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主青
- 作品数:50 被引量:292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上海市东方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79家医院718例结直肠肿瘤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回顾性研究被引量:102
- 2017年
- 目的通过收集国内79家医院开展的结直肠肿瘤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病例,阐述NOSES术在结直肠肿瘤中的应用现状及其可行性。方法本研究最终共纳入718例结直肠肿瘤NOSES病例,收集资料包括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手术相关资料、术后病理资料以及随访资料。结果患者一般资料显示:患者平均年龄为59.4±10.8岁,患者平均BMI指数为22.9±6.3 kg/m2,直肠NOSES术患者占总数的72.3%,有3.5%的患者接受了术前新辅助治疗;术后病理资料显示,I^IV期患者分别占31.3%,26.8%,30.8%,0.8%;中分化腺癌比例占病例总数的62.1%,肿瘤最大直径平均为4.1±1.8 cm,淋巴结检出数目平均为13.4±3.5枚。本研究中76.2%的患者行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联合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90.4%的患者采用经直肠取标本,经阴道取标本病例占9.6%;NOSES手术时间平均为210.5±39.4分钟,术中出血量平均为61.8±23.1 ml,术后排气时间平均为44.5±10.3小时,术后进食时间平均为64.9±14.6小时,术后住院时间为12.1±4.0天,并发症发生率为10.6%,术后肛门功能障碍者占总数的1.5%,未发现阴道功能障碍者。结论结直肠肿瘤NOSES术在我国广泛开展,且表现出巨大的推广潜力。同时,NOSES术符合肿瘤根治术要求,并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因此该技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微创外科技术。
- 关旭王贵玉周主青周主青陈瑛罡汤庆超宋军民蔡建春鲍传庆张宏刘雁军熊治国吴淼宋纯郑阳春蒋嘉睿燕速汪泳胡清林马丹任柯熊德海张兴宏杨明睿白月奎符炜李蜀华张诗峰柳俊刚莫显伟宫红彦江波王铁张安平朱平付涛胡军红贾文焯秦长江苏琪王道荣吴万庆赵紫罡朱洪波金武勇靖昌庆李德钢刘文志刘志春庞黎明汤东王小强杨国山姚坤厚张学明赵磊钟晓刚周雷朱州白雪峰陈超武陈诗伟陈泽华戴凌付振保高峰高浩高磊龚剑锋姜勇介建政金伟森李德川李军蔺宏伟刘宝林刘春庆刘明孟建彬邱健饶贵安孙东辉孙学军邰建东王志刚谢光伟谢铭韦烨严俊阎立昆杨丰杨鹤鸣杨万军陈路川叶再生喻志革赵中海钟鸣朱玉萍傅传刚王锡山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腹腔镜手术微创外科
- 一种经直肠标本取出的腹腔镜套件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经直肠标本取出的腹腔镜套件,属于结直肠外科手术设备领域,这种腹腔镜套件包括扩肛冲洗器、标本袋、肠道结扎器和标本袋抓钳;扩肛冲洗器包括扩肛头和冲洗球囊,冲洗球囊设置在扩肛头的一端,扩肛头内设置有从冲洗球囊通...
- 傅传刚王恺京高玮朱哲周主青
- 3D腹腔镜无切口与小切口直肠前切除术腹腔冲洗液培养结果分析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对比关节镜保护套进行3D腹腔镜无切口与小切口直肠前切除术腹腔冲洗液培养结果情况。方法纳入2017年11月至2018年6月期间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胃肠肛肠外科连续收治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高位直肠和乙状结肠癌病人,根据病人术前评估情况及病人意愿分为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组和小切口组,分别实施3D腹腔镜下NOSES或小切口根治性直肠前切除术,收集术后病人腹水标本进行细菌及真菌培养,并统计分析两组临床病理特征差异。结果NOSES组共纳入有效病例26例,小切口组共纳入有效病例34例。腹腔冲洗液培养结果显示,NOSES组有2例病人细菌培养结果阳性,培养出细菌分别为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及阴沟肠杆菌;小切口组有1例病人细菌培养结果阳性,培养出细菌为粪肠球菌、阴沟肠杆菌。两组真菌培养结果均为阴性。另外,NOSES组病人肿瘤距离肛缘距离、切除肿瘤最长径及pT分期均显著小于小切口组,但两组在病人性别、年龄、肿瘤组织学、分化程度、脉管神经浸润及pN分期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应用关节镜保护套建立标本取出通道后,NOSES手术不会增加腹腔内污染的概率。
- 江期鑫傅传刚韩俊毅周主青高玮朱哲鹿鑫张振宇
- 关键词:腹腔冲洗液
- 胸内甲状腺肿的外科治疗(附18例报告)被引量:3
- 2007年
- 胸骨后甲状腺肿,具有较为特殊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类型,手术时有一定的难度.我院于2002年至2005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胸骨后甲状腺肿18例.现将其临床表现、诊断及术式选择的体会报告如下.……
- 赵中辛孙国荣周主青
- 关键词:胸内甲状腺肿病理类型胸骨后甲状腺肿上纵隔
- EGFR在PBM病人胆囊黏膜上皮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2011年
-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在胰胆管汇合异常(pancreaticobiliary maljunction,PBM)及胆囊癌病人胆囊黏膜上皮中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非PBM慢性胆囊炎组、PBM组和胆囊癌组病人胆囊黏膜上皮中EGFR蛋白的表达。结果各组胆囊黏膜上皮中EGFR表达:慢性胆囊炎组30例表达情况为(-)10例,(+)8例、(++)9例、(+++)3例;PBM组24例表达情况为(-)2例、(+)3例、(++)10例、(+++)9例;胆囊癌组28例表达情况为(-)1例、(+)6例、(++)10例、(+++)11例。结论 EGFR在PBM病人和胆囊癌病人胆囊黏膜上皮中均表达升高,EGFR对PMB病人胆囊黏膜上皮过度增生-肠化生-癌变过程有促进作用。
- 高富存童强钟明安周主青尤天庚赵中辛
- 关键词:胆囊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 中高位直肠癌和乙状结肠癌腹腔镜经直肠标本取出手术的保护措施被引量:35
- 2017年
- 目的介绍一种自制标本保护套在腹腔镜中高位直肠癌和乙状结肠癌经直肠标本取出手术时的使用以及置入方式的改进,以避免和减少腹腔内细菌污染和肿瘤细胞散落。方法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期间.作者及其手术团队采用自制标本保护套对来自同济大学附属上海东方医院胃肠肛肠外科48例高位直肠和乙状结肠癌患者进行了腹腔镜直肠癌经自然腔道标本取出手术(NOSES手术)。手术适应证的选择:(1)肿瘤下缘距齿状线6cm以上的直肠和乙状结肠癌;(2)术中判断肠管连同系膜和瘤体的最大直径〈7cm:(3)既往无肛管、肿瘤远侧直肠手术和外伤等导致的直肠肛管狭窄或缺乏扩张能力等;(4)肿瘤远侧肠管没有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或放射性直肠炎等。经自然腔道标本取出手术的具体方法:离断直肠后,经由右下腹12mm的主操作孔置入标本保护套(采用中国3L公司生产的腹腔镜保护套剪裁而成,根据远侧直肠保留的长度,截取保护套一端长25—35cm制作而成.一端结扎,一端为开放的带有结扎带的开口.准备过程中袋内约5ml石蜡油冲洗润滑),腹腔内直肠残端上方保留长7~8cm;剪除经肛拖出保护套的结扎部分,经保护套内置入吻合器抵钉座,并经标本保护套将切除标本顺行经由直肠腔内向体外牵拉拖出。结果全组患者男性30例,女性18例,年龄(64.5±14.1)岁,体质指数(25.4±3.9)kg/m^2;肿瘤直径(3.3±1.1)cm,标本最大直径(5.4±1.5)cm,标本长度(18.6±4.3)cm。48例患者中,有36例(75.0%)没有明显阻力而顺利将标本拖出;有12例(25.0%)阻力较大。其中7例需要会阴组医生分次横行钳夹拖出肠管;有4例在拖出过程中,由于肠腔内气体和液体聚集肠管内而形成较大体积,故在拖出肠管壁做1em切口,向近端肠管内插人�
- 傅传刚周主青韩俊毅鲁兵高玮朱哲江期鑫纪昉杜涛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腹腔镜手术
- CT门静脉成像在门脉高压症诊治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7
- 2010年
- 上消化道大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PHT)的严重并发症,也是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术前如何获得患者门静脉系统侧支循环血管的详细分布,从而选择精细的手术方法是提高手术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旨在观察CT门静脉成像术(CT-PV)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诊治中的应用,以期对门静脉高压症手术提供详尽的术前影像学资料,用于指导外科手术方案的设计。
- 李侠张国滨刘菲熊伍军周主青郝楠馨赵中辛
- 关键词:肝硬化门脉高压症门静脉成像上消化道大出血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 3D腹腔镜腹部无切口经直肠标本取出治疗结肠慢传输性便秘可行性分析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腹部无切口、经直肠拖出标本的3D腹腔镜辅助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结肠慢传输性便秘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2015年5月至2017年1月期间,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胃肠肛肠外科从拟行3D腹腔镜手术的慢传输性便秘的患者中选择知情同意行腹部无切口经直肠拖出标本的8例入组“腹部无切口组”,其中女性6例,男性2例,手术采用3D腹腔镜手术行结肠次全切除术,升结肠起始部与直肠顺行端端吻合,标本经直肠断端由肛门完整取出:从行传统3D腹腔镜辅助结肠次全切除术的慢传输性便秘的患者中选择12例(性别、年龄和体质指数相近,与腹部无切口组施行手术的时间相差不超过12个月且同一主刀医师)入组“传统手术组”,女性9例,男性3例,其结肠按照传统方式经脐下正中5cm切口提出,处理近端结肠并在腔镜下完成端端吻合。分析比较腹部无切口和传统手术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疼痛评分以及附加镇痛处理情况)、术后1、3d的炎性指标(包括白细胞、降钙素原、白介素-6以及C反应蛋白)、术后腹腔感染情况、伤口愈合情况和术后1年的疗效以及对手术满意度的评价(患者主观百分制)。结果腹部无切口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与传统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腹部无切口组术后6h疼痛评分低于传统手术组(中位数3.0分比4.5分,U=23.0,P=0.042),术后第1天附加镇痛使用的比例少[1(1/8)比7(7/12),P=0.0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天,腹部无切口组的白细胞水平低于传统手术组[(11.0±3.5)×10^9/L比(14.7±3.6)×10^9/L,t=-2.281,P=0.035];术后第3天,两组
- 鲁兵傅传刚周主青韩俊毅杜涛朱哲高玮江期鑫纪昉张振宇
- 经直肠取出标本的全腹腔镜前切除术治疗T4a期高位直肠癌及乙状结肠癌的安全性分析被引量:25
- 2019年
- 目的分析全腹腔镜下前切除术、经直肠取出标本的双吻合器吻合法(TRES-DSA)治疗T4a期高位直肠癌及乙状结肠癌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队列研究的方法,收集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胃肠肛肠外科于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经全腹腔镜前切除术治疗、并术后病理证实为T4a期的高位直肠癌及乙状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标本经直肠拖出为TRES-DSA组,标本拖出失败改为传统腹腔镜手术则为传统腹腔镜手术组,两组入选比例为1∶1,分别为25例,比较两组的手术安全性、肿瘤学安全性及近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大小、远切缘距离、淋巴结检出数目、腹腔冲洗液中肿瘤细胞阳性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RES-DSA组患者体质指数较传统腹腔镜手术组更低(P=0.003),术后排气时间较早(P=0.046)。两组患者术后随访时间2~26(中位数13)个月,随访期间肛门功能均正常,术后复发率和转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腹腔镜下前切除术TRES-DSA治疗T4a期高位直肠癌及乙状结肠癌具有与传统腹腔镜手术同样安全;体质指数较低的患者更适合该手术方式。
- 朱哲傅传刚周主青韩俊毅鲁兵高玮杜涛江期鑫纪昉王恺京
- 关键词:全腹腔镜
- 细胞免疫在不同纲(罗非鱼/大鼠)肝细胞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罗非鱼到大鼠肝细胞移植的细胞免疫排斥反应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移植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脾内移植2×107个罗非鱼肝细胞,对照组脾内注射生理盐水。术后以HE染色法观察移植物组织学变化,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移植物周围大鼠CD4、CD8阳性细胞。结果肝移植术后2 h罗非鱼肝细胞形态完整,4 h出现部分肝细胞边界不清,核固缩、溶解,8 h后很难见到正常肝细胞。移植后4 h移植物周围可见CD4和CD8阳性细胞聚集。结论在罗非鱼肝细胞移植到大鼠脾内诱发的排斥反应中,细胞免疫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 周主青赵中辛
- 关键词:脊椎动物移植物排斥肝细胞