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鹏飞
- 作品数:15 被引量:57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复合β-磷酸三钙支架修复兔桡骨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 目的 通过检测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多向分化及对兔桡骨骨缺损修复过程的影响,探讨其作为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可能性.方法 体外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并诱导其成骨、成软骨、成脂肪三系分化后进行染色鉴定,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
- 吕鹏飞王彦强刘正于明川费胜民张光武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修复兔退变椎间盘的初步研究
- 目的 探索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修复椎间盘退变的可能性.方法 体外培养UCMSCs,髓核抽吸法建立兔椎间盘退变模型,将UCMSCs移植到退变的兔椎间盘中,4、8、12周后行X线、MRI检查并取材行髓核蛋白多糖检...
- 王彦强吕鹏飞张光武于明川田小雷刘正
-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椎间盘退变
-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骨组织工程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3年
- 骨折是临床常见病,我国每年约有骨折患者1200多万,给社会和个人都带来了痛苦与负担。现有骨折和骨缺损的外科治疗方法包括自体移植、异体移植和人工植入物。然而这些方法又有各自的缺陷:自体移植可利用度有限并会导致供区的缺陷,异体移植和人工植入物会引发免疫应答。因而组织工程方法构建的人工植骨材料为临床上修复各种原因所致的骨缺损提供了一条崭新而广阔的道路。
- 吕鹏飞张光武
- 关键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骨组织工程人工植入物组织工程方法自体移植异体移植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2
- 2014年
- 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86例,其中随访65例,时间12~36个月。无死亡病例,无伤口感染、螺旋刀片切出股骨头、髋内外翻等并发症,9例术后诉患侧臀部和大粗隆区疼痛。髋关节功能按Ha而s评分标准评价,优39例,良18例,可8例;优良率87.7%。
- 刘家帮刘正张光武吕鹏飞
- 关键词:股骨骨折骨质疏松髓内钉老年
- GREB1基因多态性与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北京人群乳腺癌雌激素调控基因1(GREB1)基因多态性与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26例老年患者,分为骨折组(骨质疏松性骨折,n=100)、对照组(无骨质疏松、无骨折,n=126)。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髋部和腰椎骨密度值。用Snapshot技术检测患者rs10929757、rs5020877位点多态性。比较两组总体及亚组在GREB1各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比较GERB1各位点不同基因型患者的骨密度值差异。结果两组总体在GREB1基因rs10929757、rs5020877位点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分布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男性患者在rs10929757位点的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骨折组36.5%、对照组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男性患者在rs5020877位点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分布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女性患者在rs10929757位点和rs5020877位点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在rs10929757位点,总体、男性和女性患者中不同基因型患者骨密度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在rs5020877位点,总体、男性和女性患者中不同基因型患者骨密度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rs10929757位点多态性与老年男性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存在相关性;未发现rs5020877位点多态性与老年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相关。
- 郑繁荣吕鹏飞唐冲侯晓飞张昆刘正张清华栗剑张光武
- 关键词:多态性骨质疏松性骨折
- 肱骨干骨折的两种内固定技术对肩关节功能影响的中长期研究
- 目的 回顾性研究肱骨干骨折采用钢板内固定和顺行髓内钉固定后的肩关节症状、功能和运动范围.方法 回顾分析19例钢板和20例顺行髓内钉内固定对肩关节功能的影响.随访肩关节HSS、JOA、VAS评分,肩关节运动范围.钢板组平均...
- 粟剑张光武张昆吕鹏飞薛涛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复合β-磷酸三钙支架修复兔桡骨骨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通过检测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多向分化及对兔桡骨骨缺损修复过程的影响,探讨其作为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可能性。方法体外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并诱导其成骨、成软骨、成脂肪三系分化后进行染色鉴定,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接种于β-磷酸三钙(β-TCP)支架后作为实验组,植入兔桡骨骨缺损模型中,仅植入β-磷酸三钙(β-TCP)作为对照组,于3个月后行X线检查并取材行HE染色,并分别于术后1、2、3个月进行CT值检测,检测其修复效果。结果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体外生长良好,呈长梭形,形态均一,使用成骨、成软骨和成脂培养基分别诱导培养后碱性磷酸酶染色、骨桥蛋白及骨钙素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茜素红染色、番红O染色、亚甲基蓝染色和油红O染色分别呈阳性,体内试验中X线检查对照组与实验组均可见材料与周围骨断端相连,HE染色见实验组有新生骨组织形成,对照组则为纤维结缔组织,CT值在1个月和2个月时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个月时两组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能力,并能够促进兔骨缺损的愈合过程,有望成为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 吕鹏飞王彦强刘正于明川费胜民张光武
-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组织工程骨骨缺损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诱导过程中软骨标志基因表达的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观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体外生物学特征,分析成软骨诱导过程中软骨标志基因的表达,探索分化的最佳时间,为其以后应用于组织工程奠定基础。方法体外培养UCMSCs并使用特定的诱导培养基对第3代UCMSCs进行成脂、成骨、成软骨诱导培养并染色鉴定,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实时定量PCR检测成软骨诱导0、3、7、14、21 d后SOX9、COL2A1、ACAN的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UCMSCs经过体外培养后,细胞形态均一,呈梭形。UCMSCs经成脂、成骨、成软骨诱导后油红O、茜素红、阿利新蓝染色分别呈阳性反应。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UCMSCs低表达CD34、CD45,高表达CD44、CD105。成软骨标志基因SOX9、COL2A1 mRNA的表达在诱导14 d达到最高水平,ACAN的mRNA的表达在诱导7 d达到最高水平。结论 UCMSCs体外传代培养3代后依然可以保持干细胞的特性,其体外诱导成软骨的最佳时间为14 d。
- 王彦强刘正吕鹏飞张光武
-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基因表达
- 肱骨干骨折的两种内固定技术对肩关节功能影响的中长期研究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回顾性研究肱骨干骨折采用钢板内固定和顺行髓内钉固定后的肩关节症状、功能和运动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钢板和20例顺行髓内钉内固定对肩关节功能的影响。随访肩关节HSS、JOA、VAS评分,肩关节运动范围。钢板组平均随访7.3年(1~11年);髓内钉组平均随访6年(1~10年)。结果 HSS评分优良率:钢板组84.2%,髓内钉组65%;JOA评分优良率:钢板组78.9%,髓内钉组60%;VAS评分:钢板组1.78分,髓内钉组2.3分;肩关节运动范围:钢板组在前屈、外展、外旋运动方面优于髓内钉组。在肩关节评分、肩关节疼痛和运动范围方面,钢板组和髓内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内固定技术治疗后大部分肩关节功能可恢复到正常状态。顺行髓内钉固定只要提高手术操作技巧,防止医源性损伤,就能明显减少肩关节损伤。
- 栗剑张光武张昆吕鹏飞薛涛
- 关键词:肱骨骨折髓内钉钢板
-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与骨重建
- 2012年
-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是即刻早期基因(CCN)家族的成员之一,最早由Bradham等[1]在1991年用亲和色谱法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条件培养基中发现,研究表明,CTGFmRNA及其蛋白产物可在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软骨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和成骨细胞等多种细胞中表达,在机体多种生物学过程,如胚胎发育、瘢痕组织、恶性肿瘤、软骨发生和诱导成骨细胞的分化、
- 吕鹏飞张光武
- 关键词:骨重建条件培养基软骨细胞即刻早期基因血管平滑肌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