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莺莺
- 作品数:16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合肥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宋诗的“开山祖师”——梅尧臣被引量:3
- 2005年
- 北宋宣城诗人梅尧臣,早年受西昆体诗派的影响,后突破西昆窠臼,积极参与欧阳修领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写了不少关注国计民生、抨击社会时政的好诗,后被陆游誉为“名家”,更被刘克庄尊为宋诗的“开山祖师”。
- 吴莺莺
- 关键词:穷而后工
- 南宋理学三贤:朱熹、张栻与吕祖谦
- 2009年
- 朱熹、张栻与吕祖谦'同德同业',通过他们的交游及学术切磋论辩,反映了宋代理学家既做官,又讲学,广收生徒,互相招引与支持,形成一股政治势力,直接影响并参与朝廷的政治斗争。南宋诸多学术流派对书院教育形式的创建与完善,既培养了大批人才,也推动了当时的学术交流与学术研究。
- 吴莺莺
- 关键词:吕祖谦交游学术
- 欧阳修的江淮情缘
- 2007年
- 从欧阳修描写江淮风物及优游之情的诗篇辞章、欧阳修与江淮名人的交游和历代江淮文人对欧阳修的品评三个方面,论述了一代文宗欧阳修与江淮大地及江淮文人结下的不解情缘。
- 吴莺莺
- 关键词:交游情缘
- 词人姜夔如是说:我家曾住赤阑桥——姜夔与合肥赤阑桥略考被引量:2
- 2009年
- 南宋词人姜夔,青年时期为谋求出路,往来江淮十余年,五次寓居合肥。赤阑桥,是姜夔与合肥结下不解之缘的一个重要地名。宋光宗绍熙初年姜夔第三次寓居合肥时填写了四首词作,在《淡黄柳》词序中,姜夔提到他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五年后,姜夔在七绝组诗《送范仲讷往合肥》(其二)中写道:"我家曾住赤阑桥"。由此对姜夔寓居赤阑桥,邂逅合肥女子,两人从相识相知到结为知音的缘由,作粗略地考证。
- 吴莺莺
- 朱熹文学意象和义理阐发及其当代价值被引量:1
- 2013年
- 理学家正心诚意的心性修养并非纯理性的认识活动,它可以伴随情感体验在吟咏诗文中体现出来。我们通过朱熹诗歌、散文中的文学意象及其阐发的义理,可以领会到它们的价值观感召力和道德影响力,这对推动当前的文化大发展、文化大繁荣、构建中华和谐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价值。
- 吴莺莺
- 关键词:文学意象文化价值
- 乱世英雄的人才观——论曹操的“求贤三令”被引量:2
- 1999年
- 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纷争之际,曹操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于建安年间三次下令求贤,罗致重用一大批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才,为其逐鹿中原、统一北方立下汗马功劳。曹操的“求贤三令”,强调唯才是举,既出于时势对人才的需求,还因为他的宦官家世。曹操从自身所受到的歧视中,深感传统习惯意识对人才的贬斥与压制。当他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势后,决心做一个传统意识的挑战者,其“求贤三令”,唯才是举,重才甚于重德。在曹操将唯才是举的人才观付诸实施时,它的重大意义和积极影响不仅表现在政治军事上,还表现在文学创作和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上。
- 吴莺莺
- 关键词:唯才是举
- 张籍与韩愈、白居易的交游及唱和被引量:4
- 2001年
- 中唐诗人张籍与韩愈、白居易 ,在数十年的交往中 ,彼此之间写有 5 0余首唱和诗。追溯三位诗人的交游历程 ,解读其唱和之作 ,有助于感知中唐两大诗歌流派代表人物的精神风貌 ,并认识诗人彼此相知相交、切磋砥砺是唐诗乃至唐代文学繁荣昌盛的原因之一。
- 吴莺莺
- 关键词:白居易唱和诗古代文学研究
- 读书·致精·持志——朱熹教育理念与高校学风建设被引量:1
- 2006年
- 南宋理学大师朱熹,遵从孟子的“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倾毕生心力从事教育事业,提出了读书穷理、循序致精、居敬持志等教育理念与治学之道。重温朱熹的教育理念,以古鉴今,对清除教育腐败现象,克服急功近利的虚浮心理,构建高校清明和谐的治学风气,有着现实指导意义。
- 吴莺莺
- 关键词:教育理念学风建设
- 南宋爱国词人张孝祥被引量:2
- 2007年
- 南宋和州词人张孝祥,一生力主抗金,在其留存的220余首词作中,无论是《六州歌头》的忠愤悲壮,还是《念奴娇.过洞庭》的清旷豪迈,都表达了词人的爱国情怀和骏发踔厉的词风。张孝祥前继苏轼,后启辛弃疾,在豪放派词史上具有重要的桥梁作用。
- 吴莺莺
- 关键词:豪放词风承上启下南宋爱国情怀
- 英布其人——司马迁与尚仲贤的论赞及其他
- 2008年
- 英布是一位武将,其人其事,司马迁《史记.黥布列传》、班固《汉书.韩彭英卢吴传》均有记载与评述。元代尚仲贤依据《史记》、《汉书》的史料,艺术地加工创作了《汉高皇濯足气英布》杂剧一本四折。英布是与韩信、彭越一样被刘邦集团残杀的功臣武将,但韩信、彭越受到司马迁及后人的极大同情,而英布却少有人提及。尚仲贤创作《汉高皇濯足气英布》杂剧,对英布大力称赏,实属难能可贵。
- 吴莺莺
- 关键词:司马迁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