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帅洁

作品数:35 被引量:211H指数:8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中医药优秀青年人才基金计划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1篇关节
  • 12篇关节炎
  • 11篇骨关节
  • 10篇骨关节炎
  • 9篇膝骨
  • 9篇膝关节
  • 7篇软骨
  • 7篇膝骨关节
  • 7篇膝骨关节炎
  • 7篇股骨
  • 6篇关节置换
  • 5篇全膝关节
  • 5篇全膝关节置换
  • 5篇膝关节置换
  • 4篇血浆
  • 4篇血小板
  • 4篇随机对照研究
  • 4篇注射治疗
  • 3篇手术
  • 3篇术后

机构

  • 23篇浙江中医药大...
  • 23篇浙江中医药大...
  • 9篇浙江省中医院
  • 5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绍兴市中医院
  • 2篇杭州市富阳中...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天津市第一中...
  • 1篇山东省千佛山...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浙江省新华医...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35篇吕帅洁
  • 25篇童培建
  • 6篇肖鲁伟
  • 5篇金红婷
  • 3篇厉驹
  • 2篇孙奇
  • 2篇陈俊杰
  • 2篇杜文喜
  • 2篇徐斌斌
  • 1篇周宗科
  • 1篇李想
  • 1篇柴伟
  • 1篇王海彬
  • 1篇王瑞
  • 1篇冯建民
  • 1篇易立明
  • 1篇詹红生
  • 1篇刘迅
  • 1篇毛强
  • 1篇雷光华

传媒

  • 4篇中医正骨
  • 4篇中国骨伤
  • 3篇上海医药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特产研究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浙江医学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罕见病研究

年份

  • 4篇2024
  • 4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健口服液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观察骨健口服液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其应用前景。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治疗且符合标准的12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口服骨健口服液和阿仑膦酸钠片及碳酸钙D3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金天格胶囊和阿仑膦酸钠片及碳酸钙D3片治疗,连续服用6个月后观察并分析各组临床症状、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代谢生化指标、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的改善情况与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共纳入115例患者,其中观察组57例,对照组58例。①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4%,与对照组(86.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有效提升患者腰椎、股骨颈、大转子及Ward三角等部位的BMD,但观察组的效果更佳;两组BM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2组治疗后骨转换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骨形成标志物——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和骨吸收标志物——胶原特殊序列,两指标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治疗后VAS及ODI均较前明显好转,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2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健口服液和金天格胶囊联合基础西药均可提升患者BMD值,降低骨转换水平,缓解疼痛,减轻功能障碍;但前者效果更佳,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率。
汪小健王瑞顾勇王彭禾应俊金红婷吕帅洁童培建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骨健口服液骨密度
一种骨科用髓芯减压棒把持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骨科用髓芯减压棒把持器,包括弧形壳体和设置在其内的固定构件,弧形壳体左侧下部倾斜胶接有握把,握把右侧通过弹簧筒连接有扣板,扣板上端胶接有等腰梯形块,固定构件包括前后对称设置的弧形夹...
吕帅洁
文献传递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下肢机械轴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21年
下肢机械轴(femorotibial mechanical axis,FTMA)是影响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通常认为TKA后下肢力线对准范围控制在中性FTMA±3°之内,在改善关节功能、延长假体生存率及降低翻修率等更具优势,可获得到更好的临床效果。因此,中性FTMA也被认为是TKA的金标准。然而,随着计算机辅助手术等技术的应用,FTMA对准较前更加精确,而术后临床效果却并未明显提升。部分学者开始质疑FTMA中性对准的必要性,提出运动学、保留残余畸形等对线方法,认为这些对线方式可以得到更佳的临床效果。近年来有文献报道认为FTMA可能不是影响术后临床效果的最重要因素,提出下肢的排列及测量方式,对相邻关节功能的影响等均可影响TKA后临床效果。本文研究认为中性FTMA对准仍是TKA成功的重要因素,其他对准方式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评估后,以中性FTMA对准为标准的情况下适当应用;术者应当探究其他因素对TKA后临床效果的影响,并对其加以改进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汪小健吕帅洁李少广王彭禾童培建
关键词:下肢
一期全膝关节置换对伴有股骨侧关节外畸形的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探讨一期关节内代偿截骨的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在伴有股骨侧关节外畸形(EAD)的膝骨关节炎(KOA)患者中的应用及其疗效。方法:系统回顾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伤科接受一期TKA的9例合并有股骨侧EAD的终末期KOA患者的资料。其中男3例,女6例;平均年龄56岁(19~77岁);单纯冠状面畸形5例(内翻10°~27°,平均18.2°),单纯矢状面畸形3例(向后成角15°~35°,平均22.6°),冠状面与矢状面联合畸形1例(内翻16°,向后成角31°);血友病发育不良1例,骨折畸形愈合8例。比较术前及术后患侧膝关节下肢力线、关节活动度(ROM)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的差异。结果:术后随访时间25~47个月,平均33.2个月,机械轴角度由术前的12.4°±4.1°恢复至末次随访的1.4°±0.9°(t=7.954,P<0.01),HSS由术前的28±14提高到87±7(t=-11.174,P=0.013),ROM由56°±22°增加至99°±8°(t=-5.480,P=0.010)。期间无关节不稳、感染、骨折、腓总神经损伤和早期假体松动等并发症。结论:对于伴有股骨侧EAD的KOA患者,关节内代偿截骨与同期TKA能有效恢复患肢的机械轴线,获得满意的关节功能。通过术前测量、软组织评估和3D打印等系列措施,可提高手术精准度、降低手术难度。
吕帅洁童培建黄杰烽刘迅张善星王捷陈俊杰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
调髓法论治血友病性骨质疏松症被引量:1
2022年
“肾主骨生髓”是中医藏象理论的重要认知,认为肾藏功能紊乱是中医骨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浙派中医骨伤学家基于临床经验,在此理论基础上,结合古代文献及现代研究,创新性地将奇恒之腑“髓”对骨科疾病的影响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专题提出;系统构建出“髓系骨病”的理论体系;并创立对应的“调髓”治法。血友病性骨质疏松症属此类病症之一,其主要病机为先天之精功能异常,致血溢脉外,引发髓的藏泻失调,继而骨稳态失衡,发为骨痿。其治疗原则应为标本同治,内外调髓,恢复骨稳态。笔者以精、骨、髓、血的关系为立足点,对血友病性骨质疏松症的祖国医学与现代医学认识进行阐述,探讨运用“调髓法”对其进行治疗的思路。
汪小健王瑞金帅捷周晓青吕帅洁陈佳丽金红婷肖鲁伟童培建
关键词:中医理论血友病骨质疏松症
基于国家专利的中药复方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用药规律研究
2023年
目的分析基于国家专利的中药复方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用药规律,为临床诊治及新药复方研发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库获取自2001年1月至2022年6月治疗KOA的内服中药复方专利,对其规范、整理后,进行用药频数、类别及性味归经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及构建中药共现网络,提取核心药物,总结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105项治疗KOA的专利复方,包含278味中药,累积用药频次1387次。高频中药主要有牛膝、当归、骨碎补、甘草、川芎及独活等,药物类别主要以活血化瘀药、补虚药及祛风湿药比例最高。药性以温性为主,药味以辛、甘、苦为主,主归肝经、肾经、脾经。关联规则结果显示主要有9个药物组合,其中菟丝子与牛膝为核心药物配伍。聚类分析可得到8类中药组方。结论KOA与肝、肾、脾三脏有关,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治疗本病的核心药物为牛膝、杜仲、当归等,治则为扶正祛邪;临床治疗以补益肝肾、强筋健骨、活血通络、祛风除湿为主。
孔琴谊汪正明王瑞顾勇童培建肖鲁伟吕帅洁
关键词:中药复方膝骨关节炎用药规律数据挖掘
不同生理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早期膝骨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12
2016年
软骨病变对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生理磁共振成像技术具有较高的组织对比度,能够较好地反映软骨的生化、代谢及退变过程,对膝骨关节炎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就T2映射、T2*映射、自旋锁定成像、软骨磁共振延迟增强扫描、钠成像、弥散加权成像、扩散张量成像及化学交换饱和传递成像等生理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早期膝骨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徐方琪孙奇朱星瑜吕帅洁肖鲁伟童培建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小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1
2014年
膝骨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骨关节病,属中医"骨痹"范畴,好发于中老年人,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随着中医药对膝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及作用机制研究的深入,治疗手段也逐渐丰富。小针刀作为一种新的中医微创技术,近些年在治疗膝骨关节炎方面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本文从小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机理、疗效评价标准和临床应用几个方面对小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吕帅洁孙奇杜文喜徐斌斌童培建
关键词:小刀针
运动疼痛诱发试验对早期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运动疼痛诱发试验对早期膝关节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数据来源于2018年杭州社区KOA健康管理项目,共纳入1816例符合标准的病例。根据KOA患病情况及程度,分为未患KOA(正常人群组530例),患KOA且Kellgren-Lawrence(KL)分期≤Ⅱ(早期组534例),患KOA且KL>Ⅱ(中晚期组752例)。将启动、蹲起、上下楼梯和做家务4项运动纳入诱发试验,统计指标包括年龄、性别、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先进行相关性分析,根据结果绘制接受者操作特性(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比较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并给出相应最佳临界值。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校正年龄、性别两项混杂因素,校正后平衡性检验P>0.05。通过Kappa分析评价运动疼痛诱发试验和X线片诊断早期膝骨关节炎的一致性。结果正常人群组、早期组、中晚期组年龄分别为(67.39±7.43)岁、(67.41±9.52)岁、(71.55±9.87)岁,三组性别的分布为男238例,女292例;男209例,女325例;男357例,女395例。正常人群组与早期组在年龄和性别分布上没有异质性(P>0.05),早期组与中晚期组在年龄和性别分布上有异质性(t=-0.034,P<0.05;χ2=8.80,P<0.05)。正常组、早期组、中晚期组启动痛VAS评分为0.16±0.37、2.70±1.69、3.68±2.10,蹲起痛VAS评分为0.42±0.49、2.88±1.44、4.01±2.08,上下楼梯痛VAS评分为0.47±0.50、2.87±1.38、3.82±1.98,做家务痛VAS评分为0.14±0.35、2.15±1.40、3.45±2.09,最严重疼痛VAS评分为0.51±0.50、3.59±1.48、4.68±2.01。正常人群组和早期组在上述疼痛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81;t=-37.25;t=-37.66;t=-32.07;t=-45.41;P<0.05);在校正年龄和性别前,早期组中晚期组在上述疼痛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3;t=-10.84;t=-9.56;t=-12.52;t=-10.64;P<0.05),校正年龄、性别后两者间启动疼痛的差异无
黄加鑫张晶晶陈曦吕帅洁童培建
关键词:关节痛
细胞自噬在骨性关节炎发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骨性关节炎(OA)是一种常见于老年人的退行性病变。多项研究表明细胞自噬作为一种细胞内的降解再循环途径,参与调控OA中的细胞凋亡、能量代谢、炎症反应和骨代谢以维持关节软骨稳态,被视为OA治疗的潜在靶点。本文就细胞自噬在OA发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金恒凯王瑞汪正明项思成吕帅洁
关键词: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细胞自噬发病机制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