总量;获取产业兴趣点数据和夜光遥感数据;计算归一化分值;获取第一指标,构建面板数据矩...
郭远游叶玉瑶王长建刘郑倩卢秦吕丹娜李升发许吉黎
新发展格局下粤港澳大湾区高科技产业多尺度空间联系与政策启示被引量:3
2022年
中国区域发展和产业布局正迈向“以内循环为主体、内外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而城市群肩负着内循环增长极、辐射源和双循环战略支点的双重使命。现有研究对核心城市群高科技产业带动内循环的空间格局及其政策启示的关注尚显薄弱。论文以改革开放以来深度融入外循环的粤港澳大湾区为例,刻画并对比其战略性支柱产业(电子信息、汽车、家电)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科技、智能机器人、新材料)在区域内部和外部(带动粤东西北、泛珠三角、全国)的多尺度空间联系,总结推进以内循环为主体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政策启示。研究发现:①粤港澳大湾区高科技产业多尺度空间联系以经济发达地区之间为主,区域内形成以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为主轴向周边辐射,国内形成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和成渝4大国家级城市群为菱形结构顶点、中西部省会城市为重要节点的空间格局;②战略性支柱产业相比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了更加稳固的菱形结构顶点支撑和城市区域化溢出及区域间联动进程,辐射带动的地理范围更广,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外的产业功能分工也更加完善;③建议以菱形结构作为内循环的基础空间架构,构建城市、区域、国家多尺度空间相互联动、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优势互补的多尺度嵌套和梯度循环并存的内循环空间格局。
许吉黎叶玉瑶罗子昕张虹鸥张虹鸥吴康敏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内循环
一种确定影像分类分割尺度阈值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确定影像分类分割尺度阈值的方法,包括:输入遥感影像,并设置影像参数和初始的分割尺度,所述影像参数包括光谱和形状因子;采用异质性分割估算算法,对遥感影像进行一次循环的N次分割,所述N为设定的分割次数;针对遥感...
金利霞曾献铁王洋叶玉瑶刘旭拢吴旗韬龚蔚霞王长建张玉玲范建红
文献传递
基于EI的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模式研究
张虹鸥叶玉瑶陈静吴旗韬李斌李小彬
主要成果内容有:系统研究EI的构成要素与功能: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系统研究该地区EI的构成要素,探讨各要素的生态服务功能,在该基础上总结具有普遍意义的EI类型,探讨EI的构成要素,探讨各要素的生态服务功能,在该基础上...
关键词:
关键词:城市群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空间演化及其机制研究
张虹鸥叶玉瑶罗晓云陈绍愿
从“圈域”与“区域”两个层面对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空间演化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 前一层面是将中心城市与周边环境共同组成的地域即珠江三角洲的各大都市圈作为研究对象,界定各大都市圈的地域范围,分析各大都市圈中中心城市与周围区域的...
关键词:
关键词:城市群珠江三角洲
基于人口流动的广东省COVID-19疫情风险时空分析被引量:24
2020年
人口流动,特别是来自疫源区的人口输入,COVID-19疫情传播的关键风险来源。本文以广东省为例,利用人口迁移大数据与地理空间分析技术,综合考虑人口来源地风险差异与流入地社会经济属性差异,并依据输入性病例发病的间隔时间分布引入时滞过程,构建了包含时滞效应的疫情风险时空分析模型,理论上可以根据现状人口流动研判未来一定时期的疫情风险的变化趋势及空间格局,为提前谋划和精准防控提供决策参考。分析结果表明:①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2020年1月29日拐点初现,随后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②基于输入性病例发病的时滞过程分析,输入性病例从输入到发病普遍存在间隔时间,且间隔时间为1~14 d的病例比重较高。③疫情风险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各地疫情风险依据输入风险、易感风险以及抵御风险能力的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差异。④广东省各地市与疫源区城市之间的联系程度、人口流动规模及其交通区位因素,显著影响省内疫情风险的分级。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是高风险区,东莞、佛山、惠州、珠海、中山等邻近深圳和广州的珠三角城市是中风险区,珠三角城市群外围的粤东西北地区是低风险区。应根据疫情潜在风险,制定基于分区分级的防控措施,促进局地精准防控与社会整体良性运转。
叶玉瑶王长建张虹鸥杨骥刘郑倩吴康敏邓应彬
关键词:人口流动时滞过程
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的综合测度与演化特征被引量:5
2022年
理解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的网络结构及其演化特征对于新时期大湾区的创新化发展转型至关重要。论文通过构建包括技术创新、知识生产、创新资本3个维度的协同创新测度指标体系,基于城市群流空间网络构建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系统性研究了多创新维度下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的网络结构及其演化特征。结果表明:①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流空间结构呈现出显著的极化特征,且随着时间推移,极化效应不断强化,深圳、香港、广州在创新流空间网络中占据绝对核心地位;②多维度创新流要素网络结构呈现出显著差异性,技术创新与创新资本维度中,香港、深圳占据了城市群网络的核心,知识生产维度的核心城市则是广州与香港,广州在各维度网络中均扮演了重要的“枢纽型”城市角色,深圳在各维度网络中的创新层级随着时间推移在不断增长;③综合多维度指标的测度结果显示,香港与深圳分别是早期与新时期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网络的核心,当前大湾区整体呈现为穗深港三核心并立的城市群网络空间结构。研究可为新时期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资源的合理化配置提供理论与实证支撑。
吴康敏张虹鸥叶玉瑶叶玉瑶岳晓丽
关键词:协同创新社会网络分析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