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死
  • 2篇介入
  • 2篇梗死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1篇动脉疾病
  • 1篇动脉狭窄
  • 1篇端脑
  • 1篇心功能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力衰竭患者
  • 1篇血分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造影
  • 1篇血管造影术
  • 1篇血清
  • 1篇血清CA12...
  • 1篇预后

机构

  • 4篇内蒙古民族大...

作者

  • 4篇吴红丽
  • 2篇王洪军
  • 2篇孙洪涛
  • 2篇杨志鹏
  • 1篇敖登其木格
  • 1篇赵宏森
  • 1篇李少情

传媒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在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预测因素及预后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侧支循环发育良好的发生率、预测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研究共入选1125例成功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AMI患者,依据Rentrop分级法分为侧支循环良好组(181例)和侧支循环较差组(944例),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介入相关指标与预后情况,分析影响侧支循环形成的可能因素。结果AMI患者侧支循环发育良好的比例为16.1%,侧支循环良好组患者糖尿病(23.2%vs.35.2%,P=0.002)和吸烟比例(26.5%vs.37.3%,P=0.005)显著低于侧支循环较差组,心绞痛病程显著长于侧支循环较差组(6.5±3.8 vs.4.2±2.5,P=0.024),SYNTAX评分更高(39.3±14.8 vs.32.2±12.6,P=0.039),PCI相关心肌梗死发生率更低(17.7%vs.26.7,P=0.011),其慢血流/无复流发生率更低(16.6%vs.23.8%,P=0.033)。随访1年,侧支循环良好组心力衰竭发生率(13.8%vs.22.1%,P=0.012)和总MACCE(34.3%vs.48.3%,P=0.001)显著低于侧支循环较差组。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目前吸烟(OR=1.329;95%CI:1.029~3.917,P=0.028),糖尿病(OR:2.266;95%CI:1.326~3.924,P=0.044),心绞痛病程(OR=0.769;95%CI:0.567~0.928,P=0.031),SYNTAX评分(OR=0.801;95%CI:0.608~0.937,P=0.046)是侧支循环形成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AMI患者侧支循环发育良好者PCI相关心肌梗死和慢血流/无复流发生率更低,吸烟、糖尿病、心绞痛病程和SYNTAX评分是其独立预测因素。
呼日乐巴特尔吴红丽刘雪婷杨志鹏王洪军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侧支循环
256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评估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应用256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进行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拟诊冠心病患者行256层螺旋CT(CTA)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资料。以CAG结果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分析CTA检测冠心病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与阳性预测值,并分析二者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一致性。结果:以CAG结果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CTA检测393段冠脉节段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度为89.3%,灵敏度为91.4%,特异度为84.9%,阴性预测值为82.3%,阳性预测值为92.8%,Kappa值=0.755,P<0.01。结论:256层螺旋CT可较好地显示冠状动脉狭窄,作为简单易行的无创性检查,对血管狭窄诊断的敏感性高。可作为亚健康人群的早期筛查和冠心病的复查可靠方法。
吴红丽孙洪涛敖登其木格赵宏森
关键词:冠状血管造影术冠状动脉疾病
老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后早期左心室血栓形成的预测因素
2023年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早期左心室附壁血栓(left ventricular thrombus,LVT)的预测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就诊于我院,行急诊PCI老年前壁心肌梗死患者435例,住院期间发现LVT形成40例为LVT组,从非LVT患者中按照性别和年龄1∶2匹配80例患者为非LVT组,最终12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探讨LVT的危险因素,分析LVT的预测因素。结果LVT发生率为9.2%,出院时持续ST段抬高、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0.40、室壁瘤、症状发作至球囊扩张时间(symptom to balloom,STB)≥8 h、术后TIMI血流<3级和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比值(D-dimer to fibrinogen ratio,DFR)升高是LVT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DFR≥0.30对LVT预测的敏感度为72.5%,特异度为78.7%(AUC=0.834,P<0.01)。结论出院时持续ST段抬高、LVEF≤0.40、室壁瘤、STB≥8 h、术后TIMI血流<3级和DFR升高是早期LVT形成的独立预测因素。DFR对LVT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呼日乐巴特尔吴红丽刘雪婷李志鹏杨志鹏王洪军辛琦陈宏魏
关键词:老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A125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被引量:17
2014年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肿瘤相关抗原125(CA125)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测定150例CHF患者血清CAl25,CAl53,CAl99,CEA,AFP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通过心脏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所有病例按照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心功能I~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根据有无合并胸腔积液、心包积液或外周水肿分为积液水肿组和非积液水肿组,根据有无合并房颤分为合并房颤组及未合并房颤组。另随机抽取心功能正常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CHF患者血清CAl25水平高于对照组,Ⅳ级组血清CAl25水平明显高于Ⅲ级组,而Ⅳ级组明显高于I~Ⅱ级组。血清CAl99、CEA、AFP、CAl53水平在CHF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CHF患者治疗前CAl25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后水平。CHF合并胸腔积液、心包积液或外周水肿患者血清CAl25水平明显高于无这些体征的患者。CHF合并房颤患者与未合并房颤患者的CAl25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CHF患者血清CAl25水平与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与导致CHF的原发病种类不相关。结论血清CAl25水平随心功能恶化而升高,随心功能改善而减低,可用来评价心力衰竭严重程度、治疗疗效及短期预后。血清CAl25水平与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外周水肿、NT—proBNP、LVEF有关,与房颤及导致心力衰竭的原发病种类无关。
李少情孙洪涛吴红丽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左室射血分数N末端脑钠肽前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