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允飞
- 作品数:8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改进的联合术原位肛门整形重建的直肠肛管功能测试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测试低位直肠癌行iMles术后Ⅰ期改进的联合术原位肛门整形重建术的直肠肛管功能。方法:38例低位直肠癌iMles术后行Ⅰ期改进的4项联合术原位肛门重建术。测试其直肠内液体存留时间、肛管静息压、缩窄压、直肠静息压和最大直肠内压等。结果:各项测试结果皆与正常人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低位直肠癌切除后即用改进的Ⅰ期联合术原位肛门重建术,直肠肛管功能的测试结果说明其功能已接近正常人水平,说明此术式的改进在结构和功能重建上已达正常人要求。
- 张本寿吴允飞林子豪查嘉华李增男水祥兵许良标黄洪徐志久
- 关键词:低位直肠癌MILES术原位肛门重建
- 原位肛门整形重建3种改进术式效果比较被引量:1
- 2007年
- 为探讨直肠癌Miles术后同时一期原位肛门整形重建3种术式的临床效果,将90例低位直肠癌Miles根治术的病例分为3组。Ⅰ组20例,为单纯一期肛门外括约肌原位肛门重建(单纯组)。Ⅱ组32例,采用4项联合术重建肛门内括约肌、肛门外括约肌、直肠瓣、直肠角的原位肛门重建(联合术组)。Ⅲ组38例,为进一步改进的Ⅱ组术式行原位肛门重建(改进组)。结果显示,单纯组总优良率为70.0%,〉5年生存率50.0%;联合组总优良率90.6%,〉5年生存率为71.9%;改进组总优良率94.7%,〉5年生存率为76.3%。结果表明,原位肛门重建必须同时重建其肛门直肠的4大基本解剖结构,才能具有其基本控便功能,以达到接近正常人的生理功能及提高其远期生存率。
- 张本寿季健林子豪吴允飞李增男许良标陈淑章水祥兵郑翔贾凌储辉
- 关键词:直肠癌原位肛门重建疗效比较
- 直肠癌根治术后股薄肌移转肛门成形16例被引量:7
- 1996年
- 为16例直肠癌病人,行根治术后,即时经 Miles 手术建立直肠角,以带血管神经蒂的股薄肌移转替代肛门括约肌,在原位重建肛门,保持了肛门的正常位置和排便自控功能,效果满意。原位重建肛门,恢复了括约肌功能,减轻了病人痛苦。
- 张本寿吴允飞范宏陈淑章林子豪
- 关键词:直肠癌股薄肌肛门重建
- 原位肛门整形重建术不同术式及其远期效果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分析3组低位直肠癌Miles术后I期不同术式原位肛门整形重建术的不同远期效果。探讨原位肛门重建功能与结构的关系。方法:3组患者:①单纯重建组:即单纯作肛门外括约肌重建的原位肛门重建组,20例;②联合术组:即采用4项联合术原位肛门重建术组,32例;③改进组:即改进的联合术组,38例。术后3个月起开始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 ̄5年以上。并测试其直肠肛管功能及≥5年生存率。结果:3组患者术后进行随访,只有改进组对干稀便皆无失禁。测试其直肠内液体存留时间、肛管静息压、缩窄压、直肠静息压和最大直肠内压等。各项测试结果皆与正常人对照组无显著差异。≥5年生存率达76.32%。结论:3组效果比较,改进组的原位肛门重建术远期效果良好,功能已达到常人水平,说明原位肛门结构重建必需达到功能重建,才能达到正常人生活质量和提高远期生存率。
- 张本寿吴允飞李增男郑翔许良标贾凌储辉郑龙坡邹吉林
- 直肠癌早期诊断50例临床分析
- 2005年
- 为提高直肠癌早期诊断率,对50例临床门诊疑似病例中,直肠指诊、细胞涂片检查阴性者,于第3日行肿块穿刺、作细胞学检查,如仍为阴性,则于1周内取标本作病理检查。50例中直肠指诊、细胞涂片检查阳性者占3.5%,肿块穿刺结果阳性者占18,8%,活检病理学检查阳性者为88.9%。结果表明,直肠癌临床门诊一般检查法中,指诊涂片与肿块穿刺检查的阳性率较低,但操作简便,痛苦小,费用低。病理活检检查的阳性率高,是确诊的依据,但有一定的创伤,操作较严格而复杂,检查成本也较高。
- 张本寿吴允飞陈淑章水祥兵李增男许良标徐志久林子豪
- 关键词:直肠癌细胞学检查病理检查淋巴结
- 直肠癌根治加股薄肌肛门成形术
- 1994年
- 本文报道采用Miles直肠癌根治术,同期以股薄肌转移重建肛门括约肌,原位重建肛门,7例皆成功。
- 张本寿吴允飞范宏陈淑章
- 关键词:直肠肿瘤
- 副肝管不同类型的术中处理
- 1995年
- 6例副肝管根据其肝外注入部位及与手术关系分为4型,并对各型手术处论。
- 张本寿吴允飞王振东
- 关键词:副肝管手术方法胆囊炎胆结石
- 改进原位肛门整形重建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 2006年
- 目的探讨采用改进的四联术原位肛门整形重建术的效果。方法38例低位直肠癌行Miles根治术后行一期改进的四联术原位肛门整形重建术,改进包括:①肛门内括约肌改进为双层双套环;②肛门外括约肌改进为肛门外括约肌浅部与深部重建;③直肠角改进为肛提肌切缘牢固地缝合于肛门括约肌外面与结肠前壁;④直肠瓣改进为三个人工直肠瓣。结果38例术后肛门外形、功能及远期生存率均更为优良,术后肛门功能测试的总优良率达94·73%,远期生存率高达76·32%。结论改进的四联术原位肛门重建术的效果良好,改进术式的设计也更符合正常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
- 张本寿林子豪李增男郑翔许良标徐志久水祥兵贾凌储辉魏福堂吴允飞
- 关键词:原位肛门重建术联合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