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宏富

作品数:8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庆元县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6篇液相色谱
  • 6篇色谱
  • 6篇相色谱
  • 6篇高效液相
  • 6篇高效液相色谱
  • 5篇液相色谱法
  • 5篇色谱法
  • 5篇色谱法测定
  • 5篇高效液相色谱...
  • 5篇反相
  • 4篇注射
  • 4篇注射液
  • 4篇反相高效
  • 4篇反相高效液相
  • 4篇反相高效液相...
  • 4篇反相高效液相...
  • 3篇利巴韦林
  • 3篇利巴韦林注射...
  • 2篇紫外
  • 2篇紫外分光光度

机构

  • 8篇浙江省医学科...
  • 8篇庆元县中医院
  • 2篇杭州医学院

作者

  • 8篇刘放
  • 8篇吴宏富
  • 2篇李霞
  • 2篇黄卫平

传媒

  • 3篇中国药业
  • 2篇安徽医药
  • 1篇医药导报
  • 1篇华西药学杂志
  • 1篇海峡药学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巴韦林注射液的含量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建立利巴韦林注射液含量测定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方法色谱柱为HypersilC18柱(250mm×4.6mm,10μm),以水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7nm。结果利巴韦林质量浓度在20.24~80.96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0.09%,RSD=1.26%(n=9)。结论RP-HPLC法简便、快速、准确、专属,适用于利巴韦林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
吴宏富刘放
关键词:利巴韦林利巴韦林注射液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兰索拉唑片的稳定性预测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预测兰索拉唑肠溶片的稳定性,为临床提供贮存期的依据。方法采用经典恒温法考察兰索拉唑片在不同温度下、不同时间的含量和有关物质,采用HPLC法定量分析,通过数学拟合,确定动力学方程,求出各温度下的速度常数K。再根据Arrhenius指数规律,得到速度常数K随温度变化的规律,由此规律向低温外推得到室温下的K值,预测兰索拉唑片在常温下的有效期。结果兰索拉唑肠溶片的含量下降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有关物质的增加符合零级动力学模型。兰索拉唑片在25℃时的t0.9=2.91年。结论运用经典恒温加速法,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兰索拉唑片的含量和有关物质,预测兰索拉唑片的稳定性,方法简便、快速、准确、专属性强。
吴宏富黄卫平刘放
关键词:兰索拉唑片化学动力学稳定性高效液相色谱
华蟾素分散片的溶出度测定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考察华蟾素分散片的溶出度及其体外释药性质。方法照溶出度测定法[200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XC溶出度试验法第三法(桨法)],以0.1 mol/L盐酸溶液100 mL为溶出介质,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检测波长为555 nm。结果线性范围为0.409~12.276μg/mL,r=0.999 7(n=7),平均回收率为98.4%~100.5%(n=9),RSD为1.2%~4.8%(n=9)。结论所采用的方法简便、准确、灵敏。该制剂具有良好的溶出度,符合规定。
李霞刘放吴宏富
关键词:华蟾素溶出度紫外分光光度法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巴韦林注射液的有关物质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建立测定利巴韦林注射液有关物质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方法采用Hypersil C18色谱柱(250mm×4.6mm,10μm),以水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7nm。结果利巴韦林及其有关物质达到基线分离,方法的最低检测量为2.5ng。结论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利巴韦林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
吴宏富刘放
关键词:利巴韦林利巴韦林注射液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肌苷氯化钠注射液中的有关物质含量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建立肌苷氯化钠注射液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方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HypersiL C_(18)柱(4.6×250mm,10μm),流动相:甲醇-水(10:90),检测波长:248nm。结果肌苷及其有关物质得到基线分离(R>1.5),最低检测量为0.5ng,控制总杂质量不得过1.0%。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肌苷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
李霞刘放吴宏富
关键词:肌苷肌苷氯化钠注射液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巴韦林注射液的含量和有关物质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建立了利巴韦林注射液的含量及有关物质测定的RP-HPLC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C18(4.6mm×250mm,10μm)色谱柱,水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07nm。结果利巴韦林在20.26—80.96mg·L^-1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97%-101.10%,RSD=0.48%-1.53%。利巴韦林及其有关物质得到基线分离,方法的最低检测量为2.5ng,控制总杂质量不得过1.0%。结论本法测定利巴韦林注射液的含量及有关物质,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专属性好,适用于利巴韦林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
吴宏富刘放
关键词:利巴韦林利巴韦林注射液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叶酸片的含量与有关物质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 建立测定叶酸片含量及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采用 Hypersil 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磷酸盐缓冲液(磷酸二氢钾6.8 g与0.1 mol·L-1氢氧化钾溶液70 mL,加水稀释至800 mL,调节pH至6.3,加甲醇80 mL,用水稀释成1 000 mL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4 nm.结果 叶酸在19.80~277.24 μg·mL-1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n=7),平均回收率98.65%~98.95%,RSD=0.20%~0.60% (n=9).叶酸及其有关物质得到基线分离,方法最低检测限0.6 ng,控制总杂质量不得超过2.0%.结论 该方法测定叶酸片的含量及有关物质,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专属性好,适用于叶酸片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
吴宏富黄卫平刘放
关键词:叶酸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注射用卡络磺钠的含量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注射用卡络磺钠中卡络磺钠的含量。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波长363nm。结果卡络磺钠在3.2~12.8mg·L^-1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97%~99.46%,RSD为0.19%~0.59%。结论本法均可用作卡络磺钠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
吴宏富刘放
关键词:卡络磺钠注射用卡络磺钠紫外分光光度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