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楠
- 作品数:35 被引量:153H指数:8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晨光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重叠支架治疗椎动脉梭形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机制研究
- 吕楠方亦斌刘建民黄清海
- 多发颅内动脉瘤瘤壁强化与形态学的相关性分析
- 研究目的:应用管壁成像技术(vessel wall MRI,VW-MRI)观察颅内动脉瘤的瘤壁强化可能成为瘤壁炎症的在体检测指标,并能用于未破裂动脉瘤破裂风险的预测。本文拟通过对多发颅内动脉瘤的VW-MRI影像及形态学特...
- 吕楠陈士跃王馨蕊刘建民黄清海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形态学
- 文献传递
- 床突旁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床突旁动脉瘤血管内治疗长期效果的影响因素,评价其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长海医院神经外科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并有6个月以上DSA随访资料的129例床突旁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按照随访结果分为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分析患者临床状况、治疗策略与材料选择、动脉瘤形态学对介入治疗长期预后的影响.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瘤体最大径大小、体颈比和即刻栓塞结果在复发组(n=19)和未复发组(n =110)两组间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床突旁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后复发的因素有高血压(P =0.0094)、破裂动脉瘤(P=0.0108)和瘤体最大径(P =0.0197).结论 床突旁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后具有一定的复发率,高血压病史、破裂动脉瘤及瘤体最大径较大与复发相关.
- 吕楠许奕洪波赵文元刘建民黄清海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床突旁血管内治疗预后
-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5
- 2016年
- 目的探讨影响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建立回归模型以预测特定颅内动脉瘤患者经血管内栓塞治疗后的复发风险。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脑血管病治疗中心经血管内栓塞治疗且有符合纳入标准的颅内囊状动脉瘤患者429例(共计动脉瘤441个),多发动脉瘤均按每个动脉瘤单独计算例数。根据动脉瘤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66例)和未复发组(375例)。比较两组临床特征、治疗技术及材料、动脉瘤解剖学等共计11项因素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并评价其预测复发的有效性。结果复发组与未复发组的动脉瘤大小(χ2=46.352,P〈0.01)、破裂与否(χ2=4.198,P=0.040)、是否使用支架(χ2=9.554,P=0.002)、术后即刻栓塞结果(χ2=10.397,P=0.003)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非支架辅助栓塞(OR=4.076,95%CI:2.147~7.736,P〈0.01)、RaymondⅡ级(OR=4.222,95%CI:1.537~11.579,P=0.005)、RaymondⅢ级(OR=4.467,95%CI:1.600~12.470,P=0.004)、大型动脉瘤(〉10~25 mm,OR=4.914,95%CI:2.277~10.604,P〈0.01)和巨大型动脉瘤(〉25 mm,OR=35.743,95%CI:3.511~363.837,P=0.003)是动脉瘤栓塞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回归模型预测复发的有效性检验结果显示,复发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73.5%,Raymond分级为56.6%,非支架栓塞为60.1%,动脉瘤大小为40.3%,利用Z检验计算复发评分与非支架栓塞、Raymond分级、动脉瘤大小的ROC曲线下面积差异,Z值分别为2.662、3.513、6.308,P值分别为0.007、0.004、0.001。结论大型或巨大型动脉瘤、非支架辅助栓塞、术后即刻栓塞不全与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后复发有关,所建立的回归模型可反映患者术后复发风险大小。
- 王驰曹伟左乔吕楠冯政哲刘建民黄清海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复发
- 颅内动脉瘤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 2016年
- 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IA)破裂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全世界范围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在IA破裂导致的SAH患者中,约有10%的患者表现出家族性,而遗传性动脉瘤高发,也提示基因遗传在动脉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笔者系统复习国内外文献,旨在探讨基因遗传在IA发生、发展中的机制,为防治IA提供参考。
- 黄清海曹伟王驰吕楠冯明陶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遗传学基因
- 一种多视角小肠镜胶囊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视角小肠镜胶囊装置,第一囊体和第二囊体组合后为胶囊状,第一囊体的端部依次设置第一摄像头,电源,支架,第三摄像头,卡套和图像处理器,第二囊体的端部依次设置第二摄像头和无线发射器,图像处理器和无线发射器贴...
- 张永存周浩朱邦晖吕楠王亮鲁晋张斌唐洪泰
- 文献传递
- 末梢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预后分析
- 研究目的:随着介入技术及器具的发展,血管内治疗已成为末梢型大脑中动脉(dMCA)动脉瘤的治疗选择之一,但少有文献报道。本文将对应用血管内治疗技术治疗dMCA动脉瘤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探讨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方法:对本中...
- 吕楠周宇许奕洪波黄清海刘建民
- 关键词:血管内治疗预后
- 文献传递
- 一种手部烧伤敷药装置
-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部烧伤敷药装置,主套体的主套体指间尼龙绒带和手指套的手指套指头尼龙钩带配合,主套体的手背贴预留孔固定手背贴,主套体的手背贴预留尼龙绒带和手背贴的手背贴尼龙钩带配合,主套体的手心贴预留孔固定手心贴,主套体的...
- 张永存周浩朱邦晖吕楠王亮鲁晋朱哲唐洪泰
- 文献传递
- 血流导向装置对动脉瘤血流动力学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3年
- 近年来,血管内栓塞已成为颅内动脉瘤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对于巨大动脉瘤、宽颈动脉瘤及复杂动脉瘤,单纯通过弹簧圈栓塞存在着术后易复发、治疗费用昂贵等问题.随着血管内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及血流动力学研究的逐步深入,具有高金属覆盖率、低孔率特征的血流导向装置(flow diverter,FD)应运而生.目前临床应用的血流导向装置主要有Pipeline Embolization Devise(PED,美国)、Silk flow diverting stent(SFD,美国)和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中国).
- 吕楠黄清海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血流动力学计算流体力学
- “X”形支架技术治疗大型前交通动脉动脉瘤一例被引量:2
- 2017年
- 患者男,73岁,因体格检查行头部CT血管成像(CTA)发现前交通动脉动脉瘤(ACoAA)10 d,于2016年6月收入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入院体格检查:意识清楚,问答切题,双侧瞳孔等大、同圆,躯干及四肢深浅感觉未见明显异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未见异常,病理征阴性,脑膜刺激征阴性。既往吸烟史40余年,否认高血压病及糖尿病病史。入院后完善相关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 吕楠曹伟李司司杨鹏飞刘建民黄清海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前交通动脉动脉瘤血管内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