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琳

作品数:51 被引量:190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会议论文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7篇细胞
  • 17篇内皮
  • 17篇内皮细胞
  • 15篇动脉
  • 11篇脐静脉内皮
  • 11篇脐静脉内皮细...
  • 11篇静脉内
  • 11篇静脉内皮
  • 11篇静脉内皮细胞
  • 10篇四逆
  • 10篇四逆汤
  • 10篇通心络
  • 9篇血管
  • 9篇氧化氮
  • 9篇一氧化氮
  • 9篇半胱氨酸
  • 8篇动脉球囊损伤
  • 8篇通心络胶囊
  • 8篇同型半胱氨酸
  • 8篇球囊

机构

  • 48篇中山大学附属...
  • 27篇中山大学
  • 6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疾病预...
  • 1篇广东省妇幼保...
  • 1篇广州市第一人...
  • 1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惠州市第三人...

作者

  • 51篇吴琳
  • 38篇钱孝贤
  • 33篇周彬
  • 23篇刘勇
  • 21篇王敏
  • 18篇吴伟康
  • 16篇刘定辉
  • 15篇朱洁明
  • 11篇陈璘
  • 11篇郝宝顺
  • 7篇廖火城
  • 7篇余舒杰
  • 5篇熊肇军
  • 5篇宋志明
  • 5篇徐莉
  • 5篇梁宇恩
  • 4篇陈燕铭
  • 3篇陈磷
  • 3篇刘金来
  • 3篇郑振达

传媒

  • 6篇中国病理生理...
  • 3篇中山大学学报...
  • 3篇第五届国际络...
  • 2篇中国动脉硬化...
  • 2篇中南医学科学...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临床心电学杂...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华南预防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THE 22...
  • 1篇2014第6...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6篇2010
  • 7篇2009
  • 8篇2008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加味补阳还五汤对兔髂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的保护作用及一氧化氮机制探讨(摘要)
目的已有研究证实一氧化氮(NO)可通过多种途径抑制血管再狭窄的形成,而中药加味补阳还五汤是否有保护血管损伤后内膜的修复,尚不十分清楚,本研究观察了中药加味补阳还五汤对兔髂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的保护作用以及对NO途径的影响。...
周彬吴琳吴伟康刘勇王敏廖火城陈璘刘金来钱孝贤
关键词:加味补阳还五汤成形术一氧化氮
尼可地尔治疗严重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疗效观察
探讨尼可地尔对冠状动脉多支血管严重狭窄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尼可地尔能够明显减少冠状动脉多支血管严重狭窄的心绞痛发作、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冠脉病变程度,减少患者住院率和死亡率。
吴琳刘定辉王敏周彬钱孝贤
关键词:冠状动脉病变尼可地尔药理机制疗效评价
冠心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中PCSK9与炎症反应关系的探索
背景关于人血清PCSK9与冠心病(CHD)关系的临床研究结论各不相同。基础研究表明,PCSK9可能在动脉粥样硬化进展过程中参与炎症反应。本研究在几个限制条件下重新探讨血清PCSK9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以及血清PCSK9与...
伊萨姆石光耀吴琳郑振达凌叶盛周彬柯世业钱孝贤
关键词:PCSK9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CD40LHSCRP
高血压及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浆内脂素与SOD的相关性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测定高血压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浆内脂素(visfatin)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变化,并探讨两者在所研究人群的相关情况。【方法】本横断面研究共纳入88人,分为对照组(n=26)、高血压组(n=31)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n=31)。参与者的血压均由水银式血压计测定。人群血浆的visfatin浓度和SOD活性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而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A1C(GHb A1c)和血脂有相应方法测定。【结果】单纯高血压组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体质量指数(BMI)较对照组显著性升高(P<0.05),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血清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BMI和腰围(WC)均较对照组显著性升高(P<0.05)。单纯高血压组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血浆visfatin浓度(ng/m L)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57.6±16.0、118.3±21.7 vs 21.4±8.2,P<0.05),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较单纯高血压组血浆visfatin浓度(ng/m L)更高,且差异也有显著性(118.3±21.7 vs 57.6±16.0,P<0.05)。单纯高血压组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血浆SOD活性(U/m L)较对照组显著性降低(157.1±18.6、145.1±31.4 vs 168.4±23.1,P<0.05),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较单纯高血压组血浆SOD活性(U/m L)更低,且差异同样有显著性(145.1±31.4 vs 157.1±18.6,P<0.05)。对整个研究人群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visfatin浓度与SOD活性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390,P<0.05)。【结论】单纯高血压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浆visfatin浓度均较对照组升高,而且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升高更明显,血浆visfatin浓度升高可能与SOD活性的下降有关。
余舒杰王敏周彬宋志明吴琳陈璘钱孝贤
关键词:超氧化物歧化酶高血压糖尿病
通心络对同型半胱氨酸损伤的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NO/caveolin-1在其中的作用
研究背景: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heart disease,CHD)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其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
吴琳
关键词:通心络同型半胱氨酸内皮细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
SIRT1/eNOS/NO通路在人参皂苷Rb1抗内皮细胞复制性衰老中的作用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b1延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复制性衰老的作用,并探讨SIRT1/e NOS/NO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原代HUVECs复制性衰老模型,根据细胞形态的变化、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阳性率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表达水平评估HUVECs衰老情况;采用real-time PCR方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沉默SIRT1前后衰老细胞中e NOS和PAI-1的mRNA和蛋白表达,并检测细胞上清NO的含量。结果:累积细胞群体倍增水平(CPDL)为16的HUVECs可作为复制性衰老模型; 80μmol/L人参皂苷Rb1处理后衰老细胞内SIRT1和eNOS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增加,NO含量增加(P <0. 05),而PAI-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 <0. 05);沉默SIRT1后,衰老细胞内e NOS的mRNA及蛋白表达减少,PAI-1的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NO含量减少(P <0. 05);与SIRT1沉默组比较,在沉默SIRT1基础上加用人参皂苷Rb1后,e NOS和PAI-1表达水平及NO的含量未见明显变化。结论:人参皂苷Rb1可通过调控SIRT1/e NOS/NO通路延缓HUVECs复制性衰老。
周彬余舒杰刘定辉吴琳王敏柯世业刘勇郝宝顺朱洁明钱孝贤
关键词:人参皂苷RB1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通心络胶囊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摘要)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同型半胱氨酸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对差异性基因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为正常组、同型半胱氨酸组(5 mmol/ml)和通心络治疗组(同型半胱氨酸5 mmol/ml+通心络...
吴琳钱孝贤吴以岭廖火城王敏周彬刘勇吴伟康
关键词:通心络胶囊内皮细胞同型半胱氨酸基因芯片
通心络胶囊对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6
2011年
目的探讨通心络对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分为对照组、同型半胱氨酸组、通心络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处理48 h后,采用MTT法观察内皮细胞的增殖情况;以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比较各组间超氧化物歧化酶(SOD)mRNA表达水平;检测细胞培养液的SOD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结果 Hcy组细胞活力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通心络组和阿托伐他汀组细胞活力较Hcy组均明显改善(P<0.05)。Hcy组SOD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通心络和阿托伐他汀组SOD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Hcy组(P<0.05)。Hcy组SOD活性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丙二醛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通心络组和阿托伐他汀组SOD活性均较Hcy组明显增加(P<0.05),而丙二醛水平显著减少(P<0.05)。结论通心络对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吴琳刘勇熊肇军周彬王敏刘定辉吴伟康钱孝贤陈燕铭吴以岭
关键词:通心络同型半胱氨酸内皮细胞丙二醛
心率减速力与冠状动脉病变范围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心率减速力与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本院同时接受320排动态容积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24 h动态心电图(24 h DCG)监测的住院患者共270例,同时收集患者吸烟史、血脂、血糖、血压等临床指标。根据冠状动脉CT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和心率减速力(DC值)、心率加速力(AC值)和猝死危险分层的差异,判断DC值、AC值和猝死风险分层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病变范围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 A)水平均较对照组增高,载脂蛋白B(Apo B)则较对照组下降(P<0.05)。相比对照组,冠心病组的DC值明显下降,AC值明显升高,猝死危险分层则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DC值与猝死危险分层、冠脉病变支数、Gensini评分均呈负相关,AC值与猝死危险分层、病变支数、Gensini评分均呈正相关,猝死危险分层与病变支数、Gensini评分均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率减速力能够定量评估自主神经,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病变范围密切相关,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一项重要预测指标。
吴琳梁宇恩徐莉刘定辉周彬郑振达钱孝贤朱洁明陈磷
关键词:冠状动脉病变
通心络对同型半胱氨酸损伤的内皮细胞的基因表达谱的影响被引量:27
2011年
目的:探讨通心络对同型半胱氨酸(Hcy)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的HUVECs,随机分为对照组、Hcy组和通心络组,提取总RNA并纯化,反转录合成荧光分子(Cy3/Cy5)标记的cDNA探针,采用高通量Affymetric人类全基因组寡核苷酸微阵列芯片(含47 000个基因或基因片段)杂交,杂交信号经扫描和数字化处理,通过生物信息学数据分析推测通心络对同型半胱氨酸损伤的HUVECs细胞功能的影响以及可能的信号通路。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cy组有4 343个基因表达上调,316个基因表达下调;与Hcy组相比,通心络组有3 409个基因表达上调,121个基因表达下调。这些共同的差异基因生物功能涉及转录因子调控、激酶、细胞骨架与蛋白合成、转运功能、细胞因子、细胞-细胞受体相互作用和细胞黏附因子等。参与的信号通路主要是与血管新生、凋亡、氧化应激、凝血纤溶和炎症等相关的信号通路,如mTOR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和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结论:通心络能导致同型半胱氨酸损伤内皮细胞基因表达谱的改变,这些基因改变可能参与了细胞凋亡、氧化应激和凝血纤溶等过程。
陈燕铭吴琳刘勇周彬王敏刘定辉廖火城吴伟康吴以岭钱孝贤
关键词: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高半胱氨酸通心络基因芯片基因表达谱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