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宝珍

作品数:6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石河子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清
  • 2篇裂解
  • 2篇裂解产物
  • 2篇免疫
  • 1篇蛋白
  • 1篇电泳
  • 1篇电泳法测定
  • 1篇血清诊断
  • 1篇乙肝
  • 1篇乙肝血清
  • 1篇粘附
  • 1篇粘附功能
  • 1篇肾功能
  • 1篇肾功能不全
  • 1篇探针
  • 1篇尿溶菌酶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免疫
  • 1篇免疫固定
  • 1篇免疫固定电泳

机构

  • 6篇石河子医学院

作者

  • 6篇吴宝珍
  • 2篇盛磊
  • 2篇张爱萍
  • 2篇马慧
  • 1篇李毓兰
  • 1篇马雅静
  • 1篇王维达
  • 1篇高守华
  • 1篇杨红
  • 1篇朱晔
  • 1篇郭利民

传媒

  • 6篇石河子医学院...

年份

  • 2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 2篇198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液面点样法在 HBVDNA 斑点分子杂交中应用(附77例检测结果)
1992年
32P HB VDNA 探针检测血清中的 HBVDNA,通常把处理过的血清样品点于硝酸纤维素膜上,利用真空抽滤法,然后进行斑点分子杂交。具体操作中常遇抽力小不易吸干,抽力太大又极易吸破薄膜,难以掌握吸力适度,后经二军大长海医院徐振武老师指导,改用2×SSC 液面点样。
吴宝珍马慧盛磊
关键词:DNA探针血清诊断
免疫固定电泳法测定C_3裂解产物及其应用
1993年
<正> 为了解 C_3在病人体内的代谢现状以及同各类疾病的关系,对163例免疫性疾病和其它病人,在测定 C_3、CH_(50)、CIC 的同时,用免疫固定电泳法,对 C_3裂解产物(C_3SP)作定性观察,结果如下:材料与方法对象;住院病人163例,男92例,女71例,年龄2~64岁;正常对照献血员30洲,男18例,女12例,年龄25~45岁。方法:C_3SP 的测定:采用免疫固定电泳法~1_x作定性观察,出现两条区带者为阳性,C_3定量采用单向扩散法,抗人 C_3血清为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产;CH_(50)采用单管法,CIC 采用 PEG 沉淀法,OD值>0.12为阳性。
吴宝珍郭利民朱晔王维达
关键词:C3裂解产物免疫固定电泳
尿溶菌酶测定对观察急性肾功能不全变化的临床意义
1989年
急性肾功能不全是各种疾病恶化的综合表现,其中以肾脏疾患引起为多见.注意肾功能不全时各项生化指标的变化,乃是治疗本症的主要关键,本文就随机抽样的21例急性肾功能不全患儿进行尿溶菌酶变化的观察,结果报告如下:方法和结果一、病例选择:在1988年收治患儿中随机抽样21例急性肾功能不全,诊断标准参照《1979年关于小儿肾小球疾病临床分类和治疗的建议》,其中男16,女5,年龄2~14岁。21例中由急性肾炎引起12例,肾炎型肾病6冽,败血症1例,小儿腹泻并电解质紊乱1例,肾小管酸中毒1例.
李毓兰杨红吴宝珍
关键词:肾功能不全尿溶菌酶
148例乙肝血清HBsAg-PHSAR检出结果分析
1989年
自1977年 Lenkei 等报告 HBsAg 上有多聚人血清白蛋白受体(PHSAR),受到国外众多病毒学者的重视与研究.近年来国内也见关于 PHSAR 的报道,多数认为PHSAR 对估价病毒复制及判断感染性强弱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本文用 ELISA 法检测了148例乙肝血清 HBsAg—PHSAR 及 HB-V 的其它血清指标,并分析两者的关系。
吴宝珍高守华盛磊马慧
关键词:白蛋白ELISA
免疫固定电泳法检测C_4裂解产物的探讨
1994年
对文献介绍的免疫固定电泳测定C_4裂解产物(C_4SP)的方法,作了进一步探讨,报道如下: 材料 1.PH8.6巴比妥——巴比妥钠缓冲液。
吴宝珍张爱萍吴雨杲
关键词:C4裂解产物
100例肝炎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观察
1994年
为了解肝炎患者的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我们采用郭峰等人建立的酵母花环法,对100例ALT升高的肝炎患者的红细胞C_3b受体活性及红细胞膜上吸附免疫复合物的情况进行了观察,并以32例正常人为对照。
吴宝珍张爱萍马雅静韩旭
关键词:肝炎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